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饮食习惯有着哪些巨大变化?_奢靡_宋朝_北宋

  北宋士大夫饮食习惯有着哪些巨大变化?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它的疆域虽然不大,但是商业十分发达,在这一时期国民的衣、食、住、行与前朝相比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北宋初年,受前朝战乱影响,社会上存在着节俭的良好风气,伴随着国家的发展,阶级差异明显突出,士大夫阶级的奢靡之风也就逐渐显露了出来。

  不过这一阶层也有大量人士倡导节俭,于是乎形成了极为特别的一个局面。不仅节俭与奢靡之风并存,而且是大夫阶级的衣食住行向着精致独特的方向发展。宋朝后期,奸臣当道,朝野上下奢靡之风盛行,正是这股不良的风气,加速了宋王朝的灭亡。

  一、北宋建立之初,就已经确立了节俭之风,但受前朝影响,社会之上仍存在奢靡之气

  宋朝建立之前,中原大地经历了战火纷飞的与五代十国时期,这72年的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不到百年的时间,中华大地上前后出现了十五个割据政权。他们相互攻伐,导致生产力大幅度下降,礼乐崩坏,民不聊生,正印证了张养浩的那首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随着北宋王朝的建立,五代十国时代结束。北宋王朝大力征伐,逐渐结束了各地蕃镇割据的局面,使得中原大地迎来了统一。宋王朝起于乱世,虽然完成了统一,但是国力并不强大。并且北方的契丹族也建立了国家,国号为了“辽”,经常和宋王朝发生战争。这也使得宋朝前期的社会局面并不稳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不过,宋朝的建立是通过后周禅让,朝代的更替并没有让宋朝的国力受到损失。同时宋朝在十国时期对各国征伐时所获不翡,这也让宋朝的国力进一步提升。而且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收拢了武将的兵权,让宋朝在建立之后并未发生过武将动乱,使得宋朝的中央集权高度集中,为宋朝皇帝统一调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代十国时期奢靡之风盛行于中原地区,宋朝建立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饮食风尚十分奢靡。不过宋太祖赵匡胤推行节俭之风,使得这种社会风气之下又存在着一股清流,存在着一种自上而下的节俭之风。

  宋太祖自己的生活也十分节俭,他对后宫的财务支出有着严格的把控,尽力避免奢靡浪费,而且他还取消了自五国十代以来的官员的迎来往送。不过,在这一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依旧十分奢靡。

  《宋史寇准传》记载:

  “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

  古人云“窥一斑,而知全豹”,连被平民所称赞的一代生活都如此之奢靡,这个阶级的生活作风可想而知。据史书记载,孙承佑、赵彦徽、寇准等太祖太宗时期的士大夫在饮食方面都十分奢侈,根本不顾皇帝推行的节俭之风。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之上是很少见的,很少有一代明君所推行的事物,不被认可的说法。

  宋朝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在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制定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这也造就了宋朝文人的地位十分之高。所以我们可以看作,赵匡胤,不舍得对这些士大夫进行严厉的处罚。不过总体来说, 宋朝初年虽然饮食风尚,尚有奢靡之风,但基本上确定了以“尚简”为主要趋势的饮食风尚。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的奢靡之风逐渐充斥着士大夫阶层,不过同样有着一股清流在洗涤着这股风气

  在宋朝多代皇帝励精图治之下,宋朝的经济飞速发展。在北宋中期时,国家呈现出一种太平盛世的局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就是这一时期北宋都城汴京的画面,从这幅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北宋繁荣的经济文化。

  不过《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这也是北宋的真实写照。

  随着经济的发展,士大夫的待遇不断得到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宋朝官员的薪资水平在中国任一时期都名列前茅。但由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奢靡之风也不断攀升。并且许多名士对宴饮极其钟爱,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饮食上也伴随着一种奢靡之气。

