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非常喜欢看书,各类文学作品、马列著作、人物传记等书籍涉猎非常广泛,三国书籍也是毛主席爱不释手的书籍之一,在阅读的时候更是做了大量的批注。对于三国众多文臣武将有着自己独特的评价,见微知著。
比如我们熟知的猛将张飞,毛主席就一针见血表示张飞的优缺点很明显,性格脾气暴躁,一触即跳是其缺点,这也是张飞日后死于非命的必然结局,那么张飞的优点又是什么呢?不要急,咱们接着往下说
一、张飞致命的缺点:性格脾气暴躁,一触就跳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论关羽、张飞处理人际关系的优劣处: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毛主席曾以此勉励王震将军: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
可见,在毛主席的眼里,张飞的缺点就是脾气急躁,一触就跳,张飞也恰恰死在自己的这一致命弱点上。
公元219年冬,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当时张飞在阆中镇守,听闻二哥关羽被害,旦夕哭泣,手下诸将以酒劝解,张飞醉酒后,怒气更大,以至于帐下有士兵犯有过错就鞭打他们。在得到刘备伐吴的诏令后,张飞令范疆张达三日内准备好白旗白甲,挂孝出征,这两人表示三日内无法筹集,希望宽限时日。不料惹得报仇心切的张飞大怒,只觉得两人在违抗军令,把两人绑在树上各鞭打了五十下,打完之后,用手指着二人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办完!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了你们两人人示众!”打得两人满口是血。
两人回到营帐商议表示今日受了刑罚,让我们明天就凑齐三军的白旗白甲,如何能凑齐?张飞这个兴暴如火,如果明天置办不齐,明天就是咱俩的死期啊!于是范疆张达先下手为强,潜入张飞营帐,趁着张飞醉酒卧床,割下张飞首级连夜逃往东吴投降孙权去了。
张飞被杀后,部将吴班将此事上奏刘备,刘备听说张飞那儿有表章送来,就说“噫!一定是张飞死了”,这也是张飞“不恤小人”死于非命的必然结局。
二、张飞的优点一:粗中有细
演义小说戏曲里面的张飞,一贯都是以勇猛、鲁莽、疾恶如仇的形象出现,但其实张飞并不像小说戏曲中描写的那么粗心,在许多地方他还是相当精明细心的,毛主席就很高赞赏张飞的粗中有细。
比如张飞入川进攻江州时,遇到老将严颜的抵抗,严颜派人混入张飞的军营中,张飞察觉后,并没有暴怒要杀掉那个细作,而是巧妙地利用他散步假消息。张飞在部署战斗时,故意高声地表示:“今晚抄小路突袭严颜!”细作听完后回去报告严颜,严颜率兵从小路攻打张飞,才发现中了张飞的埋伏,结果被张飞俘获。
毛主席在八大二次会议上说:十个指头九个好,一个指头有问题,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要粗而不细,要学三国张飞“粗中有细”。
三、张飞的优点二:有高度的原则性
做人有底线,也一定要有原则。古城相会这一段就表现出张飞有着高度的原则性。,毛主席就非常喜欢看京剧《古城会》的张飞戏。
1944年10月,毛主席在延安党校做报告,谈到干部审核问题时就表示:张飞与关羽在古城相会时,张飞怀疑关羽,是有高度原则性的。徐州被曹操攻破后,刘备逃往袁绍处,张飞不知所踪,后来关羽更是在形式上投降了曹操,虽然演义里有“降汉不降曹”的约法三章,但关羽在曹营里帮曹操诛杀了颜良、文丑,被封侯,俨然就是曹操身边的“红人”,现在你关羽回来究竟是干什么来了?
毛主席针对这片段表示审核干部要像张飞一样要有原则性、严肃性,当然过火还是要不得的。
后来毛主席又谈到《古城会》,他说:当时在古城的三弟张飞,看见从曹营回来的二哥关羽,对他提出种种疑问,是张飞有警惕性的表现,在当时那种环境是完全正确的,但关羽一旦斩杀了追过来的蔡阳,用行动表示与敌人划清界限,张飞于是开门迎接关羽,兄弟团结,共同对敌。
据作家赵超构回忆,在1944年6年他曾陪毛主席看过《古城会》,当剧中张飞自称“我老张是何等聪明之人”,露出那副得意神情时,毛主席笑了起来。
“粗重有细”、“有高度的原则性”则是毛主席对其高度赞赏的体现。
总结:毛主席结合正史与演义中张飞的生平事迹,对于张飞“粗中有细”“有高度的原则性”表示称赞,同时也指出了张飞“脾气暴躁、一触就跳”的致命缺点。张飞这样的结局告诉我们要善于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易怒暴躁,敬君子的同时也不要得罪小人。
参考资料《毛主席点评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