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鲁简介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6日),印度政治家,印度第一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任期为1947年到1964年。尼赫鲁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活跃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经常被人称呼为博学尼赫鲁(पंडित,班智达在梵语和印地语及英语中有大博学者的意思),尤其在印度,尼赫鲁更被称呼为伟大的学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从字面上翻译中文意为运河的红宝石。尼赫鲁出身显贵家庭,其远祖拉杰·考尔是当时统治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皇帝法鲁克·西耶尔十分尊崇的克什米尔学者。此后,尼赫鲁家族的男子在莫卧儿帝国世居高官,虽然在印度1857年民族大起义中家道中落,但至其父亲老尼赫鲁掌家时终于又靠个人奋斗成为百万富翁。尼赫鲁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选获胜,连任总理。
尼赫鲁生平
1889年11月14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Nehru)出生于安拉阿巴德市(今属北方邦)。“贾瓦哈拉尔”,意思是“红宝石”。尼赫鲁是家中仅有的男孩,从很小开始,父亲就按照培养印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路子培养这个家族的接班人。在家庭教师布鲁克的引导下,少年尼赫鲁逐渐对印度教哲理产生了兴趣,并开始阅读印度教典籍,加入通神学会。
14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对小尼赫鲁讲了多年前他的几个家人因误会险些被英国士兵吊死的故事。从那时起,尼赫鲁失去了对英国人的好感,并开始关注身边的社会。看到在印度的英国人和欧亚混血人对老百姓是如何趾高气扬,尼赫鲁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对异族统治的反感。
求学
1905年,尼赫鲁远赴英伦,进入英国贵族子弟学府哈罗公学学习。起初,因为尼赫鲁的年龄稍大,又不懂拉丁文,被学校编到低年级。但他进步神速,一路升班。此时,恰逢英国大选,尼赫鲁每日注意翻阅报纸,关心选情变化。在哈罗公学这个为英国培养政治精英的学校里,这个来自偏远殖民地的小孩子的政治和知识水平比同龄同学高很多。当老师考问学生们对大选的了解程度时,尼赫鲁竟能说出英国全体内阁成员的名字。
1907年10月,尼赫鲁提前考入剑桥大学,主修自然科学,但剑桥的学术氛围使得他将更多时间投入对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研究,经常与同学谈论尼采、萧伯纳,甚至两性问题。在剑桥期间所读的书对他的政治观影响很大,从西德尼·希鲁克的新著《新爱尔兰》中,他得出了“乞求与哀鸣不能从英国得到任何东西”的结论。尼赫鲁大学毕业时年龄尚小,不够在印度政府担任文官的年龄。1910年,他又进入伦敦法学院攻读法律,并拿到了律师执照。在法学院的两年对尼赫鲁日后的政治生涯至关重要,他在这里接触了各种流派的思想,尤其对“费边社会主义”心驰神往。
1916年2月,尼赫鲁与卡麦拉小姐喜结连理。结婚21个月后,他们的女儿、印度未来的女总理英迪拉出生了。
政治生涯
尼赫鲁认为,像印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竟让一个远方小岛把手足捆绑起来,任意支配,实在是一桩荒谬绝伦的事情”。从英国回国后,尼赫鲁加入了国大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展迅速。尼赫鲁认定甘地领导的这一运动既符合印度传统,又适应印度现实。他决定加入这一运动。
从1921年至1945年,尼赫鲁先后入狱9次,共坐牢1041天。对于坐牢,尼赫鲁早有心理准备。1921年印度全国大罢工爆发后,英印殖民当局到处抓人,尼赫鲁知道大难即将临头,他开始跟父亲学打地铺,亲自尝尝在硬邦邦的地铺上睡觉的滋味。
1921年,尼赫鲁第一次被捕。这一年,他的女儿英迪拉4岁。他在给国大党的声明中说:“为印度的自由而战无上光荣,在甘地领导下工作很幸运,对一个印度人来说没有比为事业而牺牲或完全实现壮丽的梦想更好的了。”在狱中,除偶尔与狱卒交谈外,尼赫鲁就是读书写作。《尼赫鲁自传》就是在狱中完成的。
为了独立运动,尼赫鲁逐渐放弃了在英国养成的西式作风。自追随甘地之日起,尼赫鲁就不再穿西服,而改穿印度土布衣服。从前尼赫鲁以说标准的英语为荣,之后他逐渐使用印地语或者印度各地的方言。
当时,“到农村去”的口号响彻全国,为动员农村大众参与独立运动,尼赫鲁与国大党同志一道,不辞辛劳徒步到偏远的乡村,出席农民会议,发表演讲。在这些场合,他领略到了群众力量的伟大,开始认识群众心理,懂得区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不同要求。虽然他对群众中出现的某些自私觉得不大愉快,但他和印度农民已经打成一片。
独立斗争
在独立斗争中,尼赫鲁政治上逐渐成熟。1923年底,尼赫鲁担任了国大党秘书长,初步获得了行政领导工作经验。他常常每天工作15个小时。尼赫鲁担任国大党秘书长没有薪水,为了独立事业,他和父亲甚至把变卖家产得到的钱作为国大党活动经费,他还尽量减少开支,经常吃简单的饭食,坐火车的三等车厢。