  宋朝的士大夫阶级及皇帝,对这种分歧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以范仲淹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本持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积极倡导简朴的风尚,纠正日益增长的奢靡风尚。不过皇帝和另外一批王宫大臣对宴饮并没有持反对态度,甚至对大臣合理的宴饮和享乐给予了一定的鼓励。

  我们熟知的欧阳修在对宴饮过度的看法上,只认为它是一个很小的过错,不会引来祸端,同时他也非常喜爱与名士饮酒赋诗。司马光对这种奢靡之风,则大加批判,司马光耿直地批判: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磋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三、宋朝后期从上到下奢靡之风盛行,这也在直接或间接上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北宋时期几乎没有经历过战事, 国家日久和平,士大夫们对于安逸享受的生活习以为常,在饮食上的奢靡程度令人发指。

  这种风气是由宫内传向民间的。史料中记载宋神宗晚年,一次宴会就要耗费10余万文钱。宋仁宗在一次宴会之上,一道菜的耗费就达两万八千文钱,宋徽宗更是以穷奢极欲著称。宴请众臣时的山珍海味可谓堆积如山,令众位大臣瞠目结舌。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过,太师辅商做包子就连切葱丝都有专人负责,可见其场面之大。

  士大夫除了讲究奢侈的饮食场面外对饮食癖好的满足与和追求,甚至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他们对于吃有着一种迷恋。苏轼在遭受乌台诗案之后,深受打击,对官场心灰意冷,但仍不忘记研究吃食,创下了后世闻名的东坡肉。可以说北宋的士大夫阶层不仅爱吃,还会吃。

  到了北宋后期,奸臣当道,以蔡京为首的政治集团,更是将士大夫饮食的奢靡之风推向了极致。这一时期皇帝多不理政事,贪官横行,污吏当道他们搜刮民脂民膏,家中的财富不可估量。同时,皇帝也大力推行这种风气。宋真宗继位是北宋奢靡浪费之风的开始,在此之后,历代皇帝更是有增无减。

  宋徽宗的奢侈消费,在宋朝是首屈一指,他甚至专门成立了国家机构去“花钱”。在皇帝的引导之下,本来王宫大臣的奢侈,只是在家里私下进行,雾里看花。后来在皇帝的带头下,一个个堂而皇之的进行,令人炸舌的奢侈消费变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据记载,这一时期官员士大夫们之间一顿饭的价格通常需要一贯钱左右,一贯钱够五口之家吃一个月的大米。要说奢侈得说徽宗时蔡京请同事们吃饭,单单一道蟹黄馒头为“钱一千三百余缗”,这顿饭下来至少上万贯。“腰缠万贯”的主儿一顿会被吃个赤身裸体。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良风尚的形成,导致北宋后期财政严重赤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北宋的衰败与灭亡。而且,宋朝并不是明令禁止土地兼并。

  随着后期皇帝的昏庸,和这种不良的社会风尚,士大夫们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他们只能不断地兼并土地、剥削人民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这种情况之下,使得宋朝的国力被大幅度削弱。再加上北方金国的建立,给宋朝带来了强敌。因为多年的奢靡生活,北宋的军备力量十分落后,在金国面前不堪一击,这也导致了北宋王朝的落幕。

  北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本应该成就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千年王朝。但是,它只经历了167年,9位皇帝就走向了落幕。这与不好的社会风气有着很大的关系。北宋初年,因为经过战乱,皇帝推行节俭之风,但随着多年的和平,安逸的时光侵蚀了统治阶级那本就不坚定的内心,使得奢靡之风横行北宋。

  这股蛀虫将北宋王朝内部侵蚀的支离破碎。虽然,北宋也出过明君,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也曾盛极一时。但是他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与控制,值得后世的我们去深思。

  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在意所谓的国民生产总值,而应该控制生产与消费,浪费可耻。北宋的文人地位非常的高,他们是是大幅阶层的中流砥柱,但他们并没有很好的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反而推行奢靡之风的发展,这也是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