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中后期某些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北,而河北割据又集中在三镇。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少数藩镇割据(例如河朔三镇),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爆发,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唐代藩镇节度使是以唐朝封疆大吏的资格自擅一方的,其财政基础依赖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其武力凭借是法律上属于国家的军队——即所谓“官健”。藩镇里的那些割据藩镇既企图游离于中央集权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中央统治。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是投身军戎充当职业雇佣军的破产农民和无业游民。
唐代后期的藩镇里,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则具有镇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的作用。河朔藩镇与中原藩镇在割据与防割据的相持关系上,中原藩镇与边疆藩镇在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上,边疆藩镇、东南藩镇与中原藩镇在武力和财力的相互依赖关系上,构成了一个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从而维系唐王朝相对稳定地统治了一百多年。
安史之乱全面爆发后,为了平定叛乱,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唐朝的绝大部分藩镇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而今河北地区则存在着虽是唐朝的地方官但却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
但是,大量事实表明,唐朝的政策法令在河北地区亦有施行。比如,河北地区州县行政区划的改易和废置,官吏员额的增减,唐廷的敕令就起一定作用。河北官员也有从中央调进或征出的。
安史之乱期间中原各地新设立了许多藩镇,在战后不曾罢去。安史之乱以前,“惟边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复用”,这种内外不均的形势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以后,河北、河东、剑南、岭南依然要驻兵戍守,而西北地区尤其是激烈的战场。这些地区的军队不仅不能削减,而且还时有所增。边疆之重兵既不可去,如果唯罢内地诸镇、尽销其兵的话,势必又会使内外的军事布局失去平衡,重演安史之乱。而如果中原诸镇继续保持足够的兵力,那么就可以维持住一种均势,使内外互相牵制。
故王夫之认为如果安史之乱时有大臣率重兵驻扎在两河、汝、雏、淮、楚之间,安史叛军就不敢进攻函谷关,“夫使禄山之乱,两河、汝、雏、淮、楚之闲,有大臣屯重旅,拊其入关之背,而迫之以前却两难之势,贼其敢轻窥函谷哉!”中原诸镇的宿兵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原型藩镇正居于河朔藩镇、东南财赋之地、关中地区这个三角形的中心,史称“大梁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只咽喉,通淮湖之运漕”,“今之徐方,控临东极,淮海闽越,千里邀赖。”汝州“捍蔽东都,联唐许,当蔡西面”。河阳“乃魏博之津”。滑州,“用武地,东有淄青,北魏博”。昭义“据山东要害,魏博、恒、幽诸镇蟠结,朝廷恃此以制之”。总之,中原型藩镇居腹心之地,具有控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的重要战略地位。唐朝后期伐叛战争,经常征调这些藩镇的军队。
永贞元年八月(805年),唐宪宗即位,在他祖父十多年努力之后,中央军力和财力都有了一定基础,他开始执行削藩政策。
唐宪宗李纯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改革弊政,勤勉政事,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局面。
元和元年(806年),西川节度使刘辟进行叛乱。宪宗派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等率军前往讨伐。刘辟屡战屡败,最后彻底溃败被俘,被送到长安斩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