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学艺传承 让濒危剧种焕发新生 一群“00后”将汉调桄桄推上直播“舞台”_南郑_戏曲_传承

10年学艺传承 让濒危剧种焕发新生 一群“00后”将汉调桄桄推上直播“舞台”

近日,汉中市南郑区多名青年演员通过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形式,推广稀有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的故事走红网络、冲上热搜。

51位“00后”青年演员不忘初心坚持十年传承、拯救濒危戏曲的执着,更是感动了许多人。

51名年轻学员登上传承戏台

“汉调桄桄作为汉中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我们有责任把它弘扬、传承下去。”4月20日上午,在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赵红主任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2013年,为更好地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汉调桄桄这一濒危剧种,经南郑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严格选拔,从汉中各县区招收来60名新学员,成立南郑县艺术班,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这些新招来的学员当年均年仅十二三岁,在不耽误文化课的同时,剧团请来陶和清、许新萍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和众多老艺人,对学员们进行汉调桄桄的专业培训。经过3年多的学习,学员们对戏曲艺术和汉调桄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19年,结束在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3年多的深造,最终有51位学员回到了南郑,登上了传承汉调桄桄的戏台。

展开全文

“在传承、保护汉调桄桄这门艺术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都很关心,给予了大力支持。孩子们在学习中都很刻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年的初心。这些老艺人们更是付出了无比的辛劳,功不可没。”赵红介绍,近年来,中心深入挖掘剧种特色,打造桄桄经典剧目,先后编排汉调桄桄传统剧目20余个,编排现代歌舞节目50多个,获得各类奖项40余个。

凭借扎实和专业的基本功,中心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区表彰。先后参与了汉中市、南郑区历年春节晚会的彩排、演出及录制。承担中国最美油菜花节、茶叶节,饮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演出。每年完成公益演出50余场,省、市文化惠民演出120余场,文旅部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100场。2020年,现代红色历史剧目《红色交通线》参加陕西省第九届艺术节展演。2021年,折子戏《挂画》参加中国秦腔优秀剧目展演,受到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表彰。

通过短视频直播弘扬传统文化

“我是13岁进的艺术班,主攻武旦,兼学小花旦。学习汉调桄桄十年来,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不断地成长。”排练间隙,健谈的青年演员李雅芝和记者聊了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如何能在演出之余,利用自己的专长宣传推广汉调桄桄及戏曲知识,成了李雅芝等青年演员思考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雅芝等在抖音平台上看到,平台对戏曲等传统文化的推广力度非常大,一些小一点的地方戏在平台上也非常受欢迎,直播效果非常好。

2022年10月,在赵红的支持下,李雅芝、王乙妃分别以“汉调桄桄·青栀子”“Yi妃”的网名注册了直播账号。并通过短视频、直播的形式推广汉调桄桄及戏曲知识。

在直播间里,李雅芝通过对汉调桄桄旦角的唱腔和念白等知识的讲解、演示,结识了许多网友和戏迷朋友,她还专门建立了粉丝群,让大家在群里面交流戏曲知识并解答大家的问题。

“以前我的视频浏览量并不高,自从我把练早功等日常短视频放在主页后,浏览量一下就上来了。有的视频有7000多的点赞,60多万的浏览量。”王乙妃告诉记者,最近每次到外面演出,特别是演出前化妆准备工作的时候,自己就会开启直播,直播间里常常会很热闹,王乙妃发现喜欢戏曲的年轻人明显多了起来。

相比李雅芝、王乙妃,古欣的直播账号要开的早一些,目前“汉中欣哥”粉丝量已经达到8.4万。其中“一字马”“棍花教学”等精彩短视频均成为爆款。前段时间,有一位当地的小学生通过家长联系,前来拜古欣为师,学习“棍花”,更有网友从重庆赶来学习“棍花”。

有网友留言:“这些‘00后’青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为她们点赞。”看到这些,李雅芝说姐妹们都很开心。

文/图 本报记者 陈卫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