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谁是最火的男演员?
有人说,是吴京。
随着《流浪地球2》的热映,吴京成为中国首位“300亿票房先生”。
而且影史票房前三作品里,他占了两个;前五作品里,他一人占了三个,这影响力无敌了。
有人说,是刘德华。
当年他一个善举,培养了宁浩等新人,如今在《流浪地球2》开花结果。
62岁的他收获了职业生涯最高票房。
未来《唐人街探案4》《流浪地球3》他都将参演,传奇还在继续。
有人说,是张译。
春节期间,最火的电视剧是《狂飙》,最卖座的电影是《满江红》,这里面都有他的身影。
张译已经隐隐有中生代第一人的范儿了。
有人说,是易烊千玺。
《满江红》的大卖,再一次夯实了他的演艺之路,新生代演员中,其他人和他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有人说,是张颂文。
张颂文虽然缺席了春节档电影,但他在《狂飙》中的表现太出色了,相信你的朋友圈,已经被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霸屏了。
各类网络指数显示,张颂文的热度,甚至压过了吴京和刘德华。
可在皮哥看来,这个春节里,最火的演员,还得是沈腾。
评判的指标,很简单。
春节里,最重要的两项文娱活动是什么?
第一是春晚。
沈腾是“后本山时代”第一人,很多人盯着节目单,就等沈腾出场。
今年他携马丽又带来了小品《坑》,是整台晚会口碑最好的小品。
第二是春节档电影。
最卖座的电影是《满江红》,在演员表中,沈腾是男一号。
这部电影能大卖,最大的功劳得记在他头上,他保证了这部电影的票房基础。
这两个因素一叠加,沈腾毫无疑问是春节期间最大的赢家。
可为什么从“体感”上看,沈腾似乎没有那么火?
朋友圈里,看不到大家评论他,网络热搜里,也难寻到他的名字。
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上春晚、扛春节档票房,这些别的演员高不可攀的成就,在沈腾这里只是基本操作。
大家不谈,只是因为,他是沈腾。
换句话说,他的火,已经成为了大家习惯的“常态”。
小品界,他是扛把子,就连央视春晚也要靠着他撑门面;
综艺界,即使再贵,节目组也要想办法请他过去露个脸;
电影界,他也成了最吸金的喜剧招牌,谁都想着请他客串一把。
可以说,沈腾如今在演艺圈的影响力,几乎已经独一档。
可登上高峰的背后,其实有隐忧。
01、
很多网友议论:沈腾似乎已经定型,很难再给大家惊喜了。
这种言论,在开心麻花的电影里,体现得最明显。
2015年国庆档,沈腾的《夏洛特烦恼》和徐峥的《港囧》狭路相逢。
这是新老喜剧人的一次对决,最终沈腾笑到了最后,并且一战成名。
当时的开心麻花,深耕话剧舞台多年,一个本子,在线下打磨了几百遍。
《夏洛特烦恼》就是他们厚积薄发的作品,这场胜利,也让开心麻花,成为新喜剧的代表。
可短短几年,这种惊艳感,再难寻觅,开心麻花电影在品质上,也是起起伏伏。
而麻花系的演员、编剧,也在外四处搞喜剧,看似是“开枝散叶”,其实风格上,已经形成一套固定的模板了——
翻拍剧本+谐音梗片名+主角遭遇离奇经历(穿越、互换身体、突然暴富)+合家欢大结局。
这些电影,不仅大多数票房一般,还影响了开心麻花,在观众心中的印象。
作为开心麻花的头牌,沈腾早就意识到了这个困境。
事实上,在《西虹市首富》后,沈腾已经厌倦了,这种浮夸的剧情设定和表演,他不说,但那种疲惫感,大家都能看得出来。
王晶在《圆桌派》里就指出,沈腾现在已经不想演喜剧了,你看看《飞驰人生》里,他想演父亲,他想死。
转型,就是那把悬在沈腾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沈腾不是第一个遭遇这种困境的喜剧人。
