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灭夏_刘义隆用非其人_弃用陶渊明_处死檀道济自毁长城_拓跋_北魏_平凉

魏主拓跋焘见已经攻克了河南,便命安颉班师回朝。此前被俘的朱修之也被押到平城。鉴于朱修之坚守滑台数月,拓跋焘敬佩他是一员猛将,于是封朱修之为侍中,并挑选一位宗室之女赐给他为妻。司马楚之恳请拓跋焘趁机讨伐刘宋,拓跋焘并没有同意,但封司马楚之为散骑常侍。

夏主赫连定擒获奚斤等北魏将帅后,占据关中,声势浩大。

他还派人出使刘宋,约请宋文帝刘义隆共同出兵攻打北魏,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北魏疆土。

拓跋焘正准备出兵讨伐夏朝,得到这个消息后,怒火中烧,当即率兵赶到统万城,直捣匈奴人的老巢平凉。

赫连定刚在安定落脚,得知魏军奔袭平凉,慌忙率兵回援,途中在鹑觚原(今甘肃灵台东北)被魏军打了埋伏,

一场激战,匈奴人伤亡惨重,赫连定在亲信的保护下冲出重围,率残部逃往上邽。

夏将东平公赫连乙斗竟然弃了安定城,逃往长安,不久又西奔上邽,依附赫连定去了。拓跋焘率军攻打平凉,夏朝上谷公赫连杜干、广阳公度洛弧率城中军民严防死守,拼命抵抗,双方一攻一守,相持十余天,谁也奈何不了谁。

展开全文

拓跋焘让已经投靠北魏的赫连昌前往平凉招降,赫连杜干等人誓死不从。

拓跋焘于是下令在平凉城外掘深壕,筑营垒,将平凉城围得水泄不通。双方又相持一月有余。

赫连杜干等人已身疲力尽,听说夏主赫连定败奔上邽,平凉已成弃子,无奈之下,只得率众开城投降。

北魏将军豆代田最先进入平凉,进城之后,命人将夏宫中的皇后、嫔妃全部拘拿。从狱中放出被俘的奚斤等人。并派人报告魏主拓跋焘。拓跋焘大喜,进城后发榜安民,设宴庆祝。

庆功宴上,拓跋焘让豆代田坐在左席上首,把奚斤叫到面前,对他说:“你的命是豆代田将军救的,按理说,你应膝行向豆代田将军敬酒,以感谢他 的救命之恩。”

奚斤不敢违命,只得双手捧一杯酒,来到豆代田面前,屈膝敬酒。豆代田离座接过奚斤的敬酒,一饮而尽。拓跋焘又命将夏后释放,叫她侑宴,给豆代田将军斟酒。

豆代田见夏后低眉半蹙,泪眼微红,娇愁之态让人生怜,起身对拓跋焘说:“陛下,她也曾是一国主母,请稍稍给她留一点体面吧!

“怎么?你看上她了吗?”拓跋焘笑着说,“那我就把她赐给你好了。”豆代田将军喜出望外,出座拜谢。宴会散了之后,将夏后领走了。

第二天,拓跋焘下诏,晋封豆代田为井陉侯,加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平凉既下,长安一带重新为北魏所有,拓跋焘留巴东公延普镇守安定,镇西将军王斤镇守长安,然后率军回了平城。

夏主赫连定仅保留上邽一隅之地,国土多半失去,自思东隅难复,决定向西边发展,打算等待时机成熟,再报仇雪恨。

当时陇西有个鲜卑族建立的西秦国。东晋时苻坚战败身亡之后,乞伏国仁占据凉州、临洮、河州,自称大单于,统领秦、河二州。乞伏国仁死后,他的弟弟乞伏乾归继位。

乞伏乾归占据陇西,自称秦王,历史上称为西秦。

后来,乞伏乾归被开哥的儿子乞伏公府杀死,不久,乞伏乾归的儿子乞伏炽磐反过来又杀了乞伏公府。乞伏炽磐吞并南凉秃发氏,广拓疆土,儿子乞伏暮末继位后,经常与北凉开战,劳民伤财,导致国势衰弱,众叛亲离。无奈之下,乞伏暮末投降了北魏。

