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大批珍贵的明清宫廷档案在福建省档案馆展出,背后的故事引人注目
N海都记者 肖颖
海都讯 康熙是个数学家,方程式中的“元”“次”“根”竟是康熙创造的?他曾被洋人画成大眼高鼻的老外?乾隆御用大型地图《坤舆全图》从何而来?近日,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福建省档案馆承办的“锦瑟万里 虹贯东西——丝绸之路档案文献展”开展,一批珍贵的文献档案与福州市民见面,其中,国书、条约、奏折、舆图、信函等尤为引人注目。
酷爱数学的康熙 为何被画成“老外”?
在福建省档案馆二楼的展厅内,几张红字算术稿纸引起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康熙皇帝做算术题时,列的计算数列。
“康熙皇帝兴趣广泛,数学、医学、几何、音乐等都有涉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利用处王金龙副处长介绍,平时清宫的奏折、条约、信函等文献较为常见,而皇帝做数学题的稿纸数量不多,十分珍贵。
现在,中小学生学数学解方程时,总会碰到“元”“次”“根(解)”这些概念,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术语是康熙创造的。
据史料记载,康熙学习数学十分刻苦,也很有天分,曾提出直角三角形的五种解法。他常请南怀仁进宫授课,但南怀仁中文、满文水平有限,给康熙授课时要将许多精力放在语言的解释上,十分费力。
一次课上,康熙突然想到将未知数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译为“根”或“解”: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解)”。南怀仁听罢,惊叹于康熙的领悟能力和创造力,并激动地拥抱了他。
王金龙介绍,康熙热爱数学,他不仅向西方传教士学习,也曾多次向中国的算术家请教。梅文鼎是康熙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康熙在南巡途中,曾与梅文鼎三次会面。梅文鼎的儿子、孙子、曾孙都通晓数学,都曾与康熙讨论过数学。
康熙与传教士的互动颇多。此次展览上,一幅康熙皇帝画像引起不少人的好奇,“康熙怎么变成深眼窝、高鼻梁的‘老外’了?与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康熙画像差距很大。”
王金龙解释,这幅西洋人绘的《康熙皇帝像》是已出版的《清史图典》中的一幅,“有可能是这样,西洋画与中国传统画法不一样,来华的传教士很多,他们不一定都见过康熙本人,但他们回到本国后,会向君主汇报、描述康熙的模样,这幅图可能是这么来的。”
乾隆时期的《坤舆全图》
是当时中国最新最全的地图
展厅里,一幅长近4米、高近2米的《坤舆全图》映入眼帘。据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幅绢本彩绘,是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绘制的。这张地图中,除东西两半球图外,四周绘有十余幅天文图,蒋友仁为中国人带来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介绍了开普勒三定律以及欧洲天文学的一些最新进展。这张图涵盖了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东西方地理和天文学方面最新成果。
史料记载,蒋友仁幼年就立志到国外传教,入京时,潜心学习满汉语言、孔孟经典、哲学、历史等,他是入宫服务的法国传教士中最突出的一个。“乾隆皇帝任之三十年,无事不命其为之。”他还曾参与圆明园若干建筑的设计。
据传,有一回广东总督进献乾隆一只奇异的小鸟,无人能识。蒋友仁为皇帝写了《异鸟说》,介绍这是只迷人的非洲奇鸟。
王金龙告诉海都记者,乾隆二十五年时,蒋友仁绘制《坤舆全图》作为50岁寿礼进献给乾隆,“当时,乾隆就派庄亲王允禄去问蒋友仁,说你这个图和当年康熙爷时期南怀仁的《坤舆全图》有何不同啊?”
后来,蒋友仁将重新测定的新疆伊犁地区补充进地图,于乾隆三十二年再次进献。“这是当时中国最新、最全的世界地图”,王金龙说,这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坤舆全图》的由来。
15万斤清宫档案 差点化为纸浆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的种类丰富,文献档案十分珍贵,许多珍品、孤品难得一见。王金龙介绍,这批档案基本来自于明清的内阁大库,也有部分是从民间私人藏品中收集回来的。
“在民国时,明清档案曾大量流散民间,约8000麻袋、15万斤的文献资料差点进了造纸厂,成为纸浆。”王金龙说,学者罗振玉以高价购得部分档案,后来这部分档案辗转归公,老百姓现在才得以看到珍贵历史文献的真容。
王金龙说,“此次展览预计展3个月,福州市民也能够尽情阅览这批珍贵的清宫档案。”
编辑:李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