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简介及代表作品(罗曼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_他发表演讲_让我们明白了幸福的真谛)_幸福_诺贝尔

罗曼罗兰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曾在演讲台上进行了一番关于幸福的演讲,从而令人们懂得了幸福的真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罗曼罗兰出生于1866年,卒于1944年,是法国克拉姆西人,也是法国19-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批判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更是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伟大完全不局限于其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更不是世人对其“用音乐写小说”的高度评价,而是他对于唤醒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罗曼罗兰是一位斗士,一位执笔为武器的斗士,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为寻找光明而努力斗争。在战争期间,罗曼罗兰积极投身于各项进步活动,为民主人士发声,更是坚定的声援西班牙人民,要坚决与法西斯侵略者作斗争,为人类的进步事业推波助澜。

罗曼罗兰一生的作品极多,从前期颇具历史背景的《革命戏剧集》、《群狼》、《丹东》、《七月十四日》,到后来展望人类民主愿景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都反映出了他对战争的极度反感,更映射出其伟大高贵的品质。


罗曼罗兰一生最伟大的作品,究竟是哪一部呢?答案就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大致内容是,主人公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极强的音乐天赋,至青年时代,他开始醉心音乐,并对权贵产生了厌恶鄙视的情绪,直至成年之后,他才得到了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罗曼罗兰用犀利的笔触,借助主人公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对上层权贵阶级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也正是这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最终令其获得了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在获奖典礼之上,罗曼罗兰感触颇深,也发出了不少肺腑之言,令在场的观众无不感受到了深深的触动。罗曼罗兰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全幸福的,我们平时所谓的幸福,无非就是在于认清一个人的限度而安于这个限度。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其实幸福是没有具体定义的,而是要视情况而定,它不是一个客观的具体数值,而是主观情感的判断与审视。罗曼罗兰认为,如果你将一块破面包扔给流浪汉,饥肠辘辘的他一定会感到幸福,可是你将一百万英镑送给富豪,富豪也会对此不屑一顾,感受不到任何的幸福,故此,幸福是因人而异的。

什么是幸福?对于一个只知道安于现状的人而言,幸福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是一种难得糊涂的洒脱,只有躲在自己温暖的天地里,才算是幸福。对于善于进取者而言,幸福就是不断的进步,是冲破层层阻碍的快感,更是激流勇进时的酣畅淋漓。两种幸福都可以被称作是幸福,故此而言,幸福是不同的,也是遍地存在的。


罗曼罗兰是穷小子出身,一生经历坎坷,但万幸的是,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是与他努力奋斗分不开的。由此而言,他应该是属于后者。

参考资料:《艺术》 赵铁军著 河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