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争吵、分手、前任、绝症……这些大概是青春爱情片中最常见的情节,但一部优质的电影,依然可以用熟悉的元素,编织出一个个动人、有共鸣的故事。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以前,人们愿意相信外国制作。近年来,观众也开始青睐国外的制作。
这几年,国外的电影、剧集甚至创意策划都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惊喜。出轨题材青春悬疑片在国内上映后,2017年票房达到2.7亿元。
今年3月1日,彭皮里亚带来了他关于爱情的新片《一杯上路》。彭皮里亚喜欢给年轻人拍照,以展示他们的困境和选择。他对《我们新闻周刊》说:“当你年纪大了,回头看看以前的自己,有时候会更清楚自己是谁,做了什么。我想我只是想把这段经历分享给其他人。”
导演彭皮里亚。图/受访者提供
从彭皮里亚大学毕业后,他先是担任策划总监,后赴纽约求学。几乎是他那一代外国导演的缩影。在外国政府对影视行业的支持下,这个群体因为拍摄和策划的经验,深谙观众喜好,掌握西方电影工业流程的电影人进入创作高峰期,国外影视业整体崛起。
蒙太奇名家
《一杯上路》的制作人其实是王家卫。之所以选择彭皮里亚合作,王家卫表示,是因为《天才工具手》的抢眼表现。在那部电影中,彭皮里亚的独特才华“每一帧都不容忽视”。
由于香港影视业一贯的国际视野和敏锐嗅觉,成为最早与国外合作的海外市场之一。比如有“鬼双胞胎”之称的彭顺、彭发兄弟,就别出心裁地将我们的香港文化题材和外国宗教色彩结合成“泰式港片”。好电影。
展开全文
《天才工具手》剧照。
《天才工具手》拍摄结束后不久,彭皮里亚就接到了王家卫的电话。抵达香港后,王家卫问他:“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耗尽,你会怎么做?”晚上,彭皮里亚有了答案。这些都是《一杯上路》要探索的主题。无论是纽约小巷子里的小酒馆,还是异国情调的餐厅,还是片中与曾经爱过的人的告别,都融入了彭皮里亚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在进入我们的影院之前,《一杯上路》在第37届圣丹斯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审团特别奖。
彭皮里亚出生于1981年,在国外诗娜卡琳威洛大学舞台剧导演专业毕业后,从事电视策划工作三年。在国外,很多知名导演都有策划行业的工作经历,比如国外的新浪潮导演彭丽·兰达那玉、维希·沙扎纳廷等,包括现在的“80后”国外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里,在拍完电影之后《恋爱诊疗中》《伤于明日》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还是会拍一些符合他电影风格的策划片。
国外电影和策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外的电影市场和我们差不多,观众被电视抢走,电影行业进入低迷期。不少国外电影公司倒闭,大批失去工作的电影人被迫进入策划圈“谋生”。在互联网上流传。
进入21世纪,本土外资电影再次遇上商机,一些大型传媒公司开始涉足电影制作行业。其中,具有丰富市场青年和商业手段的国外电视策划人组成一支队伍,推动国外新兴电影的大众化和娱乐化。新的文化力量。在彭皮里亚看来,策划是电影人了解观众的最佳场所。对于大众电影业来说,这恰恰是工作中最难的部分。2002年获得国外主要奖项的电影《湄公河满月祭》的导演ZenaMaliku也说:“过去,我从事策划和创作时,擅长对物体进行再创作或重新包装,以创造更高层次的美感.这方面的经验让我在构建电影影像时更加得心应手。”
这些有策划经验的导演,成功地将国外电影转化为娱乐化和大众化。他们制作的影片不仅有情感有思想,而且对市场定位有敏锐的触觉,明确响应观众的需求。各种商业元素的灵活运用是策划者的强项。
这样一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彭皮里亚可以被称为“蒙太奇大师”了。多年的策划和拍摄经验,让他对剪辑的运用游刃有余。在《天才工具手》中,节奏大师渲染了剪辑、镜头移动、音效和情感呈现带来的氛围,将考场和学生作弊变成了惊心动魄的谍战场面。
《一杯上路》依然是一部彭皮里亚风格浓郁的作品,但在讲述这个爱与离别的故事时,几条不同时空的剧情线比他之前的电影更加舒缓安静。“王家卫在电影制作方面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彭皮里亚对《我们新闻周刊》说,至于具体的创作,“他让我做我自己,真正倾听自己的声音。”
《一杯上路》剧照。
外国新浪潮
