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湘军强势攻陷天京后,顾王吴如孝见太平天国大势已去,突围无望,便选择了自尽,就这样,这位商人出身的太平军将领最终以这样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
吴如孝,太平天国将领,两广的老兄弟,吴如孝自幼家贫,生活窘迫,为求生计,在村上干了长工,待到成年后,吴如孝为求发展,选择了去往广州谋生,经人介绍之后,在十三行商人司干起了会计。
等到手中有了些许积蓄之后,吴如孝就离开广州去往梧州、浔州一带经商发展,逐步成为了一个在梧州、浔州一带小有名气的商人。
1850年年底,吴如孝因为在梧州经商时受到当地富家子弟的排挤之后,离开了广州去往广西经商发展,而这个时候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等拜上帝教的一众骨干成员正在广西多地宣传拜上帝教,入境广西后的吴如孝因受拜上帝教教义的感召,去往金田,加入起义军,并在1851年1月,跟随洪秀全等人在金田揭竿起义。
金田起义后,天王洪秀全封吴如孝为左一师帅,使其成为了太平军中拥有一席话语权的将领。
1852年12月,吴如孝跟着太平军主力强势攻占军事重镇武昌城,在此次战事中,吴如孝表现得极为英勇,因而被提拔为木一总制,统领太平军左一军。
1853年3月,天王洪秀全将吴如孝调往镇江,与太平军将领罗大纲一同镇守镇江,而这个时候,英军的战舰和清军的战船纷至沓来,吴如孝见此情形,与罗大纲商议之后,命令太平军只打清军战船,不打英军战舰。
展开全文
不久,清军的战船被打得落荒而逃,而英军的战舰也是跟随着清军的战船离开镇江的江面,战事平息后,吴如孝修书一封,致书给英国公使文翰,质问英军为何要帮衬清军,并且在这封书信中,吴如孝义正言辞的警告英军不要助纣为虐,以免遭到太平军强有力的反击。
到了1853年4月,由于吴如孝镇守镇江有功,天王洪秀全一道诏命将其封为殿前左一指挥,以表彰其功绩。
1854年,天王洪秀全将罗大纲调回太平天国大本营天京城后,命吴如孝全权负责镇江、瓜洲等地的军事指挥作战,至此,吴如孝开始独当一面。
1854年5月24日,美水师提督布嘉南乘坐战舰强行冲卡,来到了镇江城的江面,吴如孝在镇江城楼上看到了这个情况之后,当即下令命火炮队攻击美水师战舰,伴随着一声令下,太平军火炮队的炮弹全部命中美水师战舰的舰头,美水师提督布嘉南万万没有想到太平军会向他们开炮,当即派人上岸与吴如孝相见会谈。
美水师提督布嘉南的使者见到吴如孝后,表示他们前来是为了与太平天国通好而来,希望吴如孝放行,让他们去往天京,会见天王洪秀全。
但是吴如孝不为所动,郑重其事地警告道:镇江之地,乃是江防重地,不准任何外来的船舰经过,如果非要强行闯关,我方必定开炮轰击,予以警告,至于贵使者所说的通好之事,还得本将上报上去,在做定夺,因此你们现在只能够将战船停在镇江口,等本将将这个事情上报上去再说。
美方使者见吴如孝如此强势,只能够灰溜溜回到美水师战舰上将吴如孝所说的话语全部带给了美水师提督布嘉南,美水师提督布嘉南听后,被吴如孝的气势所折服。
1856年,清军将领吉尔杭阿率部来攻镇江,吴如孝则以逸待劳,率部确保镇江不失,后续,太平军将领秦日纲率部前来驰援,内外夹击之下打退了吉尔杭阿的攻势。
随后,秦日纲与吴如孝合兵一处,在高资取得大捷,全歼吉尔杭阿部,清军将领吉尔杭阿在此战中被太平军斩杀。
清军将领吉尔杭阿兵败身死的消息传至清廷后,令清廷为之震动,清廷方面为了给吉尔杭阿报仇,集结重兵,对镇江展开了强攻,此战,清军有备而来,参加此战的清军皆是精兵强将,并且还配备了优良的火器,因此清廷方面对拿下镇江城势在必得。
战事开始后,双方毫无保留地展开了拉锯战,结果清军优势明显,很快就占据了战事的主动性,吴如孝见此局面,为了保留麾下的生力军,选择弃城而走,返归天京城。
1858年,曾国藩派遣麾下部将李续宾率部来犯三河,天王洪秀全命吴如孝率部前去驰援,在随后的三河之战上,吴如孝配合陈玉成取得三河之战大捷。
1860年,吴如孝再次配合陈玉成率部摧毁江南大营,解了天京之围,天王洪秀全为此十分欣喜,将吴如孝封为顾王,以表彰其功绩。
1860年以后,太平天国的局势就急转直下,多为太平军将领在战场上兵败身死,使得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而湘军则是乘机展开强有力的反击。
1864年,湘军兵分多路,围击天京,天王洪秀全在内外交困之下,忧郁而死,洪秀全死后,太平军人心涣散,士气不再,湘军则很快就一鼓作气攻陷了天京城,顾王吴如孝则是率部与湘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但是随着时间的深入,吴如孝身边的太平军将士死的死,逃得逃,使得吴如孝顿感大势已去,最终选择了自尽,以一种极为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