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早前看到一则新闻: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经济、旅游、文化、生态的紧密结合,打造媒体与旅游的跨界融合,2018年“一带一路最美驿站”年度颁奖典礼在成都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举行,天水伏羲庙获“一带一路最美驿站”文化底蕴奖!因为这则新闻,天水伏羲庙又一次勾起了我对它的无限向往……
我们也早已知道:祭祀伏羲氏的遗俗,源自秦代,之后历朝历代得以延续。如今甘肃天水“太昊伏羲祭奠”,早已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水伏羲庙公祭大典,以全球最大规模的官方祭祀伏羲活动,名闻遐迩、享誉海内外……
我们若再来仔细了解伏羲生平,去拜谒伏羲庙已经变得势在必行。伏羲,风姓,燧人氏之子,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也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我们这一次是慕名而来,拜谒伏羲庙也成为大西北自驾之旅的最重要环节,我此刻怀着谦卑和崇敬的心情,查阅和整理了大量的资料讯息,希望把所见所闻整理成一篇图文,于己,算是一次学习和记录,于他人,若能通过文章更多的了解伏羲庙,我将倍感欣慰……
伏羲生平及传说
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身世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据史料记载,伏羲的出生地就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有“羲皇故里”美誉的天水是伏羲出生地的传说最让人信服……
伏羲生日为农历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区有在农历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风俗。上文所述的”天水伏羲庙公祭大典”就在这一日举办……
伏羲,风姓,燧人氏之子,史籍中还称庖牺、太昊,伏牺,为“三皇”之首。相传上古时代,伏羲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去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头颅,取名为伏羲……
伏羲人首蛇身,与妹妹女娲成婚,并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造了占卜八卦、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后来他又结绳为网,捕鸟打猎,并且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又发明了瑟,并谱写了乐曲。综上所述,伏羲简直无所不能!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天水伏羲庙的“一画开天”,即伏羲开天,也就是盘古开天。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实则就是伏羲立道……
有文字记载的有关伏羲氏的传说,属司马贞《三皇本纪》最为贴切,《三皇本纪》云:“太吴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以网罟教渔,故曰伏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伏羲庙概况
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天水伏羲庙也堪称华夏第一庙,2001年0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常说的”三皇”为伏羲、神农、轩辕,伏羲为三皇之首。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
伏羲庙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修缮建设,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伏羲庙建筑群占地面积达到了13000平方米,后来伏羲庙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
现如今,伏羲庙主要建筑依次分布在天水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上。庙门前有戏楼、戏楼前是宽阔的伏羲广场,戏楼后,矗立着三座呈品字布局的古牌坊,然后是庄重大气的宫门,随后依次为仪门、先天殿、太极殿、见易亭、钟楼、鼓楼、来鹤轩、朝房、乐善院、忠义祠等等……
