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_政治人物)_乾隆_献县_刘墉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年),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人称茶星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昀,北迁已十四世。

清雍正二年(1724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午时纪昀出生,属龙,纪昀为纪容舒次子。

雍正五年(1727年) ,授课于及孺爱先生,这年第一次见到父亲。

雍正八年(1730年),参加童子试,并优异的成绩得‘神童’绰号。纪昀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

清乾隆五年(1740年),17岁的纪昀就跟邻县20岁的马氏成婚,纪昀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

初入仕途

清乾隆八年(1743年),八月参加科试,获第一名;纪昀开始自满起来,同年长子降生,取名纪汝佶。次年乾隆九年(1744年 ),回乡乡试,纪昀所作破题,只考了个四等。

乾隆十二年(1747年),纪昀再应顺天府乡试,以第一名解元夺魁。

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天,参加会试,由于太过自负而被挡在了进士的门槛之外。

乾隆十五年(1750年),四月十六日,纪昀母亲去世,纪昀居丧守孝直到乾隆十七年八月。

乾隆十六年(1751年),纪昀在家守孝,没能参加这年的会试。次年朝廷为祝贺皇太后六旬大寿特开恩科,八月举行会试,纪昀孝服刚除没有参加。

乾隆十九(1754年),纪昀等来了正科会试,考了第二十二名,会试后是殿试,殿试后揭榜,纪昀考了二甲第四。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为官经历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纪昀伴驾热河。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任英武殿纂修。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任功臣馆总纂。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任国史馆总纂。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任方略馆总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十二到五月初四,纪昀伴驾南巡。五月,奉命视学福建,官阶提督学政。

乾隆三十年(1765年),纪昀父亲纪容舒在献县崔尔庄病故,纪昀回家服丧三年。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贵州都匀知府。乾隆帝认为纪昀学问优胜,到外省做官不能尽其所长,将其留在身边。同年四月,提升为侍学士。六月,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两淮盐政卢见曾因有营私贪污行为而被革职查办。纪昀则因为通风报信而被发配乌鲁木齐。同年十月,被遣戍乌鲁木齐赎罪。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乾隆帝修书需要,由刘统勋荐举,将其从新疆召回,六月初至京师,暂居珠巢街,受诏校秘书。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起,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又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历任编修、左庶子、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尚书。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纪昀次子汝传在担任九江府通判时因渎职拖欠赋税而犯法,纪昀受牵连,吏部决定将其降职调任,乾隆知道后改判为降三级留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纪昀被提拔为侍读学士,担任文渊阁直阁事。二月,调侍讲学士。大金川首领索诺木降。至此,大、小金川全境荡平。纪昀纂《平定两金川雅》、《平定两金川颂》。九月,充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注官。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纪昀被提升为詹事府詹事。四月,又提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元宵刚过,乾隆第五次南巡,纪昀伴驾。纪昀奉旨和陆锡熊、孙士毅等共同领纂《历代官职表》至乾隆五十四年完成。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纪昀任《契丹国志》总纂官。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纪昀、陆锡熊奉旨总纂《河源纪略》于乾隆四十九年完成。同年《四库全书》完成。

晚年经历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初六,乾隆在乾清宫摆千叟宴,纪昀参加。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前往热河避暑,纪昀伴驾。

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任《八旗通志》馆总裁。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纪昀伴驾第六次南巡。

乾隆六十年(1795年), 纪昀夫人马氏去世。

清嘉庆元年(1796年),任兵部尚书,移任左都御史。次年,又迁任吏部尚书。任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嘉庆八年(1803年),六月十五日纪昀八十寿辰。

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十四日,酉时,82岁的纪昀病逝于京城。

主要成就

文学

纪昀的仕宦生涯和学术活动展开在十八世纪中后期,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枢纽时期。纪昀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他一生中领导和参与多部重要典籍编修。因此,纪昀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一生悉付《四库全书》,其《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纂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开“四库馆”,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关闭“四库馆”,共经历了14个年头。纪晓岚始终担任总纂一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200卷,收正式入库书3461种;存目书6819种,93500余卷。因《总目》卷帙浩繁,翻检不便,又删节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进献之书有105种,入存目者41种。藏书钤有“春帆校正”、“心与古人会”、“校书天禄”、“河间纪昀”、“瀛海纪氏阅微草堂藏书之印”等。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共38万余字,二十四卷,全书分五大栏目,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清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