北魏主拓跋焘派人迎接乞伏暮末。乞伏暮末焚城邑,毁宝器,带领族人东行,不料在上邽遭到夏主赫连定的截杀。乞伏氏宗族五百余人被杀得一个不剩。赫连定驱赶十多万秦民,自治城渡河,欲夺占北凉疆土作为根据地。不料吐谷浑王慕璝率三万劲旅突袭赫连定,赫连定兵败被俘。

吐谷浑也是鲜卑族的一支,远祖吐谷浑是晋初鲜卑都督慕容廆的兄弟,原先居住在辽西,迁到阴山后,出了一个名叫叶延的子孙。叶延用王父的字作为姓氏,建国号为吐谷浑。历经三世之后,传承到阿豺手里。阿豺兼并氐、羌等方圆数千里的地盘,自称骁骑将军、沙州刺史。宋景平初年,阿豺派使者去江南建康朝贡,宋少帝刘义符封他为浇河公,直到宋文帝刘义隆继位,阿豺才正式接受册封。

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临终前,他让每一个儿子献上一支箭,共得二十支。然后把胞弟慕利延召进营帐,让他从中任意取出一支箭,折一折试试,慕利延不费吹灰之力,便把这支箭断了。阿豺让人把另外十九支箭绑在一起,让慕利延再折。慕利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把一捆箭折断。

“你们都看到了吧!”阿豺对弟弟和儿子们说:“

一支箭很容易被折断,一捆箭难动分毫。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孤单易折,众厚难摧,我希望你们以后要勠力同心,保全社稷!

”言罢,安详地闭上了眼睛。阿豺去世后,弟弟慕璝继位,继续向刘宋称臣纳贡,宋文帝刘义隆封他为陇西公。慕璝又派使者去北魏上贡,魏主拓跋焘封他为大将军。

慕璝听说夏主赫连定率兵西进,当即命慕利延率三万劲旅沿河截击。慕利延杀败夏军,活捉赫连定。

慕璝随后派侍郎谢太宁将赫连定押送到平城。魏主拓跋焘下令斩杀赫连定,加封慕璝为西秦王。

不久,赫连昌背叛北魏,向西逃窜,途中被河西军击毙。赫连昌的儿子以及兄弟全部被诛杀。夏朝只传承三世,便族灭国亡。

关陇之南有一个地方叫仇池,据说是一块胜地,方圆百顷,平地凸起,高约七里,四面陡峭险峻,山间羊肠小道环绕,须经过三十六座回峰,才能登上仇池顶峰。仇池山顶上水草丰美,可以煮盐,为氐族部落占据。

东汉末年,有一个名叫杨腾的氐族头目占据了仇池。其子孙杨千万曾向曹魏称臣,受封为百顷王。

传到杨飞龙这一代,氐族势力逐渐强盛起来,晋王朝封杨飞龙为平西将军。杨飞龙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外甥名叫令狐茂搜,杨飞龙让令狐茂搜改姓杨,又传三代至杨初。

杨初自称仇池公,其曾孙杨纂为苻秦所灭。苻秦亡国后,杨氏遗族杨定逃到陇右,召集一千多名氐族旧众,继续据守仇池。后来,杨定迁到距离仇池二十里地的历城(非山东历城),夺取上邽、略阳等地,自称陇西王。后来被西秦王乞伏乾归所杀。

杨定的堂弟杨盛留守仇池,自称仇池公,出兵汉中,向晋朝称臣。晋主封杨盛为征西大将军,兼仇池王。宋武帝刘裕篡夺晋朝后,又封杨盛为车骑将军,晋爵武都王。

元嘉二年,杨盛病重,临终前嘱咐儿子杨玄要善事宋帝。杨盛病逝后,杨玄向刘宋告哀。宋文帝刘义隆命杨玄承袭父爵。杨玄又与北魏通好,拓跋焘封杨玄为征南大将军兼南秦王。才过了四年时间,杨玄也病倒了,临终前将弟弟杨难当叫到床边,对他说:“

眼下国家还没有安定下来,需要励精图治。我的儿子保宗年幼无知,劳烦弟弟你继承大统,不要辜负先父的重望!