如果要为外国电影的全面崛起划一条起跑线,很多人认为应该是2001年。那时候,彭皮里亚还是一名舞台剧导演专业的大学生。他记得那一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影,而他最喜欢的是《真情收音机》。这就是彭丽,外国电影新浪潮的推动者之一·朗塔育的作品。提起新浪潮,人们总是首先想到国外。其实在亚洲很多地方都发生过,国外国外国外……长期研究外国电影的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陈晓达告诉《我们新闻周刊》事件发生在国外在电影发展史上,国外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黄金时代”到“大萧条”,再到“新浪潮”运动推动的曲折发展之路占据东南亚电影的霸主地位。
70年代,外国电影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兴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对西方电影的热捧,以及电视媒体的兴起,缺乏创新的外国电影逐渐跌入谷底。90年代初期,外国影片的年产量曾经超过100部,1997年金融危机后,影片年产量锐减至10部,可以说是生死存亡。正是在如此惨淡的背景下,外国影业在负伤后开始寻找新的生机。
首先,一群电影人去了西方,他们想在当地严峻的电影环境中寻找出路。随后,外国电影法规调整,降低进口电影和摄影器材的关税,并向外国电影摄制组敞开大门,吸引海外资本和技术。常绿的热带雨林、绵长的海岸线和低廉的拍摄成本,让国外成为拍摄的最佳地点。好莱坞电影♂等电影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与国外电影人合作,提升了国外电影产业的硬件设备和技术水平。新鲜的是,好莱坞把严谨的制作方式和商业拍摄思路带到了本土,国外的电影人开始真正体会到所谓的好电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意识一旦打开,就是意识的觉醒,国外影视产业重组的土壤成为时尚。而此时,那些真正经历过“本土电影受过伤”、背井离乡的电影人已经归来。
1999年,一部《鬼妻》开启了外国电影的复兴,兰斯·尼美比达的这部影片获得了当年亚太电影节的最佳导演等奖项。2000年,《人妖打排球》再创佳绩。2001年,恰特里亲王执导的《苏丽尤泰》创造了国外最高的国内票房——7亿泰铢(约合2000万美元),是《泰坦尼克号》国外票房的4倍。该片不仅打破了国外票房纪录,还被迫推迟原定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
《苏丽尤泰》的成功让更多的投资人愿意投资本土电影。从2001年开始,整个国外电影产业进入良性循环。2001年国产影片出国13部,2002年达到22部,2003年突破40部,此后基本保持在每年50-60部左右。外国本土电影的市场份额从1998年的5.8%逐渐跃升至2007年的47%,即17亿泰铢(约合5000万美元),整个电影市场的总收入已上升至36亿泰铢(约1亿美元)。.
在电影产业的带动下,也涌现出一大批文艺片和作家片。2001年,李鹏拍摄的《真情收音机》不仅获得了2002年西雅图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和2002年维也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还受邀在戛纳电影节导演之夜放映。电影节。2002年,热播、热播的电影《湄公河满月祭》获得“金宝贝”奖12项国内外电影最佳成就奖。影片富有哲理的主题和唯美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4年,《热带疾病》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10年,《能找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获得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
在这波新一波外国电影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海归们:《热带疾病》的阿彼察邦·维拉斯(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制作硕士)、❄的彭丽NewYork)、PrinceChatri、《苏丽尤泰》导演(国外加州大学电影专业)、PanthamThongsang(国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专业)...
