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三国时期吴国名将)_孙权_江陵_刘备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夷陵之战中,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概述内图片来源: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朱治未有子嗣,于是请求孙策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姓朱。

建安五年(200年),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友情颇深。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后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领五个县。孙权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分丹杨为临川郡,以朱然为太守,授二千兵给他。正值山贼四起,朱然出兵讨伐,约一个月时间便平定乱事。

征战立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备军,被拜为偏将军。

战后,孙权欲以周泰为濡须督。当时驻守于濡须附近的朱然、徐盛等将领将会被迫听从周泰的调遣,于是,心中不服。孙权特会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于是朱然、徐盛等人心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朱然跟随吕蒙讨伐关羽,与潘璋在临沮截击关羽,擒关羽、关平、赵累。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后来吕蒙病情严重,孙权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吕蒙死后,孙权以符节假朱然,镇守江陵。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东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领五千人与陆逊合共五万人抗击刘备,与陆逊、韩当在涿乡大破刘备,朱然攻破刘备前锋,截断刘备后路,刘备于是败走,退还白帝。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此时徐盛、潘璋、宋谦都上表说刘备一定可擒,而朱然与陆逊、骆统认为曹丕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应该谨慎决定计策,召还大军。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东吴三方受敌。

胆守无惧

黄武二年(223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将攻打江陵,连建数个军营围城,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为其作援。孙权派遣孙盛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

张郃率兵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挡,马上退兵,张郃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失败。当时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肿病,尚有战斗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色,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趁敌军出现战术漏洞时攻破敌军两个军营。魏军围攻江陵有六个月的时间,还没有退军。江陵令姚泰率领军队守备北门,见魏军强盛,城中守兵少,谷物粮草将尽,便跟魏军勾通,图谋作为内应。准备要实行的时候,事情被发现,于是朱然按军法处斩了姚泰。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队退军。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累有功勋

黄武三年(224年),朱然嗣父朱治逝世。朱治此时已经有子朱才,朱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为朱治治丧完毕后,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施姓,但孙权不准。

黄武六年(227年),孙权派遣朱然等将率领二万人围攻江夏郡,为胡质击退。同年,孙权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石阳,退军的时候,潘璋断后。夜晚的时候军队出现错乱,敌军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朱然马上回军助潘璋拒敌,使得前军船舰退得足够远,随后再引军撤退。

黄武七年(228年),曹休举军入皖,朱然在上游,牵制曹休后方,呼应陆逊大军,陆逊得以大破曹休。

黄龙元年(229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不久,兖州在蜀吴“分地”中分给了蜀国,撤去兖州牧一职。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和蜀国丞相诸葛亮约定日期大举起兵攻打魏国,孙权亲自攻打合肥新城,朱然与全琮各受斧钺,分别担任左右督。但是适逢士兵多患疾病,因此未攻而退。

嘉禾六年(237年),朱然出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自率领数千士兵。蒲忠控制险要的地方,企图断绝朱然后路,胡质作为蒲忠的后继支援。当时朱然所率领的士兵将领都四面迎战,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已经来不及收合,于是朱然率领帐下仅有的八百人迎战。蒲忠战斗不利,胡质等人也引军退走。

备受礼遇

赤乌元年(238年),孙权派中书郎袁礼就吕壹之事向朱然等将道歉,并趁此询问朱然等人时事损益。

赤乌二年(239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希望孙权宽恕周胤,孙权开始并不允许。后来朱然和全琮亦上疏乞求,孙权终于答应,可惜不久之后周胤病死了。