另外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极为引人注目,它们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每一棵历经千年岁月的侧柏都见证着伏羲庙的恢弘历史,它们也堪称伏羲庙内活着的化石,每一棵都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伏羲庙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元代对“三皇”特别推崇。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成宗铁木尔诣令全国各州、县修建“三皇”庙,特定的日子里共同祭祀。明成化19年(公元1483年),时任秦州知州的傅鼐受河南淮阳恢复伏羲祭祀的启发,在卦台山西边的秦州城里建造了太昊宫,时至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秦州指挥明威将军尹凤倡导、以及民间士绅支持,又新建造了门坊,并正式榜题太昊宫,至此,伏羲庙宇前身已经初具规模……
时至嘉靖十年,秦州知州李鋐又一次开始主持全面重修伏羲庙。传说当年寺庙重新修建后,有白鹤飞来栖息伏羲庙古柏之上。在当时,白鹤飞临预示着祥瑞之兆,因此传为佳话。因为这个传说,官民又在先天殿西侧修建了来鹤亭,以纳吉祥之意……
据《重修伏羲庙记》记述,当时建筑的布局大致为:建筑群四进四院,由南向北依次是大门,题匾“与天地准”。大门前有牌坊一座,榜书“太昊宫”,牌坊台基下当街处置两牌坊,东面榜书“继天立极”,西面榜书“开物成务”。入大门就是第一院落,有仪门和第二院落相界,匾题“文祖”。如仪门为第二院落,大殿雄踞其后,榜书“先天”,大殿东西两侧各有朝房一列。殿后为第三院落,有寝殿,榜书“太极”,东西两侧各有朝房一列。殿后为第四院落,有见易亭,亭前有池,池上架亭,构成了伏羲庙后面的园林建筑……
清顺治十年,伏羲庙迎来了第三次大修。这次重新修建由时任秦州知州的姚时采主持。据康熙《秦州志·庙坛》记载,当时修建大门3间,仪门3间,先天殿7间、太极殿5间。《秦州志·庙坛》中写到:“是庙也,台殿崔嵬,栋宇宏丽,又植柏树数十株,周以崇垣。北负天靖山,南带藉水而揖南山,东约鲁谷水,西引赤峪,实为陇西胜概,天水圣域云。”……
到了同治年间,伏羲庙内的所有建筑物屋顶都改用琉璃瓦铺设。光绪三年(公元1879年),秦州发生了大地震,伏羲庙破损惨重。直到光绪九年间,又一次重修伏羲庙,据《重修伏羲庙记》所述:“重门耸矗,绰楔对峙,金碧丹艧,照耀通衢”。如今我们游览所见的伏羲庙内的所有古建筑,都是光绪九年重修之后的遗存……
1993年,天水市人民政府决定,以伏羲庙为中心,修建较大规模的伏羲城。临街而建的伏羲庙,四进四出,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终于又达到了光绪九年重修之后的规模……
跟我走进伏羲庙
那天,我沿着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遇到了好几个大牌坊,直到继续前行,在伏羲城里望见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才知道,伏羲庙真的到了……
牌坊
我们率先见到了这座牌坊……
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牌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形制,建于明嘉靖元年,匾额字迹为清乾隆湟中观察史杨应举所题,刚劲有力,气度不凡……
“开天明道”概括了伏羲的功绩,“开天”为开天辟地之意,伏羲创造了八卦,从此宇宙间有了天地之分。“明道”即阐明天地万物运动的规律和人类生死伦理法则,同时歌颂了伏羲带领终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据说这是天水地区唯一的明代木质牌坊,亦是中国古代牌坊中的精华……
“与天地准”是牌坊的另一匾额,是明代书法家、天水秦州人胡瓒宗题写,这个四字出自《周易·系辞传上》,原句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其中,“准”为等同之意,表达伏羲所阐述的道理,包络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
两侧檐柱上,依然是胡缵宗撰联,“立极同天德合乾坤百王仪则,开物成务道传今古万世文宗”,既颂扬了伏羲的伟大功绩,也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伏羲的无限景仰……
东边的“继天立极”坊与西边的“开物成务”坊,形制与“开天明道”基本相同,只是建造时间稍晚,也极具旷世风采……
宫门
走进大门牌坊,即入宫门。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的宫门,五堂开间均为开门,这在其他任何庙宇、宫殿、城门都难以见得的,其宽十八米,进深两间。正中门楣,悬挂”太昊宫”匾。“太昊”含义同”与天地准”相似,是颂扬伏羲造福人类的恩德广大无边之意……
伏羲庙正门主体部分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庙门屋顶至今完整无损。庙门正脊两端的施龙吻尾向内,背兽齐全,脊中央置宝瓶,脊身饰缠技牡丹。庙门正脊的饰品构件质朴典雅、玲斑剔透,其工艺、艺术价值相当高,曾引起国内不少建筑专家和艺术家的重视。
仪门