”杨难当立即推辞,说他愿意辅立侄儿杨保宗。

杨玄死后,杨难当果然拥立杨保宗为嗣主。偏偏杨难当的老婆姚氏有想法,不停地给杨难当吹枕头风,说:“现在国势衰弱,应该由一个年长能主事的人当国君,才能稳定人心,你怎么去辅佐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呢?

杨难当先尚不在意,听多了,却也动了心,于是废黜杨保宗,取而代之,自称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主管雍、凉、秦三州的军事。

那时赫连氏已经灭亡,上邽空虚,杨难当便命儿子杨顺占据上邽。又任命杨保宗为镇南将军,令他驻守宕昌。

杨保宗想重新夺回王位,不料处事不密,被杨难当察觉,被逮捕入狱。

当时,刘宋的梁州刺史甄法护政事懈怠,宋文帝刘义隆特意派刺史萧思话前去接任。萧思话还没有到任,觊觎汉中的杨难当乘机发难,偷袭梁州。甄法护本就是一个庸人,没有做任何抵抗,带着妻儿弃城出逃,奔往洋州去了。

萧思话前往梁州赴任。刚走到襄阳,听说梁州已失守,忙令行军司马萧承之率五百人为前锋,长史萧汪之率五百人为后应,兵发梁州,夺回失地。

萧承之就是后来齐高帝萧道成的父亲

,曾任济南太守,此次调任汉中太守,和萧思话同行,兼任行军司马。萧承之奉令率兵打头阵,自思所带士兵太少,沿途又招募了一千多名壮丁,进据磝头。

杨难当在汉中大肆抢掠一番后,命将军赵温留守梁州,率部众返回仇池。

赵温命魏兴太守薛健据守黄金山,副守姜宝据守铁城。铁城与黄金山相隔仅一里之遥。萧承之派阴平太守萧坦攻打黄金山与铁城两地。萧坦率兵长驱直入,先攻克铁城,随后拿下黄金山,薛健、姜宝大败而逃。

赵温见薛健、姜宝战败,亲自率兵来攻,满怀信心地以为能讨回一点面子,不料捉鸡不成反蚀把米,自己也被杀得落荒而逃。

萧坦在战斗中也身负重伤,退回大营养伤,萧承之另派司马锡文祖镇守黄金山。此时,后队的萧汪之也率兵赶到。

将军裴方明奉临川王刘义庆之命,也率军赶来助战。萧承之率各军一路追击,在汉津杀败杨难当的儿子杨和与赵温。

不久,萧思话也率兵赶到,与萧承之合兵一处,奋力进攻,连战皆捷,不但将退守大桃的敌众全部赶走,也顺势夺回梁州。以前被杨盛攻占的魏兴、上庸、新城三郡,也都被宋军收复。汉中全境已经没有一个氐族人。

杨难当害怕宋军入境,慌忙上表赔罪。宋文帝刘义隆见好就收,赦免杨难当的死罪

;令萧思话镇守汉中,加封宁朔将军;召回萧承之,任命为太子屯骑校尉;将甄法护收入大牢,赐自尽。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得到河南后,分兵镇守,接着又加封崔浩为司徒,长孙道生为司空。这两个人堪称拓跋焘的左膀右臂,不可或缺。

崔浩劝拓跋焘偃武修文,招纳贤士,于是一群贤才如范阳人卢玄、赵郡人李灵、河间人邢颖、渤海人高允、广平人游雅、太原人张伟等,都得以入朝辅政。

崔浩又修改律令:除四岁、五岁这两个年龄段的刑律不变外,其他各年龄层都增加一年刑罚;如果妇女在刑罚前怀孕,则缓期执行刑罚,待婴儿百日之后,再按律处置,

这些规定,充满了人性化色彩。

崔浩又建议在宫门前悬挂登闻鼓,百姓有冤情,可以击鼓鸣冤。这些政策深得人心,北魏国内安定承平,国势也蒸蒸日上。崔浩想与江左修好,息兵安民,在他的一再恳请下,太武帝拓跋焘派散骑侍郎周绍出使建康,并乞求与刘宋和亲。

