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湖北大地主出狱后托人致信王震:还记得那1000担救命粮吗
“父亲,您有救了!”
1991年初的一天,湖北随县环潭镇的廖复初老汉正在家里唉声叹气,儿子小廖兴冲冲拿着一张报纸跑了进来。
廖复初接过报纸一看,立刻被上面的内容深深吸引,看完后,他激动地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大声对儿子说:“儿啊,这回重见天日了,我们这就去找证人,给国家副主席王震写信,我就不信,他不记得当初借我们的一千担军粮。”
廖复初老汉是何许人?报纸上究竟写了什么?王震真的向他借过粮食吗?
这一切,还要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说起。
1944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刻,日寇如秋后的蚂蚱,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日寇毫不留情,痛打落水狗,加大了对日寇的打击力度。
1944年11月,作为120师的主力旅359旅,组成八路军南下支队(七个支队四千余人),在司令员的王震和政治委员王首道带领下,到南方开辟根据地。
1945年2月,他们跋山涉水,来到位于湖北中部的大悟山,稍作休整之后继续南下。国民党方面得知消息后,派出一个混成师,对南下支队进行尾随打击。
国民党一向如此,他们担心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在抗战过程中发展壮大,所以一直不忘拼命打压。
在国民党军队不遗余力地的进攻下,南下支队遭遇重创,建立鄂南根据地的计划一时难以实现,王震只好改变决定,带领部队继续南下,来到了湖南境内。而他所率领的南下支队,也改名为“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
中央军委得知王震遇到的困难之后,也改变决策,赋予王震新的使命,要求他在湖南就地建立根据地,这样就可以和广东西部的我党游击队,互为犄角之势,抗衡日寇。
展开全文
然而,开辟根据地谈何容易,既有日军的进攻,又有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我军根本难以立足。
后来,王震率部被逼入无人的山区,面对着缺粮少药等种种困难,减员严重。
8月,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但王震所部的处境更加艰难,国民党军加紧对我军的围堵和攻击。无奈之下,王震只好请求党中央允许部队北上。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王震率部北上。1945年10月30日,王震所部和新四军5师,晋冀豫军区等部队会师,组建中原军区。
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调集30万人的兵力向中原军区大举进攻。
为保存实力,中原地区的我军突围向南,进行战略转移。
1946年冬,王震所率领的359旅在攻克枣阳后在洛阳店、环潭镇一带驻扎,一边休整,一边等待中央关于下一步行动的指令。
经过几场大的战斗,战士们本来疲惫不堪,可是祸不单行,部队走到环潭镇时,天空飘起鹅毛大雪。
一夜之间,大雪就有几尺米深,交通彻底中断,辎重车辆被困在后面,战士彻底断粮。而大雪,没有停止的迹象,仍在漫天飞舞。
看着皑皑白雪,再看着战士们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王震愁上心头。
要知道国军是机械化的军队,受大雪的影响并不大,而我军的辎重都是靠人力畜力运输,即使雪化了,道路泥泞之下也难以行走。到时候,国民党大军发动攻击,饱受饥饿之苦的战士们肯定顶不住。
怎么办?王震一筹莫展。
要知道连年战乱,百姓日子也非常难过,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也在挨饿,根本拿不出粮食来。
王震只好向鄂北行署专员李实求救:“老李啊,你赶紧给咱想想办法。”
李实两手一摊说:“我也想不起来什么好办法。”
王震提示说:“你想想,当地有没有腰缠万贯,特别‘腰粗’的大户?”
因为我军有数千名战士,一天就要消耗两吨多粮食,少了根本不管用。
这么一说,李实来了灵感,他突然一拍脑袋说:“本地就有一个人能帮我们,我之前咋就没有想到呢?”
李实说的那个人,便是当地有名的毛老太太。毛老太是环潭镇廖家的媳妇,也是廖家的掌门人。
这廖家不说是富可敌国,在方圆百里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户。她家主营食用盐,家有三大膏盐商号“廖信记”、“廖爱记”、“廖利记”。
什么是膏盐?
膏盐亦称“石膏盐”,产于湖北、随州、应城一带。
明初,当地人发现采出后的石膏,其所遗上下夹层里面均含有盐分,经日久积水,就可以煎成盐卤,便能食用。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工序复杂,百姓只是少量开采。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局势动荡,淮盐不能上运,当地民众被逼无奈,只好就地取材,从石膏中提炼食盐。
毛老太的婆家廖家,从中看到商机,便投入资金,建立厂矿,开始大规模开采膏盐。
要知道食盐利润非常大,堪称暴利,于是廖家很快就赚了个盆满钵满,积累了大量财富,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先后开了三个商号经营,当地人称“廖三家”。
为何说毛老太是廖家掌门人?
