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简介个人简历 ——故事_豫剧_洛阳市

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中国大陆第一位新豫剧女演员,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和豫剧改革家。

常香玉的唱腔继承豫东调并吸收豫西调的特点,逐渐唱出了自己的风格并逐步形成了“常派”唱腔,代表剧目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等。1951年,常香玉为支援抗美援朝,率领香玉剧社巡回演出募集资金支援前线,同新凤霞一样赴朝慰问志愿军。1959年,常香玉奉命赴首都慰问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受到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等领导的接见。

在她的婚后岁月里,也是她艺术成就最辉煌的时期,这时她的唱腔艺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代表剧目有《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等。

常香玉的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善于运用丰富的旋律塑造人物形象,平易朴实、委婉细腻、自然典雅、刚柔相济,因材施教、灵活善变都是她突出的特点。她的表演艺术力求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境界。在表演上她吸收前辈艺人程锡景、王海棠等的特点,融会贯通,发展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常香玉自幼得到严格的科班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功底。九岁登台,十岁正式随兄张茂堂学戏,1926年参加“张家班”并任班主,1931年进开封首次领班演出,当时她才十五岁。

1935年她随周海水领班演出时,与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陈素真先生合作,两人同台演出,经常比较切磋,相处甚得。由于当时观众对“男腔”和“女腔”风格不理解,所以两人曾互相约定,改革“女腔”,发展“男腔”,互相取长补短。当时有不少观众还专门喜爱常香玉的“女腔”和陈素真的“男腔”。由于她们俩的成功改革和发展,豫剧的“女腔”和“男腔”有了清晰的区别。

1938年“张家班”解散后,常香玉开始随父张福仙流动演出于陕西、甘肃、山西一带。1939年她与义兄蒋盛期正式结婚,并带着丈夫一起到处演出。抗战时期,她积极投身到大后方川陕鄂豫一带的抗日宣传活动之中。

1941年至1948年期间,常香玉先后在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南阳、茅津以及陕西、河南两省边界的灵宝、阌乡、卢氏等市县演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香玉迁居郑州,成立“香玉剧社”。

1951年3月,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演出。在朝鲜战场上,她先后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团和朝鲜人民军慰问团前后表演了七十四场,krus于美国空军撒散的氢弹原型弹污染区进行了表演,并毅然决定举行义演募捐活动支援前线将士。

1951年她演出结束后途经北京,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1952年她带着“香玉剧社”演出了第一站北京站,然后途径哈尔滨、沈阳、大连、天津、上海等城市返回西安。这次巡回演出长达七个月之久,演出近二百场,观众达二十多万人次。

1953年她再次带领“香玉剧社”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同年九月回国经北京转赴武汉、广州等地继续演出。

1956年她经过河南豫剧院一团的整编,被任命为河南豫剧院二团副团长。

1959年她奉命将河南豫剧院二团更名为“常香玉剧团”,八月携团赴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的演出活动。

1960年她率团赴京参加拍摄电影《花木兰》的工作。

1963年她带领“常香玉剧团”赴西南和西北诸省区巡回演出。

1964年她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主演新编历史剧《拷红》一剧。

1973年她被选为第四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76年她重新开始演出和拍摄电影工作。1977年她率团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八周年献礼演出活动。

1979年她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洛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洛阳市戏曲学校名誉校长。

1982年她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洛阳豫剧团名誉团长、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豫剧二团艺术指导、郑州市豫剧院名誉院长、洛阳市豫剧一团名誉团长、洛阳市戏剧研究室顾问、洛阳市戏曲学校名誉校长。

1984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员会顾问、洛阳市戏剧学校名誉校长。

1986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员会顾问、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顾问、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洛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洛阳市戏剧协会名誉主席、洛阳艺术学校名誉校长。

1988年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顾问、河南省戏剧家协会顾问、洛阳市戏剧学校名誉校长。

1989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河南省戏剧家协会顾问、洛阳市戏剧协会名誉主席。

1994年她因车祸去世。

常香玉在戏剧表演方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艺60多年,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温柔善良、朴实坚强的女性形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