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炎
1927年7月19日,面对敌人的屠刀,赵世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后英勇就义。他把26岁闪光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赵世炎,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1901年4月13日出生在四川酉阳县龙潭镇。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斗争中,他紧紧把握斗争方向,注意加强起义队伍的组织建设。在斗争遭到挫折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组织好第三次武装起义,他和周恩来同志一起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并在斗争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打败了反革命武装,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从小深种反封建思想,剪长辫入革命
赵世炎自幼酷爱读书,喜欢听大人讲“酉阳教案”等故事,反帝反封建的种子自小播下。
1912年秋天,赵世炎入读龙潭高级小学堂,地理老师是同盟会会员王勃山,常常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有一天地理课上,王勃山讲到香港被割,九龙、澳门被租,中国领土被列强瓜分,大好河山支离破碎时,边讲边哭。当时,许多同学受老师爱国主义情绪感染,跟着痛哭。赵世炎怒目切齿,默不作声,下课后,反复高唱岳飞《满江红》:“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随后,赵世炎在哥哥的影响下,剪掉头上的长辫子,决心与清朝统治者彻底决裂。在他的影响下,龙潭镇小学堂许多小男孩也剪了长辫子,许多小姑娘扔掉裹脚布。当时,母亲对赵世炎的离经叛道之举惊慌失措,父亲赵登之却微笑着夸奖儿子有志气。
1914年,赵世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龙潭镇高级小学。第二年,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受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的影响,投入新文化运动中,并结识了李大钊等人。赵世炎参与主编《平民周刊》、《少年》半月刊和《工读》半月刊等进步刊物,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1919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少年学会,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中被师大附中学生推选为学生会干事长;组织和领导师大附中的同学走出校门,同各大、中学校的师生一起参加爱国运动。
五四时期的赵世炎
1920年5月,赵世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与张申府、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央执委会书记,随后又任中共旅欧总支部委员和中共法国组书记。1923年,赵世炎和陈延年、王若飞等带领一批青年前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在莫斯科期间,他抓紧一切机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并将研究的成果写成文章寄回国内。他是较早在中国报刊上系统介绍列宁及列宁主义的人之一。
1922年6月,赵世炎等留学生在法国。前排左起:2为赵世炎,6为陈乔年,8为陈延年,11为王若飞;中排左起:3为刘伯坚,5为李慰农;后排左起:5为傅钟,10为周恩来
1921年,赵世炎在法国北方做工时寄给朋友的照片
“既是一个理论家,又是一个实践家”
1924年,应李大钊要求,赵世炎回国工作。他先后任中共北京地方执委会委员长、中共北方区执委会宣传部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各省的斗争。在整个北方工作期间,他和李大钊一起,出色地领导了北方地区的斗争。他负责主编的《政治生活》周刊,大力宣传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据不完全统计,从1924年到1926年的两年时间里,赵世炎一共写了70多篇文章,其中登在《政治生活》周刊上就有50余篇。赵世炎思路敏捷,笔锋犀利,文字生动流畅,不仅能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而且分析问题透彻,他的文章深为群众特别是青年所喜爱。
赵世炎主编的中共北方区委机关刊物《政治生活》
《救国时报》曾称颂:“赵先生为有名的北方评论的主编,其言论风采为一般革命青年所景仰,赵世炎之名遂扬溢于全国。”曾和赵世炎在一起工作的同志回忆说:“赵世炎同志能说能写能干,既是一个理论家,又是一个实践家。”
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北京人民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和赵世炎的具体组织下,首先起来声援,举行游行、罢工、罢课,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随后,李大钊派赵世炎等人到天津、唐山等地去加强领导,先后组织和发动天津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天津海员大罢工和赵各庄矿工人大罢工,使北方地区的声援活动和群众斗争连成一片,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
赵世炎
