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霍利·康普顿简介
亚瑟·霍利·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 ;1892~1962),美国物理学家。
生于俄亥俄州伍斯特,卒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
191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
1920年起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物理系主任,1923年起任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教授,1945年起任华盛顿大学校长,1953~1961年改任自然哲学名誉教授。
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预定作系统讲演,讲了两次后逝世。
1917~1919年,康普顿做了两个有意义的工作:一个是用实验确定了X射线强度与散射角度的关系,提出电子半径为1.85×10−10厘米的假设;一个是根据磁性晶体的反射X射线强度确定了磁化效应,并预料到铁磁性起源于电子的内禀磁矩,后为他的学生于1930年证实。
其最大贡献是1920年通过实验发现X射线被晶体散射后,散射波中除原波长的波外,还出现波长增大的波,这现象以后被称为康普顿效应。
1922~1923年,他采用光子(能量为hν,动量为hν/c)和自由电子(质量为me,能量和动量都忽略不计)的简单碰撞的理论,证实了这个效应。
为此,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C.T.R.威耳孙分享)。
中国物理学家吴有训在康普顿实验室中又做了大量实验,排除了一些人对康普顿效应的怀疑。
以后电子的h/mec这个值被命名为康普顿波长。
这个实验不仅证实光的波粒二象性,也直接证实了微观系统同样遵循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
1930年以后,康普顿的主要研究兴趣转入宇宙线领域,发现了逆康普顿效应。
发现宇宙线的强度随纬度和高度而变化。
1941年康普顿向国家科学委员会递交了关于军用原子能的报告,促成了1942年开始的曼哈顿工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