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丢出了“王炸”_华为_汽车_销量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张晓玲

赶在上海车展前夕,4月16日,余承东提前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HUAWEI ADS 2.0。

这是颠覆主流智驾系统的“王炸”,与当前多数智驾依赖高精地图不同,ADS 2.0具备业界首创的激光融合GOD网络,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融合感知,识别异形障碍物;平均人工接管里程从100km提升到200km;NCA智驾领航可覆盖城区90%场景。

“高精地图覆盖全国的难度太大,中国道路几乎实时在变动,只有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驾系统,才具备大规模上车实用的价值。” 余承东说。

在辅助驾驶功能集中爆发的这一两年,为了快速抢占制高点,不少车企及智能驾驶科技公司开始“抛弃”鲜度不足、成本高昂的高精地图,走上了靠硬件自行“生成”高精地图的感知路线,比如特斯拉、小鹏、小马智行等。

华为想跑在最前面“攻城略地”。 HUAWEI ADS2.0系统将首发搭载于智选模式下“含华量”最高的问界M5的新车型。后续阿维塔 11、极狐阿尔法 S・HI 版也将在第一时间尝鲜,未来还将有更多的车型搭载。

作为华为汽车 BU负责人,余承东提出了一个激进的计划:华为ADS 2.0系统,今年Q4要在国内45座城市落地,实现无图商用。

要知道,目前依靠高精地图的华为ADS1.0版本,也仅在沪广深三座城市,开通实现了城区智驾功能。而如今2代系统的上马,覆盖区域将翻15倍。

华为如此重视且着急打出这张智驾的王牌,背后是深重的危机感。

自从踏足汽车圈后,华为一直试图用自己的技术研发优势在市场中分蛋糕,它的伟大目标,是做车企背后的巨头——一级供应商。

因此,华为打入车圈目前主要有两条路线,一个是深度技术合作的HI模式+单纯提供零部件的模式;另一个就是余承东主导的智选模式,除了不亲自量产造车外,从设计、研发到销售,华为几乎包揽了全部流程。

去年智选模式下的问界品牌,一年狂揽7.6万台销量,一时风光无两成为领跑市场的“造车四小龙”之一。随着HI模式负责人王军的停职,华为与车企的合作越来越倾向于智选模式了。

但今年以来,问界销售大幅下滑。从去年月销万辆,跌至2、3月份的3千余台的销量。

销量下滑意味着问界的产品竞争力没那么强了。原先余承东口中,智驾等功能“够用”的问界车型,仅靠华为品牌的光环不再起效。

因此,华为若想继续在汽车界扎根,就必须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也就是其见长的技术和研发,靠“硬科技”拯救问界的销量,同时也能借此吸引更多的车企与华为结盟。

同时,当华为近期提出,不得在合作的汽车品牌和车型上滥用华为标识,回归tire0.5的目标后,华为用智驾系统捆绑车企的合作,就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了。

4月16日,为了给车企吃下定心丸,余承东还专门解释了与北汽的合作关系。他说,华为与北汽并非不再合作,而是从 HI 模式升级为智选模式。“

无论是技术路线,还是合作路线上的一次次改变和修正,华为都是生怕掉队落伍,错失汽车的“iPhone时代”。

余承东认为,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惊人地相似。十多年前,自iPhone上市后,智能手机销量逐步提升,功能手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因为十年前我是负责华为终端业务,我当时深刻的感受是,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或行业变迁,很多巨头恐怕很难活下来,很多手机厂家会消失。” 余承东表示。

同样的场景很可能会在汽车行业重演。按照余承东的判断,2025 年,将是智能汽车时代的一个分水岭。“如果不努力抓住智能电动网联汽车时代的变迁机会,尤其是不能抓住自动化的机会,无论今天多么强大的公司,将来都有可能消失。”

华为汽车业务的布局已非常深入。余承东介绍,自成立以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研发累计投入30亿美元,研发队伍7000人,已上市30多款智能化部件,发货200万套,发展了3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

余承东还透露,还有十余款新车采用了华为高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目前还在开发中,会在今年秋季到明年陆续上市。

看起来,余承东并没有受到华为内部“造车”分歧的影响,他仍然是华为汽车业务的带头人,按照任正非制定的核心路线,以及自己的认知和规划继续探索、前行。

华为,也很有可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幸存者之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