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生前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为这句话作了最好的注脚,他的高尚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为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品格,湖南国际频道近日推出特别专栏——“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回顾袁隆平院士的光辉一生,致敬国之脊梁。
1965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通过人工授粉培育出世界上第一粒人工杂交水稻种子后,在洪江市安江农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杂交水稻研究小组。
两年过去了,研究却陷入了停滞,袁隆平不由得陷入沉思。经过反复分析,他发现实验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实验材料具有亲缘关系近的缺陷,于是,袁隆平决定从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稻中寻找突破口。1968年冬,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背上行囊,一路颠簸,来到海南岛,继续追寻他的杂交水稻梦。
1970年11月23日上午,在海南当地人冯克珊的带领下,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来到南红农场附近的1号公路,在紧靠铁路的涵洞旁边的沼泽地里寻找野生稻不育株。他们一起发现了一株有3个扬花的稻穗,这是一株花药细瘦、色泽浅黄的野生稻。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初步认定,这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雄性不育野生稻。
展开全文
▲ 1983年,李必湖在发现野败处拍摄的照片。谭毅挺 摄 。图源:华声在线
当时,正在北京出差的袁隆平,接到助手们从海南发来的“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的电报,连夜赶回南红农场,直奔试验田,看到了那株他梦寐以求的野生稻。
袁隆平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这株野生稻株型匍匐,分蘖能力极强,叶片窄,茎秆细,叶鞘和桴尖呈紫色,柱头发达外露。袁隆平确认,这是一株极为稀少又罕见的花粉败育型野生稻,当即将其命名为“野败”。
“野败”的发现,为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打开了突破口。袁隆平向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科研人员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随即开展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全国协作大攻关。袁隆平指导各个试验组用不同的品种进行测交和回交转育试验,大大加快了研究进程。
▲ 1976年12月,袁隆平(右)和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资料照片)。新华社 发
勤于追梦者,最终梦想成真。袁隆平院士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事业的成功闪耀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以及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
监制/任帅
主编/谌伟春
编辑/李蕾蕾、甘佳煜(实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