赤乌四年(241年),朱然、孙伦率领五万士兵围攻樊城,朱然用朱异之计攻破樊城外围。后来司马懿率军抵挡,朱然最后退军。

赤乌九年(246年),朱然再次出征柤中,魏将李兴等人听闻朱然率军深入,于是带领六千步骑断绝朱然的后路,朱然趁晚上出击迎战魏军,战斗最终胜利,斩获数千,军队凯旋。早在一年前(245年),马茂企图叛逆,被发现并且诛杀,孙权非常愤怒。朱然出征柤中之前上疏说:“马茂小人,居然胆敢有负国家的恩惠。臣现在奉天子的威名,战事有幸报捷,有所斩获,震撼国内外,整合船舰充塞江面,令其足以成为大观,来解天子和臣下的怨恨。希望陛下理解臣战前的此言,以后再责臣日后努力的战绩。”当时孙权收下此表而不向大臣们公布,朱然凯旋后,群臣纷纷上表祝贺,孙权举酒作乐,然后拿出朱然出征之前的上表,说:“朱然之前已经有上表给我,但我认为此战难以成功,现在果然如朱然所预料的,可以说是在预料事情方面有高明的眼光。”于是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赤乌十年(247年),诸葛瑾、步骘都已经逝世,虽然诸葛融、步协分别继承父亲职务,但孙权依然任命朱然作为大督,总理军事。此时陆逊也已经逝世,功臣名将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朱然,因此待遇无比隆重。然而,朱然此年开始寝疾。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情日渐严重,孙权日间减少膳食,晚上为之失眠,派去送给朱然的药物和食物的使者相望于道(稍后派的使者都能望见先前的使者)。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报病情,孙权就会亲自召见,亲自询问情况,来的时候赐予酒食,离开的时候送去布帛。自从创业以来的功臣患有疾病,孙权意之所钟,吕蒙、凌统最为隆重,之后就是朱然了。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施绩嗣。

人物评价

孙权: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

吕蒙: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

卫臻:然,吴之骁将,必下从权且为势以缀征南耳。

孙登: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傅玄: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

陆机: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

陈寿:①内行修洁,其所文采,惟施军器,余皆质素。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②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锺,吕蒙、凌统最重,朱然其次矣。③朱然、朱桓以勇烈着闻。

章如愚:如程普、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凌统、全琮、吕范,皆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未有不为守令之职者。

朱熹:古之名将能立功名者,皆是谨重周密,乃能有成。如吴汉、朱然终日钦钦,常如对陈。须学这样底,方可。

郝经:①朱治、吕范以勋旧重,朱然、朱桓以胆勇称,皆隐然敌国有古大将之风。②天分鼎裂,鸷搏狼抗。成霸安疆,式资良将。形势深阻,江山沉雄。势常北向,以守为攻。舟楫是利,武骑无用。矫矫诸臣,功崇信重。

邓廷罗:司马懿挑朱然,吴班挑陆逊,皆不得行其计,岂非将之有能有不能哉?

家庭成员

父母

朱治,本为朱然之舅,后成为养父。为东吴孙家三代元勋。

施崇,朱然生父。

朱氏,朱然生母,为朱治之姊。

兄弟

朱才,朱然二弟,继承朱治之爵,官至偏将军。

朱纪,朱然三弟,娶了孙策之女,官至校尉。

朱纬,朱然四弟,数岁早夭。

朱万,朱然五弟,数岁早夭。

儿子

朱绩,朱然之子,为东吴的重要将领,官至大将军、都护督,后改回施姓。

墓址

1984年6月,考古学家于安徽马鞍山市雨山乡发现了朱然墓。墓穴为双室砖墓,全长8.7米。墓砖上模印“富且贵,至万世”等篆书吉语及钱文。该墓虽曾被人盗,但仍能挖掘出140余件葬品,绝大部分为漆木器。其中有“宫闱宴乐图”漆案、“百里奚会故妻”图、“伯榆悲亲图”漆盘等珍品。也在当中发现“蜀郡乍牢”漆器铭文,可以推测刑漆器产地。更加于墓中挖掘到一片刻有主人的头衔、字号等的木刺,将中国“名片”史推前了一千多年。

朱然墓是至今发掘的吴墓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等级最高的一座大墓,对研究东吴的埋葬制度及历史文化甚有益处。于1986年朱然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朱然墓所在的街道,也被改名为“朱然路”。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里,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朱然协助潘璋捉住了关羽。黄武元年,刘备兵伐东吴,朱然与孙桓抵抗刘备大军。后又参加夷陵战役,追击刘备,被来接应的赵云一枪刺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