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老北京共有多少条胡同。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老北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在这些历史悠久的胡同里,每天都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一砖一瓦都藏着回味无穷的往事。
“胡同”这一叫法出自蒙古语,最早源于元代,在很多元曲中都多次出现“胡同”一词。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消灭南宋,定都北京,史称元大都。
由于蒙古族的人们长期生活在缺水的荒漠地带,所以,他们对水充满了敬意。因此,元朝时,北京的居民每户人家都会有一口井,“井”就成为了人们居住的代名词。一排排的民间街道被称为“忽洞格儿”,“忽洞格儿”在蒙语中就是水井的意思。后来人们就把“忽洞”谐音成“胡同”,这个名词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老北京胡同经历数百年的风霜,早已成为老北京人们生活的象征。有谚语说:“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赛牛毛。”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北京胡同的数量之多。
那么,老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多少条呢?
据相关文献记载,明代北京城有记录的胡同有1300多条,其中内城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时胡同增加至1400多条,到了民国辛亥革命时期胡同增加到3000多条。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北京城的居民不断增多,胡同也增加至6000多条。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改造,一些胡同被改名或改造。
今天,北京有名的胡同大概仍有4000多条,如果把它们连起来,可能真的比长城还要长些。
下面,介绍北京两条有名的胡同:
第一条是位于西四丁字路口以西的砖塔胡同,这算得上是北京城最古老的胡同。
据记载,砖塔胡同出现在700多年前的元代。因其旁东侧有一座万松老人塔,是元世祖忽必烈为纪念万松老人修建的,因此砖塔胡同因塔得名。
砖塔胡同在历史的变迁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元、明、清时代,砖塔胡同是戏曲活动的中心地带,也是当时老北京最热闹的地方。
元代时,这里每天都有演出的戏班,终日锣鼓喧天。到了明代,朝廷设立了专门的官职教坊司,胡同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热闹。
清朝中后期这里又恢复成元代热闹的景象。直到1900年后,戏子们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回家乡,这里才变成居民区。
后来这里也曾住过不少名人,1932年鲁迅与弟弟反目后就搬到了砖塔胡同61号院,并在这里创作了《祝福》《在酒楼上》等作品;戏剧大家张恨水也曾住这里,并在此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第二条是北京文化味儿最浓的——琉璃厂,这是北京和平门外一条著名的文化街。
元灭金后,朝廷设立了琉璃窑,专门为了给建城盖房子提供资源。明朝时,朱棣下令重建北京城,琉璃窑越烧越旺,制作出的琉璃瓦装点了辉煌的北京城。
后来,这里不烧窑了,慢慢地,琉璃厂开始有了经营旧书、字画、古玩、文房四宝的店铺,逐渐一家挨一家,文人墨客、玩物大家常常来此光顾,琉璃厂逐渐成了最有文化味儿的一条街。
琉璃厂有许多著名的老店,还有中国最大的古旧中国书店以及西琉璃厂原有的三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而最著名的老店则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荣宝斋”,一座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高大仿古建筑。
清末,文人墨客常在此聚会。民国时期老一辈书画家如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等也是这儿的常客。在《开国大典》的照片上,那位著名老者沈钧儒先生使用的镇尺就购于荣宝斋。
老北京著名的胡同可不止这两条,还有好多如“南锣鼓巷”、“ 烟袋斜街”、“ 国子监街”、“东交民巷”等等。
这里经得起岁月的磨砺,满载着过去的故事,吹拉弹唱、吆喝声、小孩子们的追逐打闹以及老人们的棋弈等都组成了一幅幅胡同里的美好画面。
人生有许多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聚终有散。老北京的胡同,也承载了太多的人间烟火,这也是人们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