毛老太出生书香门第,读了不少书,有不少学问,很有眼光和主见。廖家开始投资膏盐,还是她的主意。
最初,毛老头的丈夫廖临轩只是个传教士,并不经营产业。后来有个徐姓矿商被无赖缠上,为了维权,他开始打官司。
官司后来虽然赢了,但是也竭尽全力,倾家荡产,负债累累,难以维系。为了走出困境,徐姓矿商提出自己的产业——一口矿井低价转让给廖临轩。
廖临轩犹豫不决,家里人也不赞成接手,怕有风险。
这时,毛老太力排众议,变卖了娘家给的嫁妆,还到处借钱,最终买下了那口矿井。她的理由很简单,一口矿井就是一棵摇钱树,是天上掉馅饼,不接手的话肯定会后悔。
果然,接手之后,财源滚滚而来,廖家成为暴发户,“珍珠入土金如铁”。而毛老太不让存钱,坚持再生产,扩大规模。短短几十年间,廖家就拥有了五口矿井。
丈夫去世后,毛老太太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廖家的重担,廖家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财富继续积累。
不过毛老头不喜欢抛头露面,廖家的商号由毛老太的二儿子廖石庵打理。
毛老太心存善念,在遇到灾荒的时候,经常赈济穷人,乡亲们谁家有难,她也出手相助。
抗战爆发后,毛老太深明大义,支持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几次资助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最多的一次捐助食盐一万斤。
对国军,廖家也同样出手相助。
国民党127师在廖家寨附近驻扎,师部就扎在廖家老宅中,廖家把师部的开销全包了。
用现在的话说,廖家具有社会责任感,不是那种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商人。
李实是湖北襄阳人,在1928年还担任过中共随县县委书记,抗战时期一直在湖北工作,对这位毛老太知根知底。当王震问他当地有没有大户的时候,他立马就想到了廖家。
不过李实也有点顾虑,抗战时期廖家慷慨解囊,是因为国难当头,我党领导的游击队是在重庆国民政府领导下进行抗战。
如今抗日战争胜利,国共在进行内战,廖家会支持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吗?
无论如何,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只能试一试。
于是,李实来到了廖家。
毛老太这时候依旧健在,年仅九旬,但耳聪目明,身子骨硬朗。听李实说明来意之后,毛老太想都没想说就喊来管家,吩咐道:“救人如救火,不能让新四军挨饿,这就打开粮仓,送去一千担,不够的话,还有!”
李实一听非常感动,急忙拿出纸笔,要写借条。
毛老太把手一挥:“你们是为百姓打仗的,这点粮食不足挂齿,百姓和新四军是一家人,写借条就见外了,我不要你们还。”
话虽这么说,我党我军是有纪律的,李实还是坚持写了一张借条。毛老太接过借条看也没看,将其撕为碎片,扔到了垃圾篓里。
这一千担粮食,简直就是救命粮,是雪中送炭,帮助王震率领的359旅渡过难关,最后成功突出国军的包围。
不过从此之后,廖家的生意一落千丈,财富缩水,开始走下坡路。
中国有句话,富不过三代;这几乎成为铁律。不过廖家的败落,倒不是因为别的,主要因为随着交通便利,成本低的海盐大量涌入内地,成本相对高的膏盐失去竞争力,廖家盐矿难以维系,只好停产,转而经营杂货业。
杂货业利润太低,廖家收入大不如前。
其次,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进行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最终取消私营经济,廖家和无数私营经济一样成为历史。
当地很多有土地的人被划为地主,廖复初却因为帮助过我军,被选为民意代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52年他被逮捕了。
当时,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在全国展开,有人向政府举报,说他廖复初曾经干过坏事,是反革命分子。
原来,在战乱时期,土匪遍地,为了自家安全,也为了维护盐矿的正常生产秩序。廖家向国军第75师申请,调来70多人枪,与原本的30多名家丁人成立了矿警队。
后来廖家渐渐失去了对矿警队的控制权,这支队伍被国民党反动派所指挥,干出了不少与人民为敌的坏事。
这些罪行本和廖复初无关,但是他又脱不了干系,因为廖家的家丁也是矿警队的成员,所以廖复初锒铛入狱,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出狱后,由于他的“黑历史”,一直无法不能上户口。在当时,没有户口就不能分一斤粮食,而当时也没有地方打工。那个年代,没户口的人,除了讨饭根本没有活路。
于是廖复初返家后到处奔走,说自己不是反革命,还资助过王震将军的部队,但没有结果。
空口无凭,当年的物证根本就没留存,证人早已失去联系,谁会相信他家资助过新四军呢?
随着岁月的流逝,廖复初已经失去希望,不再申诉。可是没想到,儿子拿来了一张报纸,给了他以新的希望。
报纸上刊登的是鄂北行署专员李实写的文章《我为三五九旅筹军粮》,内容正是1945年从廖家借粮一事。
看到杂志上的文章,廖复初本已经绝望的心,再次燃起了一丝希望。
那么,李实为何没有去找廖家,报答他们呢?
原来,李实这些年的日子也不好过。
1949年,李实任中原人民政府民政部长,后任湖北省民政厅长。1959年,他因为早年被捕的事,在审干中被开除党籍,直到1979年才平反,1983年去世。
李实去世,唯一的见证人不在了,这让廖复初的心再次坠入低谷。
天无绝人之路,有人提醒说,报纸上看到的那篇文章是由李实口述,马兴执笔的。虽然李实去世了,马兴肯定知情。
无巧不成书,马兴也是当年359旅的一名老战士,如果他是个记者或者作家的话,属于道听途说,这事兴许就没戏了。而马兴本人也是廖家粮食的受益者,当然愿意作证。
但是他本人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来处置,还要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老首长王震出面。廖复初就委托马兴写一封信联系王震。
想到这里,马兴立即向王震写了一封信:“首长,还记得解放战争时期,在湖北随县环潭镇,我们借过廖姓地主家一千担粮食吗?……”
当年廖家捐助粮食,雪中送炭,救了无数战士的命,王震如何能忘记?虽然他已经83岁,但是记忆犹新。王震得知廖复初的情况后,立即让秘书回信给马兴,表示会过问此事。
在国家副主席过问之下,廖复初的户口自然得以解决。并且地方政府还很快给廖复初平反,并给以一定补偿。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党与民众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比如在1934年,一个叫陈廷贤的山西小贩曾经冒死给红25军带路,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挽救了3000多红军战士,这支队伍最终出了97位将军!军长程子华始终记得他,曾经六次派人寻找……
对帮助过革命事业的人,党和政府永远不会忘记,这也正是我党得到群众拥护,发展壮大的原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