宋文帝刘义隆只是含糊其词,并没有作出明确答复,但也派魏道生为使,前往平城与北魏通好,此后两国和平相处,互通使节,往来不绝。

不久,拓跋焘册立儿子拓跋晃为太子,再次派散骑常侍宋宣到建康为太子求婚。宋文帝刘义隆仍然是支吾对付。虽然亲事始终没有定下来,但南北和平相处了十多年,两国百姓也都从中受益。

宋主刘义隆听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求贤恤民,于是也学着干,下了几道劝农务商和招揽贤才的诏书,无奈亲贵擅权,吏胥徇私枉法,即使有那么几位博学遗老,也不敢贸然出力给朝廷办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寻阳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在晋朝时曾为彭泽县令。有一次,上级派督邮来彭泽县考核治绩。有人告诉陶渊明:那是上级派来的人,县令应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是县令的薪俸,

陶渊明的意思是不愿为区区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既然不循惯例,官场当然就混不下去,陶渊明于是辞官归田。

陶渊明回归田园,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自明志趣。他家门前种有五棵柳树,因而作《五柳先生传》。其妻翟氏与他志同道合,二人一同隐居乡里,陶渊明耕种,翟氏锄地,二人安心于耕作,享受清贫,不慕名利。

刘宋司徒王弘担任江州刺史时,曾让陶渊明的朋友庞通之准备了一桌酒宴,邀请陶渊明共饮。陶渊明嗜酒,欣然前往,入座便饮。不久,王弘到了,陶渊明仍然只顾自斟自饮,既不通姓名,也不打招呼,等到微有醉意,即告辞而去。

陶渊明每次写文章,都会署上具体时间,到宋初时,他改变了这个习惯,每次完稿后,只署“甲子”二字,隐喻不会给宋室办事之意。

宋文帝刘义隆对此很不满,正拟对陶渊明有所惩戒,恰好陶渊明此时病逝,也就不再追究了。后世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

王弘听说陶渊明病逝,也叹息不已。

元嘉九年(432年),王弘晋爵太保,才过了一个多月,突然逝世。王华、王昙首随后也相继病亡。

彭城王刘义康出任司徒,兼任尚书事,独揽朝政大权。刘义康是刘义隆的二弟,为人也很聪明,曾为徐州刺史。

领军将军刘湛与尚书仆射殷景仁乃莫逆之交,刘湛能够入朝为官,多亏殷景仁推荐,刘湛是一个小人,不思报德,却对殷景仁心存忌妒,一心想把殷景仁排挤出去。由于殷景仁深得刘义隆的宠信,不但没有被朝廷疏远,反而被任命为中书令兼中护军。刘湛未能升官,只是兼任太子詹事。

如此一来,刘湛更加憎恨殷景仁,仗着彭城王刘义康对他的宠信,大肆挑拨离间,诋毁殷景仁。刘义隆不但不信,反而更加恩宠殷景仁。殷景仁也知道刘湛排斥自己,时间一久,不禁感叹地说:

“引虎入室,终将噬人啊!”

随之称病请求辞官。

刘义隆不答应,只是让殷景仁在家养病。刘湛心里更是不平,拟令兵士装成强盗,乘夜刺杀殷景仁。尚未行动,就有人向刘义隆告了密。为安全起见,刘义隆命殷景仁迁到西掖门,住在宫禁附近,刘湛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后将军司马庾炳之颇有才华,他和殷景仁、刘湛的私交都不错,但更忠于文帝刘义隆。

刘义隆与殷景仁之间的密函来往,都是经过庾炳之暗中传递

。刘湛对此全然不知。听说庾炳之出入殷家,以为只是探病,丝毫不起疑心。

不久,恃才傲物的谢灵运因郁郁不得志,对政务有所懈怠,遭到刘湛等人的弹劾。刘义隆派人将谢灵运抓回来治罪。谢灵运抗旨不服,竟捉了来使,并赋诗说: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于是,有人说谢灵运逆迹昭著,当即兴兵逮捕了谢灵运。

刘义隆怜谢灵运是个人才,力排众议,免去他的死罪,将他流放到广州。不料又有人诬陷谢灵运,说他私买兵器,纠结壮士,要在三江口起事。

刘义隆只好割爱,将谢灵运就地正法。

谢灵运只是个文人,怎么能造反?无非是文辞狂放,触怒当道权贵,落得身首异处,遗恨千秋!

