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为什么能如此充满着想象力。敦煌壁画为什么能如此充满着想象力?或许这是因为,华夏文明天然的包容性与佛教文化的弱攻击性相得益彰,给了工匠们源源不断的灵感,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敦煌能和华夏文明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其实是有着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从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开始,整个中原陷入了将近200年的动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当时久居中原的百姓为了存亡,不得已选择离开故土,选择新的聚居地。而当时的敦煌由于远离中原、战争较少的原因,社会相对稳定。另外,敦煌的自然环境尽管较中原地区略有不足,但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光照使得这里成为一个合适的农耕区域。
人口的迁徙,带来的不仅是“锅碗瓢盆”,还有人口背后的文明。当时能够迁徙到敦煌的,除了少数流民外,主要是一些来自中原的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带来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带来了他们的文学追求与审美风格,换言之,带来了华夏文明。
与这些迁徙者构成天作之合的是已经聚居敦煌200年有余的敦煌人,他们从汉武帝开拓西域版图时就逐渐被迁徙到这里。尽管对当时而言,已经是晋朝的统治了,但从文明的角度看,他们依然有着相当程度的华夏文明,尤其是汉文化根基。这让迁徙者与世家大族的融合显得极为自然。
另外,敦煌本身实在是有着相当高的汉文化水平,比如有着明显敦煌色彩的书法家张芝,他草书行云流水,可谓俯如虎卧、起如龙跳,草圣之名传颂千古,甚至书圣王羲之也是用他的书法来评价自己。
如果我们通读中国的历史,总会惊叹华夏文明真是有太强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有异族占据了中原,但这些异族政权却还是习惯(或者说不得不)采取华夏文明的统治方式。
华夏文明天然的包容性既源于它的理论根基,也源于文化自信。由于长期领先于周围的其他文明,所以对其他文化有一种天然的心理优势,这使得它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极强,能够允许其他文化的存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