为破坏印度独立运动,英印当局也想拉拢尼赫鲁。当局派出安拉阿巴德高等法院法官米尔斯爵士去游说,想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和种种外交手段来诱惑尼赫鲁。因为当时有一种说法,称尼赫鲁父子之所以反英,是因为他们加入英国人俱乐部的申请被拒绝。米尔斯对尼赫鲁讲:像他这样一表人才的有学之士理应出任教育部长,然后运用他的智慧和人格来影响后一代,并且保证他会得到印度总督的器重。但尼赫鲁早就立下志愿,要为印度独立做些“消极的破坏工作”,以便后代从事积极的建设工作。
尼赫鲁虽追随甘地,但并不迷信甘地。当甘地以农民运动超出了“非暴力”的限制为由,宣布中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陷入低潮。此时,尼赫鲁逐渐意识到“非暴力”运动的缺陷:人们很难在警察的暴行面前做到斯斯文文。为了找到一条独立的出路,1926年尼赫鲁决定重返欧洲,而此时,他个人和家族都陷入财政困境,他靠自己当律师的收入和父亲的资助勉强凑足了经费。在为期1年零9个月的时间里,他先后访问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苏联,结交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和美国人民自由联盟领导人鲍德温等知名人士。
在探索印度民族解放道路的过程中,尼赫鲁也接触了中国人。1927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被压迫民族大会”上,他接触了中国国民党代表廖焕星。会上,宋庆龄、高尔基、爱因斯坦等发起组织了“反帝大同盟”,支持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运动,由宋庆龄任主席,尼赫鲁也担任了执行委员。同年,尼赫鲁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庆祝活动,受到了苏联政府的热烈欢迎。他被十月革命后苏联的变化深深吸引。他在自传中回忆,此次访问给了他“一种远景的认识”,帮助他“从新的角度看待历史和现实”。
尼赫鲁重返欧洲和出访苏联,使他的思想有了新的广度和深度,从欧洲之行中为印度找到了出路:政治上必须完全独立;经济上应该实行“社会主义”,而且只有工业化才能铺设一条摆脱贫困的道路;宗教弊端会扼杀印度,但可通过经济发展自动解决。这为他日后当总理时制定政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929年冬,国大党在拉合尔年会上通过了尼赫鲁起草的《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决议,并把完全独立作为今后的斗争目标。甘地看到,印度的青年一代都拥护尼赫鲁,因为他有能力调和党内各派,便于控制席卷全国的反帝浪潮特别是青年人的沸腾情绪,就极力推举尼赫鲁为党主席。不惑之年的尼赫鲁终于走上了党的最高领导岗位。
掌权后的尼赫鲁所做的第一步就是,利用英国当局倡导的议会民主使国大党在各地选举中大获全胜。他在1937年5个月的时间里或坐汽车、或骑大象、或乘木船木筏,走遍了举行选举的11个省,每天演讲10次以上,听众前后达1000多万。他在各地的演讲,视情形和听众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一直强调政治独立和社会自由,并把政治独立当作获得社会自由的必要步骤。最终,除旁遮普和孟加拉两省外,国大党获得了全印所有省的政权,尼赫鲁为印度独立建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地方基础。
二战爆发后,英国大量调用印度的人力和物力,从而激发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感情。1939年9月,尼赫鲁曾经访问抗战中的中国,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表示出了同情。1942年,尼赫鲁领导国大党开展“退出印度”运动。英印殖民当局立即宣布国大党非法,并逮捕了甘地和尼赫鲁等人。这是尼赫鲁第9次、也是最后一次入狱。直到1945年6月二战结束前,尼赫鲁才获释。
此时的尼赫鲁虽陷囹圄却豪气勃发,他相信这是黎明到来前的黑暗。他在狱中冥思苦想,并求教于同在狱中的学识渊博的同行,写成了《印度的发现》一书。书中详细记述了自己的过失和发现新思想的经过,高瞻远瞩地展望了印度的未来,最后得出结论:“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这句名言时至今日,仍是印度人耳熟能详的名句,也是印度大国战略的最好注释。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时,尼赫鲁宣布:“不管风多大,浪多高,我们将永远不让自由的火炬熄灭。”随着印度独立,尼赫鲁时代也真正来临。他在一次演讲中说:“印度有许多东西可以给予,但不是金银或出口货物,而是它目前的地位。今天,全世界都已认识到未来的亚洲将有力地决定于印度的未来,印度将日益成为亚洲的轴心。”
