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文举来说,武举虽然也能成为朝廷官员,但两者的地位却相差了很多,尤其是在宋朝以后,而且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始创于武周时期的武举在明代有着怎样的发展?
武周时期,武则天昭告“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要求兵部每年为天下的武者举行一次考试,是为武举,而且考试合格者就能被授予武官的职位。虽说第一次武举还是草创,但考试科目已经有了很多,比如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但可惜的是,这个时期的武举比较重视武技,也就是马上枪法。
不过,到了明朝之后,武举考试科目已经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从军事技能转向了军事谋略,并规定考试者不能在笔试中考试合格的话,就不能参加之后的武试了。初期的笔试主要是策论两题,四书一题(后来改为默写武经)。不过,可惜的是,明代的军事职位大多都是世袭而来的,再加之就是从军队中提拔起来,武举考试只是个形式罢了。
大明弘治六年,武科定为六年一试,起初先是策略,然后是弓马,如果策略不过关者就不能考试弓马,不过后来又改为了三年一试,考试内容也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论。虽说,武举发展到这里,已经很重要了,不过要是万历年间那一次改革实施的话,恐怕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当时,有大臣提议“将材武科”,主要分为三场考试。第一场为初试,主要内容为马步弓箭以及刀、枪、剑、戟、拳搏、击刺等法;第二场为二试,主要内容包括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第三场为三试,主要内容涉及兵法、天文、地理等军事谋略。这个提议在当时可是非常具有远见卓识的,可惜的是,这个提议却没有得到朝廷以及皇帝的重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熊廷弼这位明末名臣,他可是一位难得的文武通材。据《明史》本传记载:“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熊廷弼先是中了万历年间某科湖广武乡试第一名,后弃武从文,又中了万历丁酉年(二十五年,1597)的湖广乡试第一名,并于次年登进士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