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璹(shú )(632年-705年 ),字令璋,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武周时期宰相,史学家姚思廉孙子,博州刺史姚处平的儿子。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永徽年间,举明经进士,候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学识出众。善于文辞,迁中书舍人,册封吴兴县男。武则天临朝称制,授夏官侍郎,贬为桂州长史。长寿元年,检校吏部侍郎,迁尚书左丞、同平章事,参议朝政。延载元年(694年),升任纳言,负责督造天枢。证圣元年(695年),迁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总管嵩山封禅,督修明堂,加任银青光禄大夫。神功元年,因事坐罪,降为益州长史,迁地官尚书、工部尚书、西京留守。长安年间,告老还乡,晋封伯爵。神龙元年(705年),姚璹去世,获赠越州都督,谥号为成。撰写《瑶山玉彩》,创立《时政记》。
主要成就
政治
姚璹在政治上首创《时政记》,作为实录类史学体裁,不仅对历史记录的真实性,而且对历史记录的完整性都有裨益,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影响甚大。
他敢于直谏,在明堂遭火灾后,武后自责想要避离正殿,姚璹上奏援引成周时洛阳以及汉武时的建章宫火灾发生火灾但盛德仍然久远的旧事,成功的使武后回心转意,没有荒废朝政。 当大食国派使来献狮子时,他劝谏武后,饲养猛兽不如以不杀生来表现大慈悲,显示好生的高尚道德才是正途,对自身菲薄,而对猛兽给厚资是不可取的。使武后及时拒绝了这件事。后来,武后欲用黄金千两涂饰九鼎,他指出鼎是神器,贵在质朴自然,无需黄金的修饰,阻止了武后这项耗费巨大却无意义的工程。他多次指正了武后的错误,为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贞观遗风”作出了贡献。
军事
契丹李尽忠侵犯边塞,武则天诏命曹仁师等28将,率兵征讨,后又增派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 ,姚璹为副使,屯兵胜州(治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作为第二道防线,以备策应。 在胜州期间,姚璹亲自参与边防建设及士兵的训练工作,为巩固边疆作出了贡献。
人物评价
刘昫等《旧唐书》:“璹成都布政,始卒不侔;相国上章,或否或中。且焚明堂而避正殿,固诤何多;黜唐颂而立天枢,一言非措。矧乃妄求符瑞,已失忠贞;精择楚茅,难裨过咎。不常其德,罔畏承羞。”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夫严霜之下,识贞松之擅奇,疾风之前,知劲草之为贵。物既有此,人亦宜哉。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乃眷蜀中,氓俗殷杂,久缺良守,弊于侵渔,政以贿成,人无措足。是用命卿出镇,寄兹存养。果能揽辔澄清,下车整肃。吏不敢犯,奸无所容,前后纠擿,盖非一绪。贪残之伍,屏迹于列城;剽夺之俦,遁形于外境。讵劳期月,康此黎元,言念德声,良深嘉尚。宜布琅邪之化,当以豫州为法。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凡为长官,能清自身者甚易,清得僚吏者甚难。至于姚璹,可谓兼之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