明明是三征高句丽造成隋朝灭亡_李世民为何还要坚持下去?_隋朝_征讨_高句丽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恢弘时代,盛唐之名深入人心,而唐朝最让人熟悉的皇帝要数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了,这样一个靠着杀兄囚父登上皇位的皇帝,却是后世有名的明君,然而让人不明白的却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明君也要学隋炀帝一样征讨高句丽呢?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对隋朝的灭亡有感而发:“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新唐书》

 唐朝是在隋朝灭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李世民可以说是非常明白的隋朝当初灭亡,就是因为隋炀帝的三次征讨高句丽的失败,国内的民怨四起,叛乱不断,才让他们有机可趁,才有了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掌握权力之后,改变了许多隋朝当初的国策,但是为什么独独对于征讨高句丽这件事没有丝毫的动摇。他常常说要借鉴以往的历史经验,那么为什么明明是造成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李世民也要坚持下去呢?并且还作为国策传了下去,让后代继承人坚持施行?

 我想这其中是有着各种原因的,不然李世民这样一个千古明君,体恤百姓的君主又怎么会无故发动战争的呢?至于究竟是因为什么?我想是有着多重原因的,接下来就让小编仔细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吧!

 李世民的皇位可以说是非常残暴的得来的,在古代那个对于人的品格要求严格的地方,李世民可以说是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典范,但是李世民却想要在后世的史书中,把他写的百姓拥戴,民心依附,所以李世民非常的勤于政务,爱惜百姓,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只是简单的体恤百姓,不饮酒作乐,他的得位过程仍然是他人生的黑点,于是他就想到了那些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失败而被拘留下的百姓。那些百姓都是原来战败的被俘虏的士卒,他们在高句丽做着奴隶,生活辛酸,如果唐朝能够把他们解救出来,那么李世民就在民间有了很大的宣传,这些人回到家乡之后一定会赞颂当今皇帝的仁德,连前朝遗民也尽力抢救,这对渴望得到百姓支持的李世民是个巨大的诱惑。

 唐朝作为从隋朝继承下来的朝代,隋朝的征讨高句丽失败,使这些国家对于中原帝国的战斗力有着怀疑。而唐朝刚刚建立,它的强大对于那些原来臣服于隋朝的外国来说是模糊的,尽管这些藩国依旧俯首称臣,但是也有几个类似于高句丽这样的小国蠢蠢欲动,妄图挑战中原帝国的地位。正是认识到了这种情况,再加上李世民的渴望建立功勋,于是他迫切的需要经历一场战争来向百姓确定自己的能力,于是正是在出于稳定外交的情况下,为了打消那些属国的窥伺之心,李世民选择了对高句丽的征战。

 同样的,在中国的文化中,一直有一句话在流传,那就是“薪火相传”,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基业,那么就没有理由的,它也需要继承隋朝没有完成的事情,无论对不对,它都要继续,这就是“传承”。而且隋炀帝的举国之力征讨高句丽,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的失败,都注定了这是中原王朝的耻辱,这无关哪个朝代,而是为了一雪前耻。

 太宗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资治通鉴》

 就是因为综合了这么多的原因,唐太宗才选择了征讨高句丽并且把它定为了国策,这场征讨高句丽的战斗持续了两个皇朝,几位皇帝,终于把高句丽纳入了版图,却因为一切原因被分裂了出去,不得不让人伤心叹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