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陈友谅挥60万大军去攻打朱元璋的地盘洪都,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地区。但是却被朱文正以区区一万多的兵力严防死扛85天,愣是把他给耗得几度攻破城墙又无奈撤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洪都之战。
双方兵力如此悬殊,为何陈友谅还会被花天酒地的朱文正完虐?这个纨绔子弟手里到底握着什么牌?
1、 军事奇才及时上线,冷静调度
洪都是陈友谅的部下反水献给朱元璋的,那时叫龙兴,被朱元璋改名洪都。它的战略位置很重要,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的地盘。
朱元璋派自己的侄子朱文正驻守。但是这个大都督却是一个只知花天酒地享乐的官二代,守地之事不闻不问,却整天留恋于烟花柳巷,醉酒更是常有的事。
陈友谅本以为单单60万的数字就可以把这个纸糊的大都督吓傻了,何况还有巨舰数百艘。谁知大军围城之际,朱文正瞬间军事才能上线。不错,没人规定会享乐的将军就一定是滩烂泥,朱文正用守城的事实证明,纨绔的官二代也是可以扶得上墙的。
当时朱元璋正带着兵在如今的安徽一带跟东吴的张士诚打得热闹,根本就腾不出手。他只能传话洪都:给我拼了命也要顶住,等着救援。
朱文正迅速调整自己,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自己首先表明誓与洪都共存亡的决心,战前动员可谓是做的很好。然后各个城门合理分派兵力:名将邓愈负责守卫抚州门,另一大将赵德胜则兼顾宫步、土步、桥步三门。其他各城门也都安排妥当,另外还专门抽出2000兵力,跟着他作为机动人员,随时来回串着支援。游击战术可谓超前运用。
战前安排井然有序,身上的萎靡之气荡然无存,这对将士们的士气鼓舞很大。
2、 将士拼命存亡之际,武器发挥优势
朱文正亲自登上城楼,领头应战。身为主帅的朱文正都如此用心了,下面的将士们也丝毫不惧。守卫洪都的大都是跟着朱元璋征战无数的老班底,战斗力爆表。
洪都的城墙一度被对方轰倒,敌军涌入城中,朱文正带人一边应战一边筑城墙,攻守双方踩着尸体作战,惨烈可想而知。
名将邓愈善于使用火器,他是下带领的是火铳军。当城墙被轰塌,汉军涌入时战事局面眼看要失控时,就是他的火铳军在近身搏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轮番射击使得汉军伤亡惨重,活着的也畏惧地退出了城外。这才为修筑城墙赢得了时间。
在冷兵器时代率先使用热兵器,朱文正走在了对手的前面,也可以说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这为洪都之战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效力。
3、汉军不占地利,城中粮食储备充足
其实夺取洪都本就是陈友谅一个致命的错误。朱元璋倾尽兵力外出打仗,他的根据地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此时是空虚的,如果陈友谅直取应天,整个元末的战事格局恐怕就会改变。但是他却为报一地之仇,选择了带着家眷和百官来攻打离他不远的洪都,可见自信满满。但是,陈友谅的优势是水军,而不是陆战,他的队伍缺乏攻坚战的经验和能力,跟朱元璋之前在应天附近的龙湾一战就已经显现,他却不自知。
攻城一方不熟悉城内地势地形,所以几次攻破城墙又被对方依仗地利和火器给打出来。自古攻城的伤亡都要大于守城。攻城的兵士未必是拼尽全力,守城的无论是将还是兵都拼出老命。不用心与拼命的差别可以想象。
朱文正其实是在坚守了一个月之后,感觉实在要扛不住了的时候才向朱元璋求援的,确实是一个军事牛人。就是这样,朱元璋被战事拖住最快也得一个月后才能抽调援军。也就是说朱文正还得再坚持一个月。
一万多人被困,即使是每天不断有战死的,人吃马喂也需要不少的口粮。洪都的另一个奇迹就是粮食储备,不仅坚持了一个多月,还能再坚持一个多月撑到援军赶到,可见朱文正这个大都督平常都在用内心做事不声张。否则,守军不等被对方打败就已经败给了饥饿。
终于在朱文正发出求救信号一个月之后,援军到了。
朱元璋从庐州抽调徐达、常遇春带着各地调集的二十万大军及时赶到。此时被围85天的洪都守城将士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陈友谅吃过这两个猛将不少的亏,担心继续围城会使自己腹背受敌,赶紧撤兵进入鄱阳湖去迎战。洪都没有败给饥饿,陈友谅大军却被困在鄱阳湖两个多月没得吃,最终粮尽援绝,突围不成反被射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