这些在国外成长、经历过欧美电影洗礼的新生代电影人,比以往更加关注本国的传统,但他们并没有用传统的方式来表达这一切。他们以国外的真实生活为原型,通过艺术处理,创造性地呈现了国外的社会和文化,使影片中的异国他乡具有了不一样的审美风貌。
不介意消耗自己
在对外电影合作中尝到甜头后,外国政府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2002年,外国政府成立了新的地方旅游部,宣布努力推动外国外景地成为外国电影摄制组的外景地。为了吸引外国资金到国外拍摄和制作电影,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消除各种障碍,例如简化外国电影摄制组到泰国的签证手续,以及降低对外国演员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去年夏天,国外刚刚颁布了一项新规定——批准未来5年内来泰国拍摄的外国演员免税。
在国外拍摄电影、项目、纪录片和电视剧的外国电影制作人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2000年共有382部外国影视作品在国外拍摄,预算为5.53亿泰铢(约合1400万美元)。到2005年,这一数字激增至492家,为海外带来了11.38亿泰铢的收入。2008年增加到20.23亿泰铢,2023年达到50亿泰铢。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外国政府干脆在2007年整合了原部门的行政职能,成立了外国电影摄制组在国外拍摄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外国电影事务办公室”。之前的15天简化为3天。2011年后,为缓和政局动荡的影响,国外政府宣布,电影公司若使用国外国有土地拍摄,将免收片费,若第二次出国拍摄,将免收片费。免征增值税。受到各种有利条件的吸引,很多地方的创作者都出国拍片,我们的电影《泰囧》《唐人街探案1-3》《湄公河行动》《误杀》等作品也出国拍片。
陈晓达告诉《我们新闻周刊》,经过多年与好莱坞体系的融合,国外的电影业已经非常时尚,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好莱坞体系的专业影视人才。很多国外的摄制组来国外拍戏,只需要带主创人员就可以了。摄影器材、摄影师、灯光师、明星助理、群众演员、后期制作人员等在国外很容易找到。它可以节省很多钱。10年来,国外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取景地,而是成为集影视制作产业链于一体的亚洲电影产业生产中心。
影视制作的发展反哺了电影,外国明星开始出现,号召力极强,在亚洲国家掀起了一股大“泰风”。例如,《初恋这件小事》在201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就提前售罄。男主角马里奥抵达上海后受到了广大粉丝的热烈追捧。第一青春偶像的标签。
电影的兴起也带动了电视剧的快速发展。国外的热播剧从摄影、剪辑、表演到演员包装,进步神速。《天生一对》、《天使之争》《禁忌女孩》等在我们当中很受欢迎。最“爆”的要数2023年引进中国的《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仅播出三集就在豆瓣上取得了9.5的超高分。高分。
纵观近年来在国内火爆的口碑泰剧,与风头正劲的韩剧、美剧行业相比,还是比较青涩粗糙的。剧情比较套路和套路,没有触及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不过,泰剧对于商业运作的把控太过分了。陈晓达对《我们新闻周刊》感慨:“国外可以说是仅次于国外的第二个地方,全商业元素经营,文化科技混杂。”
在泰语中,这部电视剧被称为Lakorn,准确的定义是用外语演出的浪漫爱情剧。可见,爱情偶像剧在泰剧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地位。所以泰剧的演员都挺好看的,而且几乎都是新人出演,青春感十足。很多国外的小演员都在名牌大学读书,通过校园活动被经纪公司选中,对角色的运营非常有利。在陈晓达看来,外国对电影的心态与外国的历史政治背景不无关系——在亚洲近代史上,这是一个罕见的从未被殖民过的地方,因此没有历史。“苦涩,大仇深恨。”负担”。“外国很清楚,西方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在对方眼里是捏造的东方想象,但他们不在乎,‘好吧,我满足你’,甚至主动迎合他们。外国不介意用民族和地方文化是西方的观赏对象。”在外国人眼里,这个西方不仅仅是欧美,而是外国之外的所有地方。“事实上,他们不介意消耗自己。”陈小达说,“他们愿意适当地消费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在经济上受益。”
正因为如此洒脱,泰拳和人妖成为了两种标志性的外国民俗文化,也是外国商业主流电影中突出使用的本土元素。对于国外市场来说,它们是最“异域时尚”的题材,所以这个卖点获得了成功。
陈晓达在国外生活了几年。他发现,国外的影视剧更注重个体的细微情绪和感受。他们是典型的市民文化,宏大叙事相对较少。因此,他们更容易打动人心,与普通观众形成共鸣。
与成本巨大的历史大片相比,实力派电影、青春片、功夫片和喜剧片是泰国电影的主流电影类型。类型片在数量上占据了国外商业片市场的绝大部分,既规避了风险,又保证了质量的成本控制,从而可以制作出《初恋这件小事》《天才工具手》《亲爱的伽利略》等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类型片。
外国电影的悄然复兴绝非一两个才华横溢的导演拍几部口碑作品那么简单。近二十年来,得益于商业化先进电影手段下的本土化叙事。外国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在国际电影的包装下产生了生命力,并结合当代外国社会的现实语境,改变了外国电影的文化厚度,形成了独特的魅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