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是被董宇辉带火的?
迟子建:董宇辉对《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解读,令我感动。感觉他在情怀上,就像我书写的那个部落的人率性真诚,虽居于城市,但有一颗乡野的灵魂。宇辉未来的路还很长,他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董宇辉:
追星成功。期待一年终于见到迟子建老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网友:惭愧惭愧,一直以为迟老师是位男作家。
网友: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期待光,感受光,热爱光!
网友:好书,写的唯美传神!
迟子建的文字功底与文学素养不可否认,毕竟百花奖和茅盾奖摆在那儿的。
毫无疑问,她是中国最棒的女作家!
我阅读过贾平凹,阎连科,池莉,虹影,苏通,韩寒,赵本夫,毕飞宇,莫言,等等,不是证明自己阅读量大,而是说明所有看过的小说中,最打动我的还是迟子建老师。
读迟子建,要像她抚摸她丈夫的眉骨那样,有种柔荑抚面,指触眉骨的温驯感,要在北方人的棱角里摸出南方人的婉约。
暖是迟子建文章的基调,故乡东北的黑土是她灵感的源泉。
其早期的作品较于稚嫩,在艺术想象力空间上,囹圄于自身生活体验,无法得到更大的扩张。到中期后,大批量的作品都是在试笔,各种变换主题和叙述方式,这种磨练和试验,让其作品更加饱满了,对比早期作品也已经走出了个人式的体验,叙事空间被逐渐扩大。
直到后期作品,风格才得以确立,找到了自己的领域和技巧,有非常个人化的意蕴空间。比如《白雪乌鸦》的片段式叙述,《伪满洲国》的编年体,《额尔古纳河右岸》里单点切面的独特技巧,都有着与主题相对应的成熟技巧叙事手法,且在风格确立后,笔法的成熟度非常高,也都非常的稳定,这种稳定在高产作家里是不常见的。
她的故事特别的特别,有一种年轻的活力。
看到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细节描写,像清水洗尘中摇晃的水声,别雅山谷掉到井中的木桶,再譬如丢丢母亲黑暗中的舞蹈等等等等,比丰乳肥臀,透明胡萝卜中露骨腥臭的xx描写不知道高明撩人调皮可爱丰富到哪里去了!
毕竟文字是死的,听故事的人是活的,还有女性特有的那种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投入,每每打开第一页,便难以释怀,直至卒读,又不忍一目十行,每个字都要细细的品味,生怕错过了“关键剧情”。总之,很喜欢就是了。
读迟子建的书,文笔优美的让人流连忘返,书中的篇章如流云、波痕、潮起、春阳、迷雾、惊雷、风动、寒露,不仅非常有画面感,而且是层层递进的纠结与碰撞。
而迟子建对于死亡的叙事也充满了神秘感,甚至有种非常唯美又十分令人惊惧的感受,连死都有着绝美。或许说迟子建笔下的死亡就是既充满了自然而然,又充斥着人性的神秘。
迟子建的丈夫是黄世君,1998年,黄世君与迟子建结婚,2002年黄世君因车祸去世。
迟子建遭遇人生重创,但她没有在痛苦和追忆中沉沦,而是把深厚的感情注入笔端,写就长篇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以此告慰丈夫,寄托对他的深切怀念。
迟子建有个继女。
迟子建是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在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
她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然后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在盈满泪水但又不失其冷静的叙述中,在处处悬疑却的文字间,在命运相济而又态度迥异的女性人物里,作者向我们推演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悲剧,而是在寻觅悲剧背后的原因。
天灾、人祸以及它的难以逆料和无法克服的人生困境……
迟子建:写不尽的爱与温暖!
对日常生活的关注,贯穿迟子建几十年的写作,既是潜在的,也是具象的。她乐意甚至陶醉于每一个凡常的日子。
迟子建坦言,自己是一个热爱庸常生活的人。常常是,上午九点多开始写作的时候,她的灶上会煲着一锅汤或粥。到了下午五点,她会准时奔进厨房,边听广播边做晚饭。
迟子建说,喜欢一个人,会“爱之深,责之切”;喜欢一个地方,同样如此。“因为深爱那片土地,它光明背后的一面,也越来越引起我的注意。
迟子建没有微信。她的老式翻盖手机只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但她觉得“足够了”。她用微博,有时会在上面发一点心得,比如读书的点滴心得、看足球的感悟、观影感悟等。她使用微博频率也不高,一年发不了几条。
在她大气凝重的文字背后,始终暗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这忧伤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浓。
然而,读者却看不见她的哀伤,她总能从严酷冷漠苦涩甚至罪恶中寻见光亮和温暖,有时候可能只是云层里透过的一隙阳光,却能瞬间照亮苍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