1926年3月,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后,为加强江浙地区的工作,党中央任命赵世炎担任中共江浙区委(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和上海市)组织部部长、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并兼任江浙区委军委书记。赵世炎化名“施英”,到上海后就深入到工人群众中,了解情况,组织工人罢工斗争,准备武装起义迎接北伐军。他号召社会各界群众发扬五卅精神,联合起来,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以对付帝国主义的屠杀和进攻。在中共江浙区委领导和组织下,从1926年6月到9月,上海各界工人的罢工斗争此起彼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有组织的工人运动新阶段。
“三月暴动是划分中国革命历史的一页新篇幅”
在上海工人大罢工轰轰烈烈进行时,广东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出师北伐。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上海党组织为了配合北伐军进攻上海,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并由罗亦农、赵世炎任起义总指挥。由于时机不成熟,上海工人的第一、二次武装起义均告失败。
参加起义的上海工人纠察队
1927年3月21日,在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领导和指挥下,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赵世炎和周恩来一起指挥和带领着150支枪的工人纠察队,勇敢地冲锋陷阵,向着直鲁联军发起冲击。经过30多个小时的激战,打败军阀部队,占领上海(外国控制的租界除外)。这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为北伐军在江浙战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时邮务工人开车前往闸北参加战斗
赵世炎作为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之一,亲身投入了上海工人阶级的伟大斗争,深深感受到了斗争胜利的喜悦。他在评价这次武装起义时指出:“三月暴动在世界革命史中的价值,是写在十月革命后的一页。三月暴动在中国革命史中的位置,是确定中国革命的性质,保障中国革命的胜利,划分中国革命历史的一页新篇幅。”
刽子手们狂叫:“砍,拿刀砍!”
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上海处在腥风血雨中。5月,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赵世炎被选为中央委员。在严酷的环境中,赵世炎无所畏惧,仍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继续领导上海地区的革命斗争。他在中共上海区委召开的干部会上曾说:“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没有战斗就没有了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在严重的形势下,叛徒韩步先无耻地背叛了革命,不仅出卖了陈延年和郭伯和,而且还向敌人供出了赵世炎的住所。7月2日黄昏,风雨交加,赵世炎刚进家门就被埋伏在四周的敌人逮捕。此时的赵世炎,仍然想着战友的安全,他乘敌人翻箱倒柜之机,悄声将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的住址告诉了妻子夏之栩,要她尽快设法向党组织报告。
敌人抓获赵世炎后,先关在租界捕房,后将其解到龙华枫林桥国民党警备司令部。赵世炎受尽了各种酷刑,但他坚贞不屈,并把敌人的法庭和监狱当作宣讲台,和敌人展开面对面的斗争。他愤怒地控拆蒋介石甘当帝国主义走狗,叛变革命的罪行;并严厉斥责韩步先“可耻”。他向敌人宣告:“你们只能捉到我一个施英,要想从我口里得到半点机密,那是枉费心机。”在狱中,他以自己的革命气节和坚强意志,鼓舞了难友们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赵世炎
赵世炎被捕后,党组织从各方面进行了积极营救,但未能奏效。在敌人最后一次提审中,赵世炎仍然慷慨陈词,侃侃而谈,他畅论国民革命与共产主义的真理,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痛斥蒋介石叛变国民革命的罪行。他满怀豪情地指出:“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布满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最后必将取得胜利!”
7月19日凌晨,赵世炎从容不迫地离开了监狱。他坦然自若地对战友们说:“永别了,同志们、朋友们!”然后昂首挺胸,拖着沉重的脚镣向刑场走去。临刑前,他激昂高呼:“工农兵联合起来!”“打倒新军阀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刽子手们看到赵世炎如此镇定,如此神采奕奕,又听到赵世炎英勇斗争的口号声,不禁为之颤栗,狂叫:“砍,拿刀砍!”一代英豪,伟大而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赵世炎,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壮烈牺牲。
赵世炎烈士雕像
赵世炎牺牲后,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杂志发表了《悼念赵世炎、陈延年及其他死于国民党刽子手的同志》文章,称颂“赵世炎、陈延年二同志之死是中国革命最大的损失之一”,称颂“赵世炎是上海无产阶级真实的领袖”,是“上海总工会和纠察队的灵魂”。
“龙华授首见丹心,浩气长虹烁古今。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赵世炎的老师和战友吴玉章赋诗缅怀,寄托哀思。
酉阳县龙潭镇赵世炎烈士纪念馆,讲解员给小学生们讲述赵世炎的故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