《纪文达公遗集》

《纪文达公遗集》是纪昀的一部诗文总集,含诗文各十六卷,分上下两编。上编文十六卷,第一、二卷为赋,第三卷为雅颂,第四、五卷为摺子,第六卷为表、露布、诏、疏,第七卷为论记,第八、九卷为序,第十卷为跋,第十一卷为书后,第十二卷为策问、书,第十三卷为铭。第十四卷为碑记、墓表、行状、逸事,第十五卷为传,第十六卷为墓志铭、祭文,共计文三百多篇。下编诗十六卷,计经进诗八卷,古今体诗六卷,馆课试一卷,我法集一卷,共计诗一千多首。为其孙纪树馨在他死后四年编定。

政治

上奏赈灾灾民

在政治上,纪昀关注民间疾苦。乾隆五十七年(1792)夏,北京附近遭受水灾,饥民拥入京师就食,纪昀急忙向皇帝上疏陈情,奏请截留南漕官粮万石,到灾区设粥放赈,京师饥民不驱自退,社会秩序安定下来。虽然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朝廷统治,但在客观上帮助灾民度过了饥荒,不能不说是一宗善政。

维护妇女权益

在政治上提倡“酌乎事势”,因势利导,在理论上就不能不起来批判宋儒之苛察。纪昀对道学家的迂腐和虚伪十分痛恨,其冷嘲热讽,措词也相当尖刻。在《阅微草堂笔记》的一则故事中,就烈女范畴问题向程朱理学展开了一场挑战。有司规定,妇女守节被杀的是烈女,我用表彰;而对“捆绑受污染,不屈被杀”的人,不以烈女子看他,例不表彰。纪昀不这样认为,因为是纯属于道学家不情的评论。他公然郑重上表称:捍刀捐弃生命,他的志向与节操被杀的人没有区别。像忠臣烈士,发誓不从贼,虽然捆绑使跪拜,可以说他屈膝贼朝廷呢?”经他慷慨陈词,皇帝“下令有关部门,大致表示区别,予以表彰”。

书法

清初书法,由于康熙、乾隆等人的倡导赵孟頫、董其昌书法,当代大部分书法家也是受这氛围所影响,纪昀也跟随着当代的潮流,也在当代占有一席之地,其书法书写 流利,有着圆融的特点,有着雍容华贵气质,书法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苍劲多姿,可以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纪昀在文化上,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风格主张质朴简淡,自然妙远,内容上主张不夹杂私怨,不乖于风教。除开其阶级局限外,其在文风、文德上的主张,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价值。

人物评价

《雨窗消意录》(牛应之):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

《履园丛话》(钱泳):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

鲁迅:处世贵宽,论人欲恕。

《国朝汉学师承记》(江藩):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

《续怀人诗十二首.纪尚书昀》(洪亮吉):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

纪昀学生汪德钺称:吾师居台宪之首,据宗伯、司马之尊,登其堂萧然如寒素,察其舆马、衣服、饮食,备数而已,其俭也若此。

《知足斋诗集.续集》(朱著):宗伯河间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余。抑扬百代上,浩博衡锱铢。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非真佛不度,凭君意踟蹰。

《清朝野史大观》:公(指纪晓岚)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啸亭杂录》(昭在):公(指纪晓岚)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虫鸣漫录》(采蘅之):纪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家庭成员

