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观(三国时期魏国大臣)_少府_元年_出任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今河南范县东南)人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

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在当地都有治迹和称许。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汉朝被取代。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郡太守。

后来魏明帝召王观为治书侍御史,典行台狱。太尉司马懿后来更请王观出任他的从事中郎,后先后转职尚书、河南尹和少府。

明帝死后,辅政的大将军曹爽专权,生活奢侈,曾命材官张达销毁一些其府中木材和一些私人物品,王观知道后不畏曹爽权势,将张达免职。另少府属下三个尚方御府内有很多珍奇玩物,曹爽常常要求取用,但又害怕王观的守法不阿,最终将王观调任太仆,以方便自己取利。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夺取朝廷大权,王观亦被任命为行中领军,占据中领军曹羲的军营并接管其军队。曹爽投降被斩杀后,王观因功爵关内侯,复任尚书,加驸马都尉。正元元年(254年),曹芳被废,曹髦继位为帝,王观进封中乡亭侯。后加光禄大夫,转任尚书右仆射。

景元元年(260年),魏元帝曹奂继位,进封阳乡侯,并迁任司空。但上任数日后即辞官回家,并在家中逝世,死后下令节葬。谥肃侯。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观年轻时孤单贫贱,但却能磨砺志向。曹操征召他为丞相文学掾,出任高唐、阳泉、酂县、任县诸县县令,所仕之处都得到治理。

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帝后,王观入朝担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出任南阳、涿郡太守。涿郡北面与鲜卑势力范围接壤,屡次遭到鲜卑进攻抢掠。王观上任后,命令当地边境居民每十家以上就屯居一处,并在高处修建哨所以防备鲜卑侵扰。当时有的人不愿意作这些工事,王观便派遣吏卒,让他们去帮助这些人家修筑,并不约定期限,只要把交代的事情做完了就各自回来。于是吏卒和百姓互相协作,自觉自愿,互相勉励,没多久就全部完成了。有了防御准备,鲜卑掠夺的事也就不再发生了。

秉公无私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下诏书根据各郡县事务的多少把它们分成剧、中、平三等。主事者想把涿郡列为中或平,王观说:“涿郡靠近敌人,经常遭其侵犯,为什么不列为剧呢?”主事者说:“如果把涿郡列为外剧郡,恐怕太守要用儿子作为人质。”王观说:“论其为官者,应一切以百姓为重。如今列在外剧,那样在服劳役、征户税方面就要有所削减。怎么为了我个人的利益而有负于一郡百姓呢?”于是涿县被列为外剧郡,后来王观送自己的儿子到邺城去作人质。此时,身边就只有一个幼子。他的公正无私之心就是如此。王观修身自好,清静素朴,堪称下属官吏表率。下属官员学习他的作风,无不勉励自己。

刚正不阿

后来,魏明帝到许昌,征召王观为治书侍御史,主管行台狱。当时魏明帝多有仓猝之举,喜怒无常,而王观从不阿谀奉承。太尉司马懿奏请魏明帝让王观担任从事中郎,后升任尚书,又出任河南尹,转任少府。

魏明帝死后,辅政的大将军曹爽专权,生活奢侈,曾命材官张达削减国家建筑房屋的材料,挪来作为己用,王观听说后,全部造册并将财物没收入官。另少府属下三个尚方御府内有很多珍奇玩物,曹爽常常要求取用但害怕王观的守己。少府统管三尚方御府内所藏玩物,曹爽等人奢侈放纵,多次想求取,但又惧于王观守法严正,于是调任王观为太仆。

正始之变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 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曹爽营地;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事,占据曹羲营地。司马懿诛杀曹爽,派王观行使中领军的职权,占据曹爽弟弟曹羲的军营,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重新任命他为尚书,加授驸马都尉。

晚年经历

正元元年(254年),魏帝曹芳被废,曹髦继位,封王观为中乡亭侯。不久,加授光禄大夫,转任为右仆射。

景元元年(260年),魏元帝曹奂继位,进封王观为阳乡侯,增加食邑一千户,加上以前所封的合计二千五百户。升任司空,王观坚决推辞,曹奂便派人到他家去授予官职。上任几天,曹奂送给玉玺和绶带,王观立即自己坐车回到自己的住宅。王观后在家里去世,遗嘱指令只要有一口棺材即可,不设宝物祭器,坟墓上不封土不植树。追谥肃侯。他的儿子王悝继承爵位。咸熙年间,设立五等爵位,因为王观在前朝功勋卓著,改封王悝为胶东子。

家族成员

子嗣

王悝,嗣子,咸熙年间改封胶东子。

人物评价

陈寿:“韩暨处以静居行化,出以任职流称;崔林简朴知能;高柔明於法理;孙礼刚断伉厉;王观清劲贞白;咸克致公辅。”

郝经:“孙礼蹇蹇抗直不挠,王观劲挺清亮,并有王臣之风。”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