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笔畅出道17年周笔畅简介(一场“被打造”和“反抗被打造”的战争)_笔畅_打造

“有低谷,

才知道高山视野珍贵、不易,

不能停止的努力。”

作者:余驰疆

编辑:陈佳莉

当《环球人物》记者请周笔畅回忆录制《声生不息》时印象最深的舞台瞬间时,她停顿几秒——这是她接受采访时的标准思考时间。

“Sally(叶蒨文)姐唱《祝福》的时候吧。”她说,“这算是我第一次现场看她表演,当她站在舞台上唱起这首歌,那个画面和感觉,有一点点不真实。”

1991年,6岁的周笔畅随父母从湖南移居深圳。那一年,叶蒨文发行了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作品——《潇洒走一回》。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香港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用今天的说法,是真正的“神仙打架”。谁不曾在离别时听一曲《千千阙歌》?谁又不曾在异乡深夜唱一段《海阔天空》?

读小学的周笔畅,每晚睡前都会从枕头下拿出收音机,调到香港的电台节目。在她出道初期,《爱是怀疑》《谢谢侬》都曾是她演唱频率颇高的港乐作品。

“《声生不息》这个节目开始录制的时候,就有一种寻找记忆的感觉,以前喜欢的一些歌手,喜欢听的一些粤语歌,都会勾起很多回忆。”周笔畅对记者说,“就会想到小时候在深圳,看TVB的电视剧,听香港电台播放歌曲的画面。”

·2015年,出道10年的周笔畅举办“BOOM!周笔畅2015巡回演唱会”,并在香港红馆连开两场。

诚然,香港音乐中的先锋创作和人文情怀,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与审美,也为一个时代镌刻下深深烙印。但在歌手周笔畅看来,港乐对她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以不变的天真,

送上热吻”

在“回忆杀”盛行的当下,《声生不息》有一丝独特之处——怀旧之余,节目仍不忘向大众介绍一些没有那么流行却影响深远的香港音乐。这也是周笔畅参加节目的目的之一。

她说:“我觉得不一定总是要唱那些特别经典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港乐。其实一直以来,还是有很多很好的粤语歌,我希望这些歌曲能被更多人听到。”

节目第三期,周笔畅选择了上世纪90年代末香港组合Swing的《1984》。她用标志性温暖声线将这首相对冷门的《1984》演绎得细致入微,引发了众多音乐人和听众对这首歌乃至香港音乐的再次思考。

·在《声生不息》第三期里,周笔畅选择了香港组合Swing的《1984》。

这首歌的诞生经历颇为有趣。

创作之初,郭伟亮给歌曲起名为“1983”,因为那一年的香港娱乐圈巨星云集。谭咏麟、张国荣、Beyond相继走红,《鹿鼎记》《新扎师兄》等电视剧成为经典。

然而,填词人林宝拿到曲子后,觉得“1983”发音很难融入旋律,也不好押韵,便将“1983”改为“1984”。同时,1984年还是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年份,香港在这一年迈开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

因此,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在独属于香港音乐的综艺节目中唱响《1984》,自然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意义。

《1984》的动人之处,不仅仅在于美丽的巧合,其歌词中的情怀、遗憾和温暖同样打动人心。

“以最温暖的声音,与不变的天真,送上热吻。”某种程度上,这句歌词也与周笔畅的职业追求如出一辙。

出道17年,经历过一夜成名,承受过流言蜚语,也实现了自我蜕变,到后来,她选择回到音乐初心进行创作,心境变了,但温暖的声音、内心的天真,没有变。

·周笔畅为节目练舞的生活照。

不止周笔畅,参加《声生不息》的歌手,都有着一种使命感。

74岁再次出山的林子祥,一头银发依然劲歌热舞的叶蒨文,苦练粤语的李健,还有“90后”曾比特、毛不易,“00后”单依纯,不同世代的歌手用不同个性的声音唱着粤语歌,音乐里有致敬、有怀念,更有传承。

“永没有终点,

那永远极远”

在《声生不息》里,周笔畅另一个“出圈”表演,来自她与杨千嬅、单依纯合作的《高山低谷》。

三位不同代的女歌手,唱着各自职业生涯的故事,构建起一幅时空交错的人生画卷。“70后”的杨千嬅唱的是过尽千帆,“80后”周笔畅唱的是峰回路转,“00后”单依纯唱的则是青春启航。

·在《声生不息》里,周笔畅与杨千嬅(中)、单依纯(右)合作《高山低谷》。

节目录制间里有一面“语录墙”,每位歌手都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写在便签纸上,然后贴在墙上。演唱《高山低谷》前,周笔畅写下:“有低谷,才知道高山视野珍贵、不易,不能停止的努力。”