长辈

世祖:纪椒坡景城纪氏一世祖。

高祖:纪坤(1570—1642),字厚斋,坤,字厚斋,明廪膳生。

曾祖:纪钰(1632—1716),钰,字润生,附监生,考授州同。

祖父:纪天申(1665—1732),天申,润生公次子,字宠予,监生,考职县丞。

父亲:纪容舒(1685—1764),容舒,字迟叟,康熙癸巳恩科举人。

兄弟

长兄:纪晫(1706—1777),纪昀同父异母兄。

从兄:纪昭(1717—1770),纪昀之从兄。

妻妾

正妻:马月芳,(?—1795年),东光进士马周菉的二女儿,是纪昀的邻县人。

妾:文鸾、郭彩符、沈明玕。

子女

长子:纪汝佶(1743—1786),字御调,又字侠如,乾隆乙酉举人。

次子:纪汝传(1747—1777),字绪承,曾任九江府通判和江宁府同知。

三子:纪汝似(1766—?),字象庭,曾任广东县丞。

四子:纪汝亿(1784—?),字万斯,纪晓岚第四子。

轶事典故

纪昀与和珅

传闻二人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昀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昀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昀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昀对和珅的帮助。同时,纪昀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在文学上固然无人可比,但在治国和理财上远不如和珅。而纪昀本身就只是一个御用文人,也就是说,纪昀与和珅不会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两个人也是当时清朝最重要的两个支柱,乾隆最仰仗的两个大臣,如果真的斗的不可开交,那就不可能有康乾盛世了。

纪昀与刘墉

纪昀和刘墉更有着不解之缘。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正是纪昀的乡试主考官。对刘统勋的知遇之恩,纪昀一直是感激零涕。而后来纪昀被发配的案件,又恰是刘墉负责。还有更巧的,举荐纪昀担任四库馆总纂官的,也是这位刘大人。刘墉,刘统勋长子。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唯刘墉、纪昀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臣始终不曾依附。他们一个善文,一个工书,却都有收藏砚台的癖好。有时相互赠送,也常为一个心爱之物而互相攘夺,但彼此都恬不为意,并以之为笑谈。

烟袋惹的祸

纪昀喜抽旱烟,文臣武将暗地里叫他“纪大烟袋”,有次,乾隆急诏,纪昀来不及将烟熄灭,只好把烟袋藏在靴子里去朝见圣上。烟在靴子里燃烧起来,纪昀忍着痛,希望皇上快点结束,直到裤脚冒出烟来,皇上问他怎么回事,纪昀答:“失火了!”皇上赶快让他出去救火,纪昀才颠着一只脚出去了。以后有好长时间,纪昀不得不拄着拐棍。

文字狱牵连

纪昀在乾隆时期文化专制最残酷的一片风声鹤唳中入主“四库馆”,有清以来的文字狱,到乾隆朝达到了最盛,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思想犯罪”引入法律惩治的范围之内,乾隆朝是为发轫。其文字狱的株连,也远远超过了“大清律”的规定。《四库全书》开馆期间,发生了50多起文字狱案,大多是从修书得到眼线。和纪昀一起担任总纂、总校的大员,或被吓死、或被罚光了家产,除纪昀以外,无一人得到善终。纪昀本人也曾几次被牵连进相关的文字狱中,颇有几番险象丛生。他也被多次记过,出资赔写讹错书籍。所以,在这样的政治高压下,知识分子被异化、被扭曲是难免的。

个人作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我法集》《四库全书》《评文心雕龙》《历代职官表》《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唐人诗律说》《才调集》《瀛奎律髓》《李义山诗》《陈后山集抄》《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景成纪氏家谱》《史通削繁》《姑妄听之》自序  

史籍记载

《清史稿.纪昀传》

《国朝汉学师承记》

《清稗类钞》

《东华续录》

《啸亭杂录》

后世纪念

纪昀墓地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均位于沧县崔尔庄镇。其故居遗址座落在沧县崔尔庄村内,今尚存一眼古井。在镇南约四公里北村村南有墓地一座,神道碑和墓碑各一通。乃为纪晓岚之墓。神道碑碑文是:“皇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纪文达公神道碑”。近年纪氏后人及当地政府部门,正筹化修复纪晓岚墓园及故居展馆和纪念馆。

纪昀纪念园

坐落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鉴湖西南侧的岚园,也是为了纪念纪晓岚而修建的。该园始建于1921年,当时杨增新主政新疆,因敬仰纪晓岚,曾亲自寻访纪晓岚在新疆的遗迹,在整修迪化(即今乌鲁木齐)城西鉴

湖公园时,在园内一并修建了一排长廊平房,取名为“阅微草堂”,还请当时著名书法家张景州题写了门匾,以纪念纪晓岚谪居新疆两年之事。新疆解放后,鉴湖公园改名为人民公园。2008年人民公园改建时,在“阅微草堂”的基础上,修建了岚园——纪晓岚新疆纪念园,2009年正式落成。岚园占地4000平方米,由三个功能不同的小院组成,有门亭、水榭、连廊、碑林等,整体建筑风格仿照北京纪晓岚故居修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