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个人资料:坚信正义和良知 知行合一_科考_良知

伟大的王阳明,用他的心学,解放了无数人的心灵。伟大的王阳明,你的光芒永远都在。

人生必须首先找到自己,找到那个心境纯明、无所畏惧的自己,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知道王阳明先生的人都知道,当时由于得罪了当权的太监,王阳明被贬到遥远荒凉的贵州龙场,经受了人生最为沉重的痛苦。而也就是在这痛苦中,一直立志做圣贤的王阳明,最终获知了他追寻已久的那个秘密的答案。

我们无法想象,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在那荒凉的山谷里,他也是极度焦虑的,内心倍受煎熬。他坐在那个特别的石头棺椁里,冥思苦想。终于有一天,王阳明顿悟了,“理”在心中!在那不为人知的幽静的山谷,伟大的心学诞生了。之后的长长岁月里,它的光辉照耀世界,它令王阳明永垂不朽,它成为无数人的人生向导。

王阳明,名为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他生于1472年,属于标准的七零后,当然,是十五世纪的七零后。

他五岁前还不能说话,大家以为他是个残疾儿童。事实上,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两个小孩子都是五岁还不能说话,一个是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另一个,是爱因斯坦。但是这两人都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少年时,王阳明问老师,读书为了什么,天下第一等事是什么。老师说,为了科考。那时候,只有科考是进入官场的途径。可是少年王守仁认真地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为了科考,而是为了做圣贤。”

科举考试,王阳明两次落榜,父亲很着急,王阳明自己却很想得通。有人来安慰他,他笑笑说:“别人都已落榜为耻,我却以落榜后心动为耻。” 心有大未来,此子必成才。

年轻的王守仁,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他二十六岁开始学习兵法和谋略、武艺。 后来,二十八岁的王阳明还是通过了科举考试,得以进入仕途。

那时候,宦官专权,太监刘瑾号称“立皇帝”。就是皇帝是坐着的皇帝,他是站着的皇帝,大权在握,一手遮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公元1506年,官职不高的王阳明因为敢说话,得罪了刘瑾,进了监狱,面临生死的考验。在恐怖的环境里,王守仁学习先贤,困厄中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研习易经。事实证明,越是困顿中,越可以窥见宇宙人世的大道。

刘瑾拉拢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王华没有接受。刘瑾于是假意放了王阳明,却派人随后追杀。王阳明发现了有人追杀自己,急中生智,写下绝命诗,假作投河自尽,骗过了杀手,随着一艘商船漂流,从浙江漂流到福建。再次躲过了一次生死的劫难,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回放历史,人们会永远记得这样一个情景: 1479年,大明的科考迎来了两个不同凡响的人,一个叫唐寅,一个叫王守仁。唐寅唐伯虎因为卷入了徐经的科考案,失去了进入官场的唯一途径,把热情和天赋用在了艺术上,成为在中国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人物,而王守仁则成为中国思想史上光彩夺目的人物。

下面这首诗,是王阳明一生中精彩的创作之一,写在他被贬遭难之际:

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他是在说,只要我的心不为所动,内心一片澄明,有什么艰难险阻可以阻止我?我一定会找到人生的方向,飞跃沧桑。

龙场悟道,王守仁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走向光明,开创属于他的辉煌的时代。

多行不义必自毙,夺得了不该属于你的东西,害了不该害的人,是要加倍偿还的。大太监刘瑾,死了。害人太多,昧心事做的太多的人,天理难容。

王守仁终于有了出头之日。翻身了。

王守仁意气风发,带着他的心学,誓死报国。江西剿匪,成就显著,声名大振。在那金戈铁马的两年里,他的韬略和武艺都派上了用场,他还找到了一个新的工具,正是这个工具,使他超越了诸位前辈,成为了圣贤。

这个工具,就叫做“知行合一”。这不仅仅是思想的工具,更是打败敌人的法宝,是终级智慧。

有了这个法宝,奸诈阴险恶毒的小人,机关算计,再也整不倒王守仁了。

王守仁五十四岁的时候,辞官回乡讲学。他不挑剔门人,对弟子一视同仁,将自己的所学倾囊传授,不搞学术纷争,心如止水。

他的一生,历经坎坷,却无比光明,他始终坚信正义和良知。他是真正的圣贤。

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心学,是我们中国思想史的宝贵财富。它还飘洋过海,影响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很多人,拥有世界各地的粉丝。

王阳明生前对自己的学生说过,自己死后,心学必定盛行,嘱咐他们要谨记精髓,用心领会,发扬光大,普济世人。

诚如圣人所言,心学流传千古。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仍然是指引我们心向光明、披荆斩棘、坚定前行、不惧任何困难、再创辉煌的灯火和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