“喜剧之王”周星驰,就有过类似的遭遇。
上世纪90年代,是周星驰的天下。
1992年,香港电影TOP15里,有7部周星驰的电影,他从星仔,变成了星爷;
1994年,周星驰拍摄了《大话西游》,把自己的喜剧,从娱乐变成了,一种后现代文化。
1998年,周星驰拍完《喜剧之王》,也顺理成章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王。
但风光的背面是孤独,港媒多次爆料,周星驰早在90年代最风光的时候,就不想再演戏了。
喜剧人内心多敏感,在年轻时,还可以在观众面前装疯卖傻,年纪一上来,就很难再接受自己在公众面前扮丑。
40岁的周星驰如此,44岁的沈腾也不例外。
区别在于,周星驰是个完美主义者。
当他无法接受银幕上的自己时,没有转型,直接退居幕后,拒绝再出镜。
沈腾却做出了“相反”的选择。
02、
沈腾并不是一个勤奋的人,至少,他展示给观众的部分是这样的。
拍戏时,记不住词,不时忘词,就是到了央视春晚,也会说错台词。
别人的转型,是峰回路转,是孤注一掷,是痛苦的涅槃,是劫后余生。
他的转型,是慢吞吞,轻飘飘,就像老大爷遛弯,行就行,不行拉倒。
目前来看,沈腾的转型之路,遇到了三个坎儿。
其一,转型不彻底。
沈腾这几年和韩寒、宁浩、贾玲进行了合作。
《飞驰人生》《四海》《疯狂的外星人》《你好,李焕英》…
这些影片不只是单纯的喜剧,还掺杂了青春、热血、疯狂、亲情、甚至是死亡等话题,可惜依然没有跳出喜剧的框架。
沈腾的表演,谈不上突破,给人的观感,更像是直接从开心麻花电影里拷贝过来。
而且这几位导演的特点很鲜明,拍的作品作者性极强,沈腾非但没有完成转型,反而自己突出的特点,被稀释了。
比如你会说《飞驰人生》,是典型的韩寒电影,沈腾的表演再出彩,也淹没在韩寒式的幽默里。
比如你会说《你好,李焕英》是贾玲创造的孤品,沈腾在里面是搞笑担当,但最打动观众的,还是贾玲和母亲浓浓的亲情。
这就等于,沈腾说要走出去开疆拓土,其实是跑到自家后院,松了松土,说要给自己头上添彩,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
其二,藕断丝连。
当年周星驰客串出演王晶的《千王之王2000》,王晶支付了客串的片酬,却把他的配角戏,剪成了主角戏,周星驰一气之下,和王晶翻脸,之后再无合作。
相比周星驰,沈腾就太好说话了。
他和开心麻花的兄弟姐妹们,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别人说几句软话,他就答应客串。
《李茶的姑妈》《温暖的抱抱》……哪儿都有他的影子。
最夸张的是,在电影《日不落酒店》里,他是以KT广告板的形式客串的,让人叹为观止。
“含腾量”这个词儿,就是这么被发明出来的。
即沈腾出现的时间越长,影片越有品质保证。
这看似是一种褒奖,实则对沈腾不爱惜羽毛的一种不满。
正因为藕断丝连,沈腾身上的固有喜剧标签,依然还被一次次重复强化着。
转型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拍片量不足。
周星驰最巅峰的时候,一年能拍7部电影,而且部部口碑在线。
而沈腾呢,他并不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
《夏洛特烦恼》火了之后一直不太着急,8年时间里,他一番出演的电影,满打满算也就5部,平均一年,都拍不了一部。
演员为何转型,就是因为陷入了表演瓶颈,沈腾现在拍片量不足,连瓶颈都没达到,谈何转型?
而在拍戏之余,沈腾的综艺上的可不少,更是《王牌对王牌》的常驻一哥。
好在相比孙红雷、黄渤这些演员,频繁上综艺对他的伤害不大,他在综艺上和电影里呈现的喜剧戏路,基本是一致的,观众还不会太出戏。
但沈腾一旦想彻底转型,问题就会出现了。
比如沈腾转型去演谍战戏,你确定观众不会笑场?