不久,刘湛一群佞臣又将矛头指向檀道济。

宋室良将首推檀道济。

檀道济自历城回来后,升任司空,仍然镇守寻阳。檀道济自身地位非常显赫,再加上跟随左右的心腹,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猛将,几个儿子也都在朝中任高官,如给事黄门侍郎檀植,司徒从事中郎檀粲,太子舍人檀隰,征北主簿檀承伯,秘书郎檀遵等,都是秉受家传,才具卓绝之士。

如此一来,檀家便有功高震主之嫌,遭到某些人的中伤。

当时,刘义隆卧病在床,刘湛私下对彭城王刘义康说:“皇上要是有什么不测,其他人不足为虑,唯檀道济让人不放心。”

刘义康问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该怎么办呢?”

刘湛献计说:“不如召檀道济进京,到时便容易下手了。”

“他肯进京吗?”

刘湛说:“

可以假借胡虏侵犯边界,请他进京商议对策,他不会有疑心,一定会来。

刘义康点头称是,忙进宫向刘义隆禀报,请旨召檀道济进京。

刘义隆身在病中,神疲意懒,无暇问明原因,含含糊糊地便同意了。刘义康立即飞诏召檀道济进京。

檀道济接到诏书,当即准备起程,妻子向氏劝说道:“你功高位尊,遭人嫉恨,如今朝廷无故召你进京,吉凶难料啊!”檀道济安慰地说:“我刚全师保境,未负国家,有何不测?且诏书上说有边患,我去京城一趟,应该没什么问题,你大可以放心。”

檀道济到建康后,询问胡虏侵边之事。刘义康支支吾吾地说:“胡虏已经退走,这件事不用忧心了,只是陛下最近病情加重,真的很棘手啊!

檀道济得知皇上病重,连忙辞别刘义康,进宫探望皇上,见刘义隆果然十分虚弱,略略慰问便退出。

后来,刘义隆的病日见沉重,檀道济便留在建康,随时进宫请安。直到第二年(元嘉十三年)

春季,刘义隆的病情终于好转,檀道济这才辞行,起程回寻阳。刚上船,突然中使赶上来,说皇上病情加重,命他返回议事。

檀道济不敢不从,立即返回建康。刚到宫门前,就被刘义康手下的禁军拘拿,跪听刘湛宣读圣旨。圣旨说:檀道济潜散金货,招诱不逞之徒,因朕寝疾,规肆祸心,收付廷尉,等等。

檀道济至此才明白,

这次奉诏进京,其实就是一个陷阱,目的就是要除掉自己。想到这里,心中大怒,怒目注视着刘湛。转念又一想,自己已落入奸人之手,多言无益,索性摘下冠帽,丢在地上,

愤愤地说:“就是你们这些奸佞小人,毁了宋室的万里长城!”说罢,自己走向大牢,随之被处死。

阴险狠毒的刘湛杀了檀道济还不甘心,竟然怂恿刘义康,将檀道济的十一个儿子全都杀了,只留下小孙子檀孺,算是给檀家留了一支香火。跟从檀道济多年的参军薛彤、高进,也一并处死。

刘义康与刘湛冤杀檀道济,刘义隆尚在病中,毫不知情,病愈之后,深感惋惜,质问刘义康:“

你们为何擅杀檀道济,毁我长城?

刘义康回答说:“刘湛对臣说,不杀道济,后必有患,故臣诛之。”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听说檀道济被杀,高兴地说:“

檀道济一死,吴人均不 足畏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