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甜菜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欣姐的花园
所有人都只会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成年人的朋友圈总是热闹非常。我的好友这几天来找我诉苦,她说:“一刷新就知道不简单,一会儿这个高中同学xxx去了日本游玩,一会儿那个大学好友xxx开着跑车和男友逛街,一晃神又发现好久没见的小学同学xxx买了个coach包包在炫耀…
我简直嫉妒的发狂,我真的好羡慕啊…”
确实,身处这样的朋友圈,像我等凡人是很难不动心的,羡慕在暗中发酵,紧接着就是嫉妒和负面情绪,再进而就是埋怨自己…
但是我想说的是所有人都只会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你只知道表面的风光和闪亮,而不知道背后的心酸。
看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有一个画面让我印象很深刻。家庭主妇罗子君每天无所事事,除了逛街、去美容院之外,最热衷的就是防小三和晒朋友圈。
今天晒五千块买的鞋子,明天晒八万块买的包包,陶醉在貌似很幸福的贵妇生活里。
她让朋友唐晶帮忙调查老公陈俊生,把他身边任何一个年轻貌美的女性,都当成了小三嫌疑犯。
但是千防万防,罗子君还是没能防住,陈俊生终究还是爱上了同事凌玲。陈俊生工作压力很大,而凌玲不仅工作机敏,而且兼具女人的柔情,这让陈俊生难抵诱惑。
唐晶发现陈俊生出轨后,只能变着法的暗示罗子君。罗子君自己也觉得不对劲,好像老公对她只是一种应付,两人早已经貌合神离。
但罗子君不甘心啊,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反而更加卖力气地, 在朋友圈晒出一张张“幸福”的全家照。
展开全文
唐晶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还是唐晶的男友一语道破天机:她已经成了被多年温水浸泡过的青蛙——冷暖自知吧。
现代人很会营造虚假的愉悦,这种愉悦首先能够欺骗他人,伪造自己幸福的错觉;其次还能安慰自己,告诉自己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你见到的美好,很有可能只是些虚幻的泡影。而泡影上面,隐隐约约印着些心酸的字眼。
人们通常会低估别人的苦难,高估别人的幸福。
我们经常通过别人的外在,来判断他们的内在,以为看到了全部。而阳光之下,或多或少,人们都在表演;阴影之中,不为人所见的,才是真实。
人们通常会低估别人的苦难,高估别人的幸福。这个错误认知,导致更大的孤立感和对自身生活的低满意度。
研究表明,花过多时间浏览社交媒体,包括微博和微信,会提高孤独感,降低满意度。视自己的生活比别人的悲惨,这个倾向可能是原因之一。
这不仅适用于陌生人,对邻居、同事,有时甚至是熟悉的朋友和家人也是这样。在《正念力打败焦虑》一书中写到:我们经常通过别人的外在,来判断他们的内在。
而突然有一天,我们惊讶地发现,某个同事有自杀的念头,一个邻居有酗酒问题,或者街角那对“模范夫妇”有家庭暴力。当你和人们一起坐电梯,或者在商场排队时愉快交流时,他们看上去平静、可控,可你看不见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焦虑。
社交媒体把我们的
思维空间
拉进了一个纬度,
即便大家
并不
在
同一个领域
,还是被迫着
不断
去
对比,因此
制造出无穷
的烦恼。
我们的生活哪怕没有那么光鲜亮丽,却依旧有着自己的温度
费尔南多·佩索阿曾经写过一首诗《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他说:“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
,你仅仅度过了它,无论你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都没有生活。”
电影《两极天使》讲的就是不同的人的心态对于自身境遇的巨大影响。伊斯达和玛丽都是自小生活很艰苦的女孩子,伊斯达积极乐观向上,笑对人生,热爱自己的每一天;
而玛丽却并没有那么乐观,她的骨子里是悲观而且绝望的,抱怨自己的生活,受够了苦日子。她做梦都想要能够脱离自己所在的穷苦阶层,于是勾搭上了富家公子……
即使玛丽知道最终会被抛弃,却还是一直坚持着所谓的“幸福”,最后堕入了深渊……她的生活是被自己诅咒的,或者说每一天对她来说都是折磨,因为不热爱自己生活的人,会觉得每分每秒都是痛苦……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其实就在于,你是真正快乐地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活了一天,却痛苦绝望地重复了一万多遍。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不是他曾经在朋友圈里看到的生活。我们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应该把自己的目光放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向上积极进取。
别人的生活永远是别人的,而我们的生活里,哪怕没有那么光鲜亮丽,却依旧有着自己的温度。
你该做的是做好你自己
人生若只是活在比较之中,那么永远不会获得幸福,因为比较是个不可控因素,当你把希望寄予在不可控因素上,那十有八九你会失望。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
做好自己
不被所谓的比较冲昏头脑
我们可以做的是:
1.
找到你人生的目标
如果你想把控自己的人生,那么找到你自己的目标就是重中之重。
一项研究发现,有目标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能力更强。也就是说他们不会轻易被外界事物所动摇。在社交媒体上可以无视“赞”和评论,坚定心智,守护自尊。
当你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最重要的,是你对这件事的投入和真诚。别人赞美或是批评,都不那么重要了,也不会比来比去的,跟别人较劲。
2.
探讨物质对于自己的意义
曾经有一个实验,要求参与者写出,什么让自己最没有安全感,结果很多参与者写的都是“没有汽车、没有豪宅”。也就是说,很多人觉得,能让他们安心的是物质。更通俗地说,就是钱。
人们最容易产生比较心理的地方就是物质。当我们看到别人买了豪车和名牌包会心生嫉妒,然而,我们对别人读了几本书、看了几部电影,却毫无感觉,认为那只是个人的选择和习惯。
这种以消费主义为倾向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自我认知的偏差,认为只有物质才能够表现自己的身份地位。
所以,下次你看到谁又买了什么奢侈品,你可以悄悄地告诉自己“他们对于物质的关注,或多或少地就反映了他们心中的自我怀疑”,来减少自己攀比的想法。
3.
远离“贩卖焦虑”的人
自媒体发展迅猛,是所有人自我“高歌”的舞台,让人常常陷入被“百万富翁”“成功人士”包围的错觉。
你开始焦虑,不知所措,进而扰乱了原本顺利的工作和生活,陷入死循环。
最好的办法,就是屏蔽那些让你产生巨大恐慌的成功人士,取关那些让你感到焦虑和不自信的博主。
当你不再每天接收那些让你焦虑不安的信息之后,你就会发现对自己的自我认同提高了不少,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很好,没有必要为了不相干的人让自己苦恼。
4.
你看到的幸福很可能是“摆拍”出来的
人们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比如美食、风景、和谐的家庭生活,而仅凭这些零碎的记录,是很难窥见其生活的全貌的。
你不清楚这些美食是否付出了手指流血的代价,风景是否精心摆拍,他们是否刚刚又吵了一架……
因为他们只想要你看见他们想要你看见的东西。
我们经常用别人的美好来惩罚自己,拿自己生活中的平凡和低谷,与他人展示给公众的多彩人生作比,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所以,别再拿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秀进行比较了。
或者你也可以转换一下思路:你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家庭背景,有着不一样的梦想和抱负,你们根本就没有必要互相比较。独特的个体如果拉到同一条线来互相比较,那注定是两败俱伤。
最后我想说人生不应该用来比较,人生的太多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想要活成别人那样,而不是活成自己这样。你若和别人攀比,就会变得不自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过好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