印度第一任总理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出任第一任总理。1954年6月,尼赫鲁与应邀访印的中国总理周恩来发表声明,公开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次年,又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等人共同发起万隆会议,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商大计。1962年,由于印度国内局势不稳,为转移国内视线,尼赫鲁派兵在中印边境制造事端。这是尼赫鲁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从1950年1月26日起,印度宪法正式生效。印度成为一个“主权的民主共和国”,但同时留在英联邦之内。从建国起,尼赫鲁连任四届总理,直到他逝世。印度在历史上从未被这么大范围地统一过,从未出现这么多民族结合在一起的局面。总理的工作是十分繁忙的,尼赫鲁一天工作往往十五六个小时。他每天天一亮就起床,然后锻炼身体,沐浴更衣。他总爱在传统的印度服装的胸口别上一朵红色玫瑰。他的努力,使他成为战后世界的一位著名的政治领袖。 在建国初期,尼赫鲁还没有成为印度无可争论的最高政治领袖。然而,到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前往比尔拉大庄园作晚祷的途中被一狂热的印度教徒刺杀;另一位尼赫鲁的政治对手萨达尔·瓦拉巴伊·帕特尔也于1950年12月病逝。这样,他成了印度的最高权威,开始了印度现代史上的“尼赫鲁时代”。在他任总理期间,印度举行了三届大选。每一次国大党都以绝对多数获胜,一党天下的局面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有所突破。
尼赫鲁的领导风格并不是十分民主的。他的内阁开会时,部长们往往到会上听一听尼赫鲁的指示,然后去办就是了,对一切重大决定也不许部长们有任何反对意见。这种领导作风虽然与他多年在欧洲接受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背离,但因为比较符合印度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又因为尼赫鲁本身的经历,使他在人民群众中威望极高,所以他能比较独断地进行治理。
尼赫鲁执政之初的主要任务是清除英殖民主义势力,削弱封建主义的影响,以巩固印度的统一,发展资本主义,尤其是发展工业。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重新进行行政区划。英国统治时期的印度行政区划还带有割据的色彩,全英属印度被分成11个省份和600多个封建土邦。实行分治后,英属印度合并了一些土邦。在1950年宪法中,全国划分为28个邦,分为三等。其中甲等邦9个,基本上和原来的省的范围相同;乙等邦9个,由原来较大的土邦或几个土邦合并成的土邦联盟组成;丙等邦10个,一般为过去较小的土邦。然而,这一划分仍不能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未能消除印度长期以来行政区划与语言区域交错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民族成分比较复杂的地区,大家的反应更为激烈。1952年12月15日,南印泰卢固族活动家波堤·斯里拉姆鲁为抗议政府拒绝按语言划邦的要求,绝食58天而死,全国更加不平静。形势逼迫政府重新考虑行政区划的问题,但又受到来自大财团的压力。大资产阶级的产业往往分布很广,按语言分邦会对他们不利,但最终尼赫鲁还是决定顺应民意。1955年11月,印度重新划分为14个邦和6个中央直辖区,并成立了地区委员会,每个委员会管四五个邦,使这一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第二,恢复印度人的印度。英国殖民时期印度政府内文官大多是英国人。尼赫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建立起印度行政官制以代替英国文官制度,培养印度人担任各级行政官员。此外,印度军队以往高层领导大多是英国人,尼赫鲁在军队里改组了领导机构,废除陆军总司令兼管海、空军的制度,实行三军分立,由印度总统担任三军最高统帅,同时培训和提拔大批印度人任中、下级军官,高级军官也逐渐由印度人接替。
第三,实行土地改革。独立前,印度仍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尼赫鲁搞‘土改’的主要内容有:废除柴明达法定地主制,实行租佃改革,规定土地持有最高限额等。其中以废除柴明达地主制较有成效。然而,各邦议会又利用手中权限,对这些法令做了很多变动,削弱了这一改革的意义。 在清除了英印政府时期的两大势力之后,尼赫鲁又着手制订了印度经济发展的战略。尼赫鲁的发展战略第一方面是实行公私营并举的“混合经济”。这在某种程度上受了英国工党政策的影响。1943年,印度通过了一份有关经济战略的决议。它规定国家垄断武器、弹药和原子能的生产以及铁路的经营管理;国家保留对新办某些基本企业的权利,如钢铁、飞机制造、造船、电子器材、石油、煤矿等企业,其余可以由私营来办。混合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1954年,尼赫鲁在完成对中国的访问后,想“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当年年底,印度议会和第二年初的国大党阿华迪年会上分别通过了决议,以“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作为印度经济政策的目标。
