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一共有过8位皇子。皇长子、皇四子、皇六子早殇。现有的除皇三子玄烨外,还有皇次子福全(九岁)、皇五子常宁(五岁)、皇七子隆禧(两岁)、皇八子永干(两岁。八岁殇)。
皇太后之所以在几位皇子中,选择并授意顺治以皇三子玄烨为皇位继承人,出过天花是一个理由,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从远处说,多少与他的母亲佟氏(1640—1663年。即佟佳氏)的家世有关。佟氏,辽东汉人,祖父佟养真于天命三年(1618年)归顺后金。从努尔哈赤征明,以功被授三等甲喇章京世职。与其长子丰年并属下60人均在明军偷袭中遇难,堪称清代开国功臣。她的父亲佟盛年后改名佟图赖,多年从征有功,历任正白旗、镶白旗及正蓝旗汉军都统,定南将军等职,晋爵至三等昂邦章京(三等子),世袭。死后赠少保兼太子太保。佟图赖的叔父佟养性,在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刚刚组成汉军一旗时,即被授以昂邦章京,总理汉人军民一切事务。可以说佟氏家族是八旗汉军的骨干和中坚。大清入主中原后,汉军不仅随同征战,更在缓和满汉民族矛盾,沟通两个民族的友好与交流方面起着特殊作用。
由于有这样不寻常的家世,所以佟氏在众多庶妃中,显得与众不同,孝庄太后给以较多的关注和宠爱。佟氏怀孕后,有一天到慈宁宫向皇太后问安,皇太后看见她衣服的大襟上,似乎有龙盘绕,感到很惊异,问后方知有孕,便对近侍说:我早先身怀顺治皇帝时,左右之人即曾看见我衣服大襟有龙盘旋,赤光灿烂,后来果然诞生圣子,统一寰区。现今佟妃也有这种祥征,异日生子,必膺大福。这实际上是皇太后制造“祥征”,借以传达她的意向。
玄烨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上午十时左右降生,为皇三子。时顺治帝17岁,佟氏15岁,玄烨是他们唯一的子女。玄烨生来惹人喜爱。据说他“天表奇伟,神采焕发,双瞳日悬,隆准岳立,耳大声洪,徇奇天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生相貌不凡,一副伟人气质。得到这么一位宝贝孙子,皇太后当然视为心肝,钟爱无比。
按此时宫中规定,不许亲生母子同居一室。玄烨从呱呱坠地时起,就由保姆抱走,交给早已准备好的乳母在乾东五所抚养。离开乳母之后,添内监若干人为谙达(朋友、伙伴),教给饮食、言语、行步、礼节等。
展开全文
当然,主要还是祖母皇太后的精心抚育培养。据康熙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母慈训”,饮食、起居、一言一行,都有规矩。康熙出生的第二年,即顺治十二年(1655年)痘疹(天花)肆虐京城,顺治帝因为两岁的玄烨未曾出痘,令其与保姆迁居于紫禁城外北长街路东的一座府第(后来改为喇嘛庙福佑寺)。直到六七岁,玄烨出了天花,有了免疫力,才重新回到宫里。这期间,父亲因皇四子出世,冷淡了玄烨。而祖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一直温暖着他幼小的心灵。为了不放松对孙儿的训导,皇太后制定出原则方案,把大量、细致的循循善诱工作交给苏麻喇代做。年过40的苏麻喇,奉皇太后之命,每天骑马往返于皇宫与玄烨避痘的北长街住处之间,风雨不误,数年如一日;“训迪”小玄烨良好的做人、做事品德、言行举止、生活习惯,以及读书兴趣等,纠正其“越轶”之处。并在玄烨能咿呀读字、学习握笔时,就教他认满洲文字,手把手地教练书法。据礼亲王昭裢在《啸亭杂录》中“苏麻喇姑”条记载:玄烨幼年“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这位远见卓识的皇太后,按照帝王的标准严格训练孙儿。如“俨然端坐”一项,可以说是皇帝举止修养最起码的功夫。为了养成这种习惯,皇太后时刻告诫他:“凡人行为坐卧,不可回顾斜视”,这些方面不但关系于“德容”,而且“有犯忌讳”。所以,玄烨自幼年登基,直至日后与诸臣议事,与讲官论证经史,与亲属闲话家常,“皆俨然端坐”。用他自己的话说:“此乃朕躬自幼习成,素日涵养之所致。”
这种认真、严格的教育是很有成效的。玄烨自幼好读书,自幼嗜书法,自幼留心典籍,自幼喜观稼穑,自幼习射,自幼不喜饮酒,自幼不爬墙,自幼不看无聊书籍等。一以贯之,即位之后,更加严格自律。康熙二年(1663年),某在外将领得一罕见的黄鹦鹉,为讨幼帝欢喜,以黄金作笼,派专人贡献御前。康熙看后并未奖赏,而是“却其献,严饬之”。十岁孩童,能舍却逗人喜爱的小宠物,实属难能可贵。这是因为祖母曾经给他讲过,祖父太宗皇帝拒绝下属进贡铁雀的故事,牢牢记在心间。康熙帝毕生俭朴勤政,从不在玩物方面花费时间。祖母经常给他讲述祖父当年披坚执锐,艰苦创业的故事。他听后暗下决心,长大也要做一位像祖父那样的英杰。
与康熙接触较多的法国传教士白晋,给这位中国皇帝以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有极高的天赋,过人的才能和诸多美德。其中特别指出:“他的嗜好和兴趣高雅不俗,都很适合帝王的身份。”
这些良好作风、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都是自幼祖母谆谆教导的结果。康熙成年之后,深有体会地说:“教子必自幼严饬之始善。”
顺治十六年,玄烨六岁时,某次和他的哥哥福全、弟弟常宁,同去宫中向皇父请安。皇父问起每人志向,常宁仅三岁,自然不能回答;福全深明事理,知祖母宠爱玄烨,便回答:愿做贤王;玄烨早已从祖母那里接受了继承父业的思想,便果断地说:“待长而效法皇父,黾勉尽力。”顺治知道这是母后教导的结果,但儿子的志向和智力使他满意。两个儿子的回答,在他眼前展现了未来的一副和谐前景,他感到欣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