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总是调皮不听话,家长一说不乐意还顶嘴,有时家长真的被孩子气到话都说不出来,家长总说"不知道说过你多少次了,怎么就是记不住呢,气死我了"。
有些家长就可能会问了,为什么孩子总是把家长说的话当做耳边风,多次强调却总是没有作用?对于这个问题,除了孩子处于叛逆期,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可能出现在家长身上,也就是说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出现问题。
在孩子总是不听话顶嘴的时候,有些家长会忍不住对孩子大打出手,把"不骂不成器,不打不成材"挂在嘴边,但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还是没长进,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借由"我信息"来和孩子沟通,或许孩子就可以改正自身的错误行为,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地了解一下。
孩子爱顶嘴不听话是有原因
有研究指出,在孩子两周岁前后,家长可能会发现他们变得不听话,也就是变得调皮好动、还不愿意听父母的话,这样子其实是普遍的现象,只是孩子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而已。
孩子成长心理变化的必然过程。在孩子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他们开始也有自己的想法,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思去做事,但可能和家长的想法冲突,导致孩子产生反抗心理,不听话。
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孩子总喜欢到处摸索,想做的事情、想吃的东西,有些看起来很危险,但孩子没有意识,家长出于安全考虑阻止孩子的探索,会让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让孩子不高兴。
展开全文
家长总是不给孩子陈述的机会。孩子长大以后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孩子看待,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不愿意尊重或听听孩子的想法,总是给孩子提建议、批评孩子,孩子得不到尊重,自然也就不愿意遵从父母的意见。
家长要改变沟通方式——"我信息"表达方式
孩子也不完全是"熊孩子",如果家长好好地和孩子沟通,我相信孩子还是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的,所以说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也可能是父母不懂得"好好沟通"。其实,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有些话好好说自然就能让对方愉快地接受,孩子也能分辨出哪些话是好的,所以家长要懂得改变和孩子的讲话方式,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大有帮助的。
今天我们想和家长说的沟通技巧就是"I-message"(我-信息),具体是如何操作的,我来给家长详细地说说。
"I-message"(我-信息)说的就是,在想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不要直接指责别人,而是直接描述自己的感受,如将"你让我感到生气"转换成"当你把房间弄乱的时候,我感觉到有点生气"。
家长习惯性对孩子说的那些话语,例如:你不应该这样做,不许哭闹,你为什么就是不听话呢,这些都是"you-message"(你-信息),是低效的沟通方式,这些话听起来就像是在指责孩子的不是,孩子也无法明白家长对自己行为的感受,自然也就无法意识到自身行为是不对的。
但如果我们尝试着转化成另外的方式去表达,如"看到刚刚收拾好的客厅变得这么乱,真是有点难过","你晚回家没有打电话和爸妈说一声,我们都很担心你的"等,这样的表述就是典型的"I-message"(我-信息),孩子能从这样的表述中了解父母的感受,从而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当。
家长要多实践,真正改变和孩子的关系
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化是需要时间来适应的,所以家长需要一点点地改变,我们就来简单地分解一下"I-message"(我-信息),主要包含3部分信息:
描述孩子的行为;表达父母自身的感受;说一说孩子行为对家长产生的影响。我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孩子把客厅弄得一团糟的时候,如果妈妈说:"你们怎么这么不听话啊,我刚刚才把东西收拾好",这样的表述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自己的批评,但是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家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那么孩子自然就不明白自己需要如何应对。
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尝试这样子说:"哎,我刚刚才把客厅收拾好,现在又乱了,我又得来收拾一遍,妈妈的腰都挺不直了。"这样的表述能直接让孩子知道家长的感受和行为造成的影响,那么他们自然就会明白自己行为存在错误,遇到相同的情况他们就不会再捣乱。
但是家长也得注意一下,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伪装的"我-信息",例如家长说:"我现在很生气,因为你没有帮忙就走了,这样真的是很不负责任",虽然这句话是以"我"开头的,但是最后却说到孩子不负责任,这样不是在表述自己的感受,而是在评价孩子。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我现在很失望,你没有帮忙干活,我还以为我们先前就约定好了的",这样的表述才能在不伤害孩子的情况下让孩子明白家长的感受。
聊天的确是个技术活,虽然"我-信息"听起来简单,在实际操作时候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家长得多实践才能熟练地掌握,并将这样的沟通技巧落实到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的情绪控制,因为很多家长被孩子的不懂事激怒,情绪很容易失控。
情绪是需要去表达,但表达不好就可能产生不必要的伤害和误解,特别是孩子,虽然他们不说出来,但他们的内心会害怕,甚至产生隔阂,不利于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信息"这一类建设性表达一般都是描述行为,表述情绪,这样就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完全没道理的指责,也就避免了双方的争执矛盾。
"我-信息"这一类建设性表达在于可以对孩子产生影响,不会简单地让孩子产生叛逆或抵触心理,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的影响,进行改变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这样子就能够找到机会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让孩子懂得去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对于孩子的人生大有助益。
"我-信息"的真正目的就是对孩子施加影响,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哪里存在问题,让孩子产生改变自己行为的想法。如果仅仅是描述孩子的行为和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那么他们自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需要怎样改变。
其实,有的时候孩子只是需要被理解,需要家长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别人对自己只有评价,那么自己也就不会想到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因为不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理由是什么。好好地说明,表述清楚,用"共情"心理让孩子产生共鸣,明白自己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不良影响,那么孩子就能找到理由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