尼赫鲁忽然提出社会主义的目标,原因一是早年在英国费边社会主义对他的思想影响;二是当时印度国内社会主义思潮逐渐兴起。当时,印度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人民普遍感到有失公平,希望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带给人们公平的生活条件;三是长期对苏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观察,尤其是中国建国后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尼赫鲁。他认为中、印同为由殖民地转化而来的国家,都存在人口多、底子薄的问题,所以中国道路很值得印度学习。
然而,尼赫鲁并不是真心要把印度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在论述他提到的社会主义概念时,更多地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功能上的表现。就如他在1963年的国大党年会上说“社会主义类型社会”是“没有穷困、疾病与愚昧的社会”,“所有公民享有同等机会”,这其实与甘地的思想出入不远。 无论是公私混合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类型社会,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在他执政时期印度的工业化效果并不十分好,农业生产长期不足,日用品极度匮乏,物价不稳,贫富悬殊,这些都是因为其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偏向大资本家,忽视大众利益造成的。在他执政期间:国民收入增加42%,工业生产增加94%,农业生产增加41%,其中粮食增长46%。
相比他在国内建设而言,尼赫鲁在外交领域却是本世纪最成功的外交家、国际政治活动家。他提倡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他说印度外交政策的目标是谋求和平,不是通过与任何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而是通过对每一冲突或纠纷采取独立立场。他倡导不结盟同印度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独立后的印度无疑是南亚、乃至亚洲一个大国,印度不结盟的政策可以使印度得以在美苏之间充作砝码,同时得到美国和苏联的援助。他积极反对殖民主义,收复法国和葡萄牙在印度的飞地。但同时也承袭英国的特权。对周围的一些小国保持“宗主权”。
印度除通过倡导不结盟而搞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之外,还努力搞好同中国的关系。中国在印度争取民族独立期间曾给了印度人民有力的声援,尼赫鲁是第一批承认新中国的人之一。尼赫鲁十分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54年6月28日,尼赫鲁总理同周恩来总理一起在中印的联合公报中第一次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1955年,又和中国一起参加了亚非会议,在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和平、反帝、反霸的力量。在万隆会议上,尼赫鲁积极主张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支持亚非各国人民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的斗争,并坚持以五项原则指导国际关系。这时的尼赫鲁在国内外的声望达到了顶点。然而,在尼赫鲁统治时期,他也曾挑起中印边界冲突,表现出了一些地区霸权主义的苗头,使他努力建立起的中印之间的友好关系遭到了破坏。1961年又同铁托、纳赛尔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晚年生活
到六十年代,尼赫鲁逐渐衰老了,尤其是中印战争中印度的失败,使他的情绪坏到了极点,他的身体渐渐垮了。1964年1月,在国大党年会上,尼赫鲁突遇中风,出现左偏瘫。他意识到自己即将结束生命的行程,就抓紧了培养女儿作接班人的工作。虽然,从英迪拉·甘地很小的时候起,尼赫鲁就有意识地培养她担任党、国家的要职,但选定英迪拉·甘地为继承人仍受到党内一些实力派人物的挑战。在1963年,尼赫鲁用了一个计谋,将反对英迪拉·甘地接班的力量清除了,他完成了他政治生活中最后一项重要任务。
1964年1月,国大党在奥里萨邦布巴内斯瓦尔召开年会,会议期间尼赫鲁轻度中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他还迷信起印度的星相学,请祭司为他来念经,然而这一切都回天乏力。
1964年5月26日深夜,尼赫鲁感到十分难受。清晨,他已奄奄一息。到27日下午1时40分,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年74岁。
生活习惯
尼赫鲁在英国学习和生活了7年。在这7年里,他养成了一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穿着讲究,留有小胡子。他较为沉默,感情含蓄,成了“东西方奇异的混合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这样评价尼赫鲁:“才华出众,目空一切,贵族气息重,脾气暴躁,高傲自负”,“有时还咄咄逼人,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强烈的优越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