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于荣光生于1958年,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父亲于鸣奎,幼年加入了“鸣春社”,他的天赋很高,成为了社里出众的佼佼者。
随后,于鸣奎就拜裘盛戎先生为师,成了裘派的入室弟子,于鸣奎在恩师的悉心教导之下,成了能文能武的京剧奇才。
于荣光有一个如此优秀的父亲,他打小就将父亲当成楷模和榜样,他继承了父亲的京剧基因,从8岁起就开始学习京剧,他不像父亲文武双全,他只愿学习武生,因此他习得了一身好武艺。
11岁,于荣光就成了一名京剧小演员,考上了北京风雷京剧团。基础虽扎实,但于荣光年龄尚小,再加上个子偏小,不少动作他都无法按照标准完成。
达不到要求,每每只能接受惩罚,被师傅鞭打,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于荣光很清楚,自己必须要吃得了这份苦,因为他要向父亲看齐,决不能让父亲失望。
于荣光不服输,他心中暗暗发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朝一日总能出人头地。
早上他总要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冬天要顶着寒冷,练习基本功,旁人练上十几分钟,而于荣光每次都会严格要求,练上半个多小时,才肯停下。
翻跟头达不到标准,他就找了一片空地,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为此受了不少苦,就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学京剧太苦了。”
哪怕再苦,于荣光都没有说过一句怨言,在团里他是最小的,但他却是最努力的那个,没过多久,他就成了团里的顶梁柱。
翻跟头不仅达到了标准,还翻出了许多新花样,渐渐地,于荣光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孩子,变成了挑大梁的京剧演员,出演了《杜鹃山》、《长坂坡》等。
薪水也从16元翻了近一倍,涨到了32元,1978年,20岁他就成了国家二级演员,成了京剧界的当红小生。
这对于荣光而言,只是凤毛麟角,因为他追求的不仅仅是在京剧团的发展,1982年,24岁的于荣光看到了一部剧《少林寺》,是由李连杰主演的。
《少林寺》在香港上映后,票房一度卖出1616万港元,在内地上映后,更是创下1.61亿元,成绩斐然的同时,也影响了一批人。
于荣光便是其中一位,李连杰的《少林寺》,让于荣光看到了人生的新方向,他决定走向更高达的舞台,那就是成为一位演员,燃烧自己的梦想。
于荣光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虽然他在京剧界闯下了一番别样的天地,但从小就开始学习京剧的他,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文化课。
报考北影,除了过硬的基础功之外,还需要文化课的加成,显然于荣光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落榜了。
没能考上心仪的学府,但于荣光却获得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机会,那就是被徐小明邀请,出演了《木棉袈裟》,这是于荣光首次主演电影,并且尝试了反派角色“祁天远”。
于荣光走的这条路是对的,他主演的“祁天远”,虽是反派角色,但电影播出之后,很多人都夸赞他,他的名气一度超过了主角徐向东所扮演的“惠能”。
导演徐小明看到了于荣光的前景,于是又邀请于荣光主演电影《海市蜃楼》,在香港、内地上映后,好评连连,于荣光也开始在香港走红,众人熟知。
电影让于荣光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他在影视圈炙手可热,就意味着他要在京剧与演员之间做出抉择,他爱上了演员这一行,但戏曲是从小习到大,并且是父亲一生的心血。
于荣光很是苦恼,在两个抉择面前,他很是彷徨,无论多痛苦,他还是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1992年,他在北京表演了一场《挑滑车》,宣告正式退出京剧,一门心思放到演艺事业上。
最后一场京剧表演,他用尽前半生所学,只为最后一唱,只有于荣光明白,舍弃多年的戏曲,他很心痛,泪水早已浸湿脸颊。
02
告别京剧舞台的于荣光,毅然决然地奔向90年代的香港,只为点燃自己的梦想,奔赴更大的舞台,跑向更优秀的自己。
他与导演徐克合作了《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 》中的正面人物“杨天淳”;
他与林青霞合作了《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在其中扮演“顾长风”;
他与童爱玲、莫少聪等主演了《燃情狙击手》,是亡命天涯的杀手“高立”。
每一部剧都见证了于荣光的成长与人生,他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与成龙、唐季礼、周星驰合作,拍摄了近50部影片。
于荣光个子高挑,塑造了不少硬朗的角色,在香港的那些年,他经常是“黑社会老大”,他的外形、性格、身材,都为他的反派角色增添了不少色彩,为之精彩。
于荣光还与李连杰合作过《给爸爸的信》,两人无论是演技还是对打,于荣光都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比李连杰略胜一筹。
他的敬业与努力,观众是看在眼里的,拍动作戏中,别人都会犹豫,只有他第一个冲锋上阵,从不用替身,才塑造了这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
于荣光回忆起在剧组敢于从8楼纵身而跃,敢在悬崖边拍打斗戏,吊着威亚高空摔了下来,对此他说道:“那时从来都没有买过保险,是拿生命在拍戏。”
那段日子,他难以忘怀,他从未后悔自己选择当演员,身为一个演员,他必须要敬业、负责,京剧的苦他都扛了下来,当演员亦是如此。
