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
近日,湖南24岁的女生孙卓(网名“安猪拉baby”)在自己个人社交平台晒出多张与猪的合影,有时候还会分享养猪技巧,诸如“如何通过看猪的姿势判断猪的状态”等等。
吸引网友的除了她身后的猪,还有她的高颜值,“安猪拉baby”也因此走红。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不少质疑声,认为其并非真的养猪,只是摆拍,以此为“噱头”。
年薪10万元,一个月休息4天 本人觉得很有意思
据孙卓本人介绍 ,自己本科学的是兽医,毕业后在养猪公司做技术员,年薪大概10万元。
一开始看到大的猪还会有点害怕,后面习惯就好了。她每天早上6点起来给猪喂料喂水,再为猪诊断有没有疾病,一般会在下午4、5点下班。父母也比较支持她的工作,觉得很稳定。孙卓说,每次猪生病,她都会很焦虑。
图片来源:抽屉视频截图
展开全文
孙卓称,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去了养猪的公司,因为高中的时候学的是理科,生物学得好一点,再加上自己又比较喜欢小动物。养猪的话,也没有那么难闻,养猪场现在的通风环境其实都还好。刚开始来的时候看到那么大的猪,还是有点怕,后面习惯了就好了。
养猪场的工资一般是根据学历还有技术来判断,自己的工资大概在10万左右,每一年根据生产业绩的情况,还有猪价的情况,奖金会有波动,技术性强一些的工资相对高一些。
图片来源:抽屉视频截图
她称,自己一般早上6点多钟起来给猪喂料就行,现在设备也比较自动化,喂完了料就喂水,然后再观察下猪群,看下有没有不吃料或者疾病的现象,然后再去诊断一下,诊断有问题的就给他们打药。有时候4、5点就下班了,有时候可能晚一点,一个月休息四天。如果猪群有生病的情况,可能晚上还要去看一看,观察一下猪的情况。
孙卓本人觉得养猪还是挺有意思的,自己家人也觉得自己这个职业挺好。但是猪生病的话,如果治不好还是会有一点焦虑。其实现在养猪的年轻人还是挺多的,并不是说都是年纪偏大的人才会从事这个行业。
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 参加全国两会的大学领导们热议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直言今年就业总量压力比较大,高校毕业生预计有1150多万人。稳就业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关于毕业生就业的话题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3月7日上午,2023年全国两会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在“委员通道”列了一组数据,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预计要达到1158万,同比增长了82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就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他以自己所在的中国政法大学为例,谈了他对破解就业难题的看法。马怀德表示,新时代以来的十年,中国政法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等发挥所长,实现价值。其中有3300多人响应号召到西部到基层。
马怀德专门提到,2019届博士毕业生欧阳果华,毕业后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吐尔根乡工作,他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人民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2018届硕士毕业生刘永刚毕业后回到内蒙古,做了一名中学思政课老师,用自己的学识回报家乡。
他认为,高校毕业生要怀着一颗平实之心,要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另外,要从最基本的工作、最基础的环境做起,这是职业道路的起点,可以为今后的工作、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时代构筑舞台,需要创造精彩。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守初心担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到新时代的奋斗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马怀德说。
据人民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认为,高校应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做好教育教学,汇聚各方面资源保障提升育人质量。
“要系统推进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一体化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任少波说,一方面,要面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调整,推动招生就业联动,同时探索优秀学生的早期发现和选拔机制,特别是通过“强基计划”等有效措施激活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聚焦基础学科和国家重点急需领域,围绕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强化本硕博贯通、长周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据光明网报道,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委员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调研发现,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依旧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多方协力共同解决。
“岗位需求和毕业生数量、质量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信思金委员表示,一方面,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但受去年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市场所能提供的岗位数减少;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部分高校毕业生实际能力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导致“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并存。
信思金委员建议,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改革,强化产教协同育人,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稳岗位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此外,应出台国家层面针对性和吸引力更强的人才区域性流动引导与支持政策,从人才补贴、职业发展精准支持、用人单位税费减免等层面,给予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更多更实的政策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表示,高校要指导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要做好求职学生和招聘单位之间的桥梁。
首先是针对学生的指导。高校要指导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告诉学生不要好高骛远,当然也不要自暴自弃,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调整好心态。“我们还要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去就职的能力,也就是做好就业指导。有的同学本身本领很高强,但在就业的时候,可能不太会展示自己。”梅兵说道。
其次,高校要做好求职学生和招聘单位之间的桥梁,要走出去请进来,多为学生寻找挖掘拓展就业岗位,帮助就业者和招聘者及时见面,及时沟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建议用校企联盟促就业。高校可探索“双元制”教学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的充分就业。简单地说,就是校企双方一方负责理论教学,一方负责实操培训,双方均是教学主体。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财经大学校长方明建议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完善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平台智慧化水平,构建支持企业发布职位、筛选简历、参加招聘会、主动联系毕业生、与毕业生线上互动交流等个性化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大学教授钟代笛建议支持青年大学生依托短视频直播平台灵活就业。支持青年大学生依托自身所学专长和短视频平台特性,利用好短视频直播平台资源,探索更加灵活、多元化的就业模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本文综合澎湃新闻记者岳怀让、抽屉视频、每日经济新闻等)
本期编辑 邢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