前仪后殿,仪门上书“伏羲庙”三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云:“大化首推羲皇启,万象回归一画开”。“伏羲庙”为书法家楚图南题写的匾额……
中院
走进中院,便进入了伏羲庙的中心地带,这里有先天殿、朝房、碑廊、钟鼓亭和因传说而建的来鹤轩。其前仪后殿,左右庑廊的构建形制,围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四合院,这里是香客信徒祭祖祈愿的主要场所,伏羲大典多在这里举行……
我们在前文中有介绍说过:传说前后院内原有古柏64棵,是按照伏羲八卦太极推演的64个方向栽植,现尚存37株。这些古柏少则七八百年、多着已千年,它们成为伏羲庙一道亮丽的风景和珍贵文物了,我们触摸到它,一不小心就是触摸千年的历史……
先天殿
从仪门内侧进入,方砖铺就的三条甬道,正对着先天殿月台。殿前“陛石神道”以示“俗人”不能沿中路上月台,我们凡夫俗子只得规规矩矩从两侧行进……
中院月台的当间部位,就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先天殿。将伏羲庙主殿命名为“先天殿”就是为了彰显伏羲始创八卦的历史功绩,突出伏羲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就是为了让后人世世代代缅怀、敬仰、崇奉这位远古圣人……
这座大殿通高二十六点七米,纵深十三点五米,面宽七间,通长二十六点四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殿顶上覆琉璃简瓦,正脊两端亦施龙吻,垂脊、戗脊施螭兽仙人。正脊中有桥亭火珠,脊面乃饰缠枝牡丹……
前檐垫栱板、斗栱、平板枋上的雕刻、彩绘,取材广泛,有伏羲八卦、神兽瑞草、八宝博古、天宫仙境。其中的镂空雕刻“百鸟朝凤纹”、“蝙蝠花卉纹”、“绣球形葵花带艾叶纹”、“团形二龙戏珠纹”,均都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而平面浅浮雕与弧面高浮雕相结合的“神鹿宿松觅音”、“仙鹤松下望月”,寓意人们对祥和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伏羲的怀念与尊崇,也表现出伏羲期望子孙万代福禄寿禧、万寿无疆的含义……
大殿正面上檐,悬有红底金字“先天殿”匾额。下檐明间处,悬挂赵孟頫题“一画开天”。东面悬挂有“开天立极”蓝底金字匾。西面悬挂有“道启鸿蒙”匾。檐柱上,三幅抱柱瓦面楹联,字斟句酌,对仗精工:“八卦成图,华夏仰胜地;六分始肇,炎黄歌传人”、“间推象数先天探始,欲访龙图后世问津”、“桑梓千秋崇圣祀,衣冠万国拜神州”……
进入大殿我就没有再拍摄,我们见得“卦列先天乾坤立极生奇偶,理涵太极水火移宫用坎离”。在神龛里,端坐着明代彩塑伏羲氏圣像,像高3米,身裹桑叶,体高魁梧,手托八卦盘,神采奕奕、气宇轩昂……
整座先天大殿,古朴端庄,既有北方建筑之宏伟壮观,又有精雕细刻的南国风韵,称其为明代宫廷式单体建筑中难得的上品恰如其分……
钟鼓楼
在先天殿的前方,东西两侧分列着朝房,碑廊和钟鼓楼,构成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形制。朝房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文武官员上朝之前,先在这里进行休息准备,文官居西朝房,武馆居东朝房。钟楼在面朝大殿的右手边,我也轻轻抚摸和触碰了它,没想到钟声清脆悦耳……
鼓楼在大殿的左手边……
太极殿
自先天殿东西两侧甬道再往北,过了月牙门,便是后宫了。这里的建筑,依前殿后寝惯例而建,主要有太极殿和东西配殿……
“太极殿”匾额为沙孟海先生题写,这里依然供奉着伏羲的塑像,只是规模较先天殿小了很多,此殿又称“退殿”、“寝殿”,根据“前朝后寝”的惯例而建,象征伏羲生活起居之所,与前方先天殿相呼应……
太极殿为大式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它是明代嘉靖元年(1522)简称,虽不及先天殿那般气势磅礴,却也极精致、端庄、大气……
特别是殿前院落中的古柏,郁郁葱葱的充满生机和力量……
见易厅
太极殿与伏羲城北城墙之间,是伏羲庙的后院,又称第四院。明嘉靖二年(1523)所建,院内有易亭、水池、桥亭、花木,这里安静清幽,成为内景优美的园林……
现在这里是伏羲学院、博物馆所在地,后门出庙即是一条大路……
伏羲庙会
在天水,民间相传正月十六是伏羲诞辰,按照传统,人们要到伏羲庙“朝人宗”,这便是伏羲庙庙会,天水伏羲庙庙会隆重而盛大……
正月十六日那一天,伏羲庙院子里古侧柏树干上,棵棵都贴满了红纸人儿,风一吹,哗啦啦作响,意味着祝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而发出福音……
祝福天水伏羲庙
终于拜谒了期盼多年的伏羲庙,伏羲庙是中华儿女缅怀和祭祀人文始祖伏羲的神圣殿堂。伏羲古庙,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发展历程,祝愿伏羲庙风华绝代,万世永存……
文章参考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希望能够通过该篇软文,让读者对伏羲古庙及历史传说有所了解,如能如我所盼,将倍感欣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