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乾隆和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高龄退位后,仍大权在握,嘉庆帝为何没有与其反目成仇?
公元1795年,85岁高龄的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将帝位传于皇十五子颙炎,改元嘉庆,是为清仁宗。
乾隆禅位之后,虽说不是皇帝,但仍行皇帝之实,嘉庆帝也如当年太子那般老老实实在京师监国,绝口不提还政一事。国家大事仍由乾隆一人决策,那么乾隆是如何在让位后仍能大权在握,且没有与嘉庆帝反目成仇,无非是以下数点。
兵权在握,亲理政务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数次兴起大战,其目的乃是维护国家稳定而非穷兵黩武。强调战争乃王道之举,对内戡乱伐暴,镇压白莲教及相关教会起义。
对外则是招伐并用,先以天威震慑,后派大军征讨,维护边境安全及版图完整。乾隆帝在位期间,作为清军主力的八旗及绿营两军统领皆听从乾隆指挥,满朝武将无结党营私之迹象,可谓是集体为乾隆一人服务。
兵权被牢牢掌控在乾隆手中,北京周围的丰台大营以及大沽口守军皆受乾隆皇帝一人节制,嘉庆帝自然无法调动周遭部队来行逼宫谋逆之事。
除了兵权之外,平日政事也有乾隆一人主理,乾隆帝让位后并未搬出养心殿,反而继续在养心殿中处理奏章及相关政务,平日上朝也是身居主位,嘉庆帝如往日太子监国一般立在一旁,朝中众大臣只认太上皇而不认皇上。
据嘉庆帝后来回忆道:“皇考自上年冬腊,偶感风寒,调愈后,气色虽逊于前,然犹日亲巡政,未尝稍辍。”可见乾隆在晚年时间也勤于政务,并没有出现懈怠政务的情形。
宠臣和珅 总揽朝纲
乾隆皇帝架空嘉庆的另一大助力,正是其宠臣和珅,从侍卫被一路提拔至军机处大臣的和珅,是坚定不移的乾隆支持者,中央大臣及地方封疆大吏的奏折都会先行送往军机处,由军机处众人初步审核完毕后再交付太上皇处理。
和珅及其党羽擅权尤甚,可谓是不把嘉庆这个皇帝放在眼中,军机处及上书房只为乾隆皇帝一人服务。有和珅等人在一旁掣肘,嘉庆帝的亲政之路愈发艰难,这也使得嘉庆帝对和珅及其党羽恨之入骨,也为亲政后赐死和珅埋下了伏笔。
宅心仁厚 无意夺权
乾隆皇帝当政60余年,其文治武功均乃中国历史的佼佼者,然而其秉性又和康雍二朝当权者不同,乾隆帝过于自负,对于继承人的态度也是独具一格。
康熙皇帝对子严厉,让他们过早就进入政府部门之中当差,虽然培养了一批有利于国家社稷的宗室大臣,却也催生了儿子们的夺位之心,加上太子胤礽优柔寡断,出生时就被康熙封为太子,在众多卓越的兄弟们面前可谓是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终免不了被废的命运,同时也造成了九子夺嫡,手足相残的惨烈的景象。
雍正帝继位后,相较于康熙在继承人上的犹豫不决,雍正皇帝早早确立了弘历为其接班人,为了保证弘历继位顺利,雍正帝不惜亲自为弘历扫平障碍,雍正五年,三阿哥弘时就因其放纵不羁,被雍正皇帝剥夺了黄带子,革去爵位交付宗人府永久圈禁,同年弘时郁郁而终,这也意味着弘历继位的最后一道障碍被雍正扫除。
而弘历由于没有经历过惨烈的夺位之争,虽然能从父亲那里听到一些关于九子夺嫡的奇闻轶事,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此等旋涡之中,所以乾隆一朝,是有潜在内乱的迹象,然而这一切在最具才干的皇子五阿哥永琪不幸早逝之后结束,乾隆皇帝为人自负,对于皇子及宗室大臣更是持有不屑一顾的态度,将所有大权包揽于自己一人之手。
而乾隆朝乃是清代盛世的一个顶峰,虽然顶峰之后就是不可避免的衰败,但是乾隆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需要的继承人不是什么锐利进取的改革者,只是一个能够贯彻其政策的守成之主罢了。所以选中了宅心仁厚的颙炎为继承人。
正因为颙炎心态平和,所以乾隆在退位之后的主政之路才会如此坦荡,在颙炎心中,皇位不过是父皇高兴之下赐予自己的一个玩具,普天之下万物,只有皇帝赐予你才是你的,不赐予你的东西你不能擅自拿去,同时皇帝也可以随时收回所赐之物。对皇权有着充分认知的颙炎,就算身居皇位也在乾隆面前摆出太子的姿态,完全以太上皇的旨意为准。
安稳过渡
公元1799年,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于养心殿中驾崩,终年88岁,做了三年傀儡皇帝的嘉庆终于握住了帝国的最高权杖。
在掌握大权之后,嘉庆皇帝首先对前朝臣子进行清剿,而乾隆宠臣和珅,虽然在乾隆晚年动用一切力量巴结嘉庆皇帝,甚至撺掇乾隆本人赐予他免死铁券,然而乾隆也心知和珅所作的贪赃枉法之事,暗中授意嘉庆在掌权后做掉和珅在群臣之中立威。
就这样,一生服侍乾隆的大贪官和珅就成为了新皇立威的牺牲品。而乾隆和珅的死也意味着嘉庆皇帝正式抹除了执政的障碍,如果乾隆皇帝再活数年,即便是宅心仁厚,能忍的嘉庆皇帝,也不免头脑发热领兵逼宫,造成满清内乱。
结语
嘉庆皇帝亲政之后,虽然缉捕贪官,整顿吏治,但是满清的衰弱已经必不可免,雍正皇帝的励精图治,摊丁入亩等新政的加持下,为乾隆皇帝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然而乾隆帝只是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无所事事,创立一个外表虚伪的康乾盛世。
而乾隆晚年的大兴土木以及一人独政,使得满清上层建筑愈加腐朽,嘉庆也无力再创辉煌,数十年后的鸦片战争,中国正式迈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这一切早在乾隆时期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