综合来看,沈腾的转型,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以他本人的性格来说,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03、
今年《满江红》上映前夕,大家都在说,沈腾要来一次真正的转型了。
《满江红》中,沈腾饰演的张大,是岳家军的一员,他与众人合谋刺杀秦桧,最终自己也慷慨赴死。
这是一个绝对严肃的故事,似乎不可能用喜剧来演绎。
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擅长宏大叙事,不擅长荒诞搞笑。
之前拍《三枪拍案惊奇》就栽过跟头,岳飞和秦桧的故事,更不可能喜剧化。
两人合作,似乎唯一的可能就是,沈腾削足适履,板着个脸,去配合国师逼格满满的镜头语言。
万万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张艺谋在《满江红》里玩起了颠覆。
他放弃了宏大叙事,玩起了剧本杀;放弃了广场舞式的大场面,玩起了情景剧的密室逃脱;放弃了板着脸讲故事,用戏说的方式来叙事。
影片上映后,引来不小的争议,但拍得确实精彩,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沈腾在影片中,则是以不变应万变。
还是熟悉的扮相,熟悉的台词,熟悉的表演方式,却刚好和张艺谋的颠覆完美适配。
一个力证就是,《满江红》在最初宣传时,主打的是“古装悬疑片”,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片方改变策略,宣传语改成了“笑到最后”,并把沈腾放到了C位,结果票房立马起来了。
我们得庆幸,沈腾没有转型成功,才有了《满江红》的精彩。
我们也得感叹,老谋子还是厉害,他懂得如何发挥演员最大的魅力。
最好的老师,从来不是要求学生,跟着自己变,而是自己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04、
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艰苦奋斗,强调求新求变,这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但有时候也会成为阻力。
对于任何领域的顶牛来说,已经站在了顶端,之后的每一次转型,十有八九都会,在走下坡路。
坚守有时候,比转型更重要。
比如周杰伦,已经颠覆了华语乐坛,可有人依然觉得他应该写出更多样的曲风,周董直接在歌曲中回怼道:
“我没输,不需要改变。”
比如前文提到的周星驰,他已经站在喜剧界的巅峰,没有必要再转型了,演不下去,不如直接退出,深藏功与名。
比如春晚里的赵本山,已经是小品王了,还要怎么转型,只要把自己的风格无限复制下去,就足够大家乐呵好多年了。
当然,也有头铁硬,要转型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比如陈佩斯,出道即巅峰,已经创作出《主角与配角》这样的天花板作品,却逼着自己继续创新,把魔术、体操和小品进行结合,最后的效果,并不如人意。
比如黄渤,已经把小人物演到极致了,却逼着自己转型,演中年危机,演排球教练,演姜子牙,大家并不买账。
比如范伟,之前演的药匣子、范德彪都是傻子的类型,并且已经深入人心。
但他在和赵本山分道扬镳后,重新出发,从平实的小角色入手,一步一个脚印,终成金马奖影帝。
可以看到,转型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
沈腾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还没吃饱,就要求他抛家舍业去转型,不太现实,更没有必要。
05、
事实上,就在喜剧,那方寸之地上,沈腾依然有很大一块儿闪转腾挪的舞台。
沈腾给人一种混不吝的感觉,整个人嘻嘻哈哈的,似乎没啥进取心。
其实不然。
沈腾是有很高艺术追求的,这一点在《欢乐喜剧人》第一季,体现得最明显。
这一季,除了沈腾,还有贾玲、张小斐、宋小宝、小沈阳、乔杉、曹云金、吴君如等,可以说当打之年的喜剧人全来了。
沈腾不仅拿了冠军,还做到了“降维打击”。
第一期《热带惊雷》里,他用一场战争戏,把喜剧和悲剧,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和《美丽人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那两句台词“Go Home” “No Home”,让人瞬间泪奔,这才是观众喜欢看的“喜头悲尾”。
第八期《赏金猎人》,是标准的开心麻花式奇幻喜剧,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
可惜后来这类喜剧,被谐音梗和套路化创作给毁掉了。
第十一期《小偷在哪儿》堪称,整季最巅峰。
沈腾模仿卓别林演起了默剧,完全放弃了语言包袱,靠肢体动作,征服了观众,最后沈腾扮演的小偷,露出落寞的眼神,堪称点睛之笔。
沈腾的表演,直接刺激到了宋小宝。
在第十二期总决赛上,宋小宝也放弃了东北最擅长的语言包袱,表演了默剧《人生》,勇气可嘉,但和沈腾的表演,差着距离。
而总决赛上的沈腾,已经弹尽粮绝。
马丽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上回忆,他们抽签抽到了最后,第一组都上场表演了,他们的底,还没有想好。
最后就是在候场的时候,几个人一起撺出来了,沈腾就是用这么一个拼凑的作品,拿到了冠军。
可以说整季节目展现了沈腾在喜剧方面的全能:无论是原创、思想性、即兴还是程式化的表演,他都信手拈来。
可惜的是,借《夏洛特烦恼》成名之后,沈腾只向观众展现了很有限的一面。
他的喜剧武器库里的兵器,还远远没有展示完。
现在的沈腾面前,有两条路。
第一条,如果他想见好就收,那么现在就是最佳状态。
平时录录综艺,保持热度,给观众带去欢乐。
隔个一两年演一部开心麻花的喜剧,遇到合适的机会,再和知名导演合作一下。
工作量不大,还能享受生活,妥妥的人生赢家。
第二条,如果他还想做点什么,那他就应该在喜剧这个分支里一头扎进去,在一个赛道里拓展各种可能性。
他可以尝试荒诞的、严肃的、讽刺的、深刻的,以及包含各种可能性的喜剧。
用喜剧作品的宽度及厚度,让自己成为这个时代的“喜剧之王”。
无论沈腾怎么选,都可以专注于喜剧领域,给观众带去欢声笑语。
喜剧天才不常有,我们不应该以“转型”之名,将他逼上弯路,最后沦为一个“四不像”。
希望沈腾可以保留住自己的特色。
也希望在几十年以后,我们依然可以说一句,恭喜,沈腾没有转型成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