高山,她肯定是见过的,甚至可以说从她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就是一个高峰。

到今天为止,当有记者问她觉得自己在哪个时期最火,她的答案依然是“比赛的时候”。那个在评委口中“拯救华语乐坛”的周笔畅,那个唱着《解脱》横空出世的周笔畅,仍是许多人记忆里抹不去的模样。

低谷,她也艰难地经历过。

出道后发行专辑,当年猛夸她的评委转而说“完蛋了”;两次解约,她除了付出违约金的代价,还被不明真相的媒体贴上“难搞”标签;她有过焦虑,有过不解。

为什么不能单纯地唱歌呢?为什么不能和平地“分手”呢?2005年的周笔畅,是被300多万票送进娱乐圈的当红偶像;2008年的她,是在名利场中找不到光亮的困惑者。

“现在回看,你觉得最初的10年,内心最大的成长是什么?”记者问道。

“从刚开始不那么适应这个环境,觉得尴尬、别扭,到后来慢慢地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吧。”

“你想要什么?”

“我要快乐。”她爽朗地唱出了一句歌词,哈哈大笑起来。

但这不是玩笑话,起码在周笔畅这儿,她认真思考过。“我当然被外界的声音影响过、摇摆过,其实想明白了,这就是两条路的差别不是么?你是愿意按照别人想要的路去走,还是要按照你自己喜欢的路去走,就看你觉得哪条路走得更开心。”

2012年,周笔畅成立个人工作室,起名为“Begins Studio”,意为开始,或者说是重新开始。

“我的性格不是爱出风头的人,但不代表我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我做Begins Studio的初衷,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有什么阻力都要坚定地走下去,让自己时刻有开始的能力。”

·2021年,周笔畅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

一方面,她对金钱、收入没什么概念,一心扑在做自己的音乐上;另一方面,她又承担着整个工作室的生计,必须对一些执拗的坚持做一点让渡。她也由此从另一个高度审视了过去的自己。

“之前就是自我保护意识强,也不太擅长社交。除了唱歌跟录专辑,其他的时候都觉得很别扭,可能也让公司的人觉得我很麻烦。”

很多时候,热爱是一条很漫长很遥远的旅途,需要挨过很多不爱的时刻,才能实现。就像《高山低谷》里唱的:“永没有终点,那永远极远。”

命运“印下情深故事,

更动人”

释然,让渡,但不妥协。这是现在的周笔畅。

汪涵曾说周笔畅是应该生活在“世外桃源”的人,她自己也总是把“佛系”挂在嘴边。

同时,她又是异常执拗的人,她的职业轨迹几乎就是一场“被打造”和“反抗被打造”的战争。以前,她反抗公司的打造;现在,她反抗市场的打造。只是,姿态变了,她变得更有策略和智慧了。

“现在做专辑,可能你做出来也不一定会有人知道。我也可以做跟大家一样的,更娱乐性的东西。但是自己的音乐、自己的专辑,我还是想有更多内容的输出,有更多自我的表达。”

·周笔畅的专辑《LUNAR》封面。

·周笔畅的专辑《史莱姆》封面。

从2013年开始,周笔畅就自己担任监制创作专辑,她也逐渐尝试越来越多地自我创作。

2017年,她一个人背着键盘、电脑、合成器,自驾在漫天飞雪的北海道,创作了《无所事事》等歌曲。“因为纯白的地方,不会让你那么容易分散注意力。”

2019年,她又将目光转向社会议题。“因为看到了现在女性的一些焦虑,想要做一些表达。”在专辑《LUNAR》里,周笔畅参与了大半作曲,容貌焦虑、性别凝视、寻求独立,都被她写进歌中。

· 2019年,周笔畅“LUNAR巡回演唱会”长沙站现场。

区别于刚出道时《笔记》那样纯粹的流行歌曲,今天周笔畅的音乐显得更为小众和个性,却是她真正想做和想表达的东西。

她知道“粉丝”会流失,流量会下降,但她在17年的成长里学会了其中的平衡之道——大隐隐于市。

《声生不息》第一期,周笔畅选了张学友的《夕阳醉了》。她的理由,一是张学友代表着香港音乐的标杆,二是这首歌作曲者是来自台湾的童安格——港乐,也是流行文化融合与交流的集大成者。

歌词里唱着:“印下情深故事,更动人。”这是属于一个时代的浪漫,也是周笔畅音乐人生的写照。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睿 凌云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