正是他这种精神,才成就了他的演员人生。当演员好不容易稳定了下来,有了知名度的于荣光,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成了一名导演。
于荣光天生似乎就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愿意挑战新事物。
1997年,39岁的于荣光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那就是转行当导演,并且回到土生土长的北京。
这一年,他自导自演了一部电视剧《平安事务所》,虽然这部剧才22集,但这对于荣光而言,却是极大的一个挑战。
这部剧上映之后,获得了不少好的评价,于荣光很享受这种感觉,于是他接连导演了《大地之子—蔡希陶的故事》、《钱王》、《中国刑警—九月风暴》等优秀影片。
尤其是他的《钱王》,他担任了制片人、制作总监,还主演了这部剧,这部剧由此获得了中国电视剧的金鹰奖。
他的导演人生似乎掀起了一股浪潮,不过在导演这条路上,他从未放弃当演员,在《三国》中,他再次化身演员,主演了“关羽”一角。
因为有戏曲的功底,所以扮演“关羽”这一角色,于荣光是游刃有余的,更像是为他量身而作。
他是《红高粱》中的“野蛮县长”朱豪三、是《庆余年》中的“肖恩”、是《战斗吧木兰》中的“赵如海”……
于荣光事业一路绿灯,忙于事业却从未疏忽对父母的照顾,他很孝顺自己的父母。
在他45岁的时候,父亲于鸣奎73岁,患上了肝癌,因为上了年纪,动手术只会有无法预估的风险,于荣光便跟兄弟们想一个万全之策,那就是对父亲的病情,不让父母知道。
为的就是让他们二老放宽心,尤其是他的父亲,一旦知道自己的病情,就会陷入每日的担忧中,还不如好好享受生活。
那几年,于荣光每年只拍一两部戏,其余时间都用来陪伴父母,尤其是他的父亲,带他们去欣赏美景,还带着父亲去看中医。
当初确诊为肝癌时,医生就说过,于鸣奎最多只能活半年,在于荣光的帮助之下,于鸣奎还活了整整7年。
在2010年时,于鸣奎老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父亲走的那几年,于荣光暂时放下了自己的事业,他不是伟人,他也有悲伤的情绪,缓了几年,他挺了过来,幸而那时他身边有一位贤惠的妻子,与他共渡难关。
03
《庭外》中“乔绍庭”的妻子“唐初”说过:“你让手下买的那些昂贵的东西呀,代替不了阿祖需要的父爱。”
家庭原本就是一个整体,缺少谁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不论是女人还是男人,还是孩子,需要的都是陪伴。
兼顾孩子和工作,是有轻重缓急的,中间少不了取舍。有人选择家庭,而有人就选择了事业,于荣光原本拥有一个35年的幸福婚姻,可他偏偏成了后者。
2021年,63岁的于荣光,处于花甲之年,被爆与相恋35年的妻子离婚,并且闹到了法庭上。
于荣光与前妻王玉苓相识于1985年,两人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王玉苓与于荣光不一样,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拥有一个普通的工作。
她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和大明星喜结连理,但于荣光对她的真心,感动了她,他告诉她,他想找一个妻子过日子,而不是找另一个明星搭伙过日子。
第二年,28岁的于荣光将王玉苓娶回了家,王玉苓为了家庭,决定辞去北京邮电的工作,在家相夫教子,成为于荣光的贤内助。
1987年,王玉苓为于荣光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于子龙。
从1982年到1987年儿子出生,于荣光从京剧演员逐渐向影视演员转变,而且他还到香港发展,但妻子与年幼的儿子,是无法跟着他四处奔波,他们母子一直都在北京。
于荣光与王玉苓从结婚开始,就一直处于异地恋,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都由王玉苓一人撑起,就是“唐初”口中的“丧偶式育儿”,话虽不好听,但现实亦是如此。
于荣光对妻子的忠心是显而易见的,年轻时的他,在香港能接触到无数女星,可他偏偏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他赚的工资,都用到了家庭的开支上,在外他给足妻子安全感,从未传出过绯闻,可他忽略了妻子、孩子是需要陪伴的。
1997年,于荣光虽然回到了北京,不再与妻子、儿子分居两地,但回到北京的他,仍旧没有停下事业的脚步,忙忙碌碌,无暇顾及家庭。
当儿子长大后,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府,而另一边的于荣光却忙着给唯一的儿子铺路,让儿子走进娱乐圈,因为他内心很是愧疚,总想着弥补他,可于子龙对演戏丝毫不感冒。
看似于荣光没有绯闻,婚姻十分稳定,但表象终究是表象,殊不知他自己的婚姻,早已千疮百孔。
去年,于荣光被曝光与王玉苓离婚,并且女方还提出了诉讼,光是受理费就达到了十二万四千五百七十五元,于荣光与王玉苓各自承担了一半。
据悉,两人的共同财产高达2500万,网友们看到受理费,纷纷表示:“于荣光挺男人的,还给老婆分钱。”
只有王玉苓清楚,这些年来,她一个人扛下了家庭,她要的不是所谓的钱财,而是一个幸福完整的家。
晚年的于荣光,事业似乎没有放慢脚步,去年一年,算上开机、上映的剧,就有10部。
出道40年的于荣光只顾工作,就连仅有的闲暇时间都难以做到真正的陪伴,王玉苓是一个传统女人,她要的不是一个工作狂,而是愿意腾出时间陪伴她和儿子。
王玉苓之所以选择在60多岁离婚,是因为儿子有了稳定的事业、家庭,她不用再为了谁而委屈自己,她可以真正地为了自己而活。
与于荣光的35年婚姻,她也该学会放手,给彼此自由的空间与时光。些许于荣光、王玉苓都有自己难言的苦衷,但有的时候放手也是一种幸福。
人生苦短,愿每个人都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做喜欢的事,自在且肆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