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范进中举”则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段落,作者吴敬梓描写五十四岁的范进见到中举喜报,因过度欢喜,痰迷心窍,昏倒在地;救醒后又发起疯来,拍着笑着,不顾一切地走到集市上去。
后来多亏一位“报子”出了个主意,找来胡屠户,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嘴巴,这才清醒过来。
范进发疯之后的丑态,让人忍俊不禁。但也让现在的很多人疑惑,只是中举而已,又不是中状元,至于高兴的这么疯狂吗?其实,如果放到现代,可能你也会疯。
中国的科举制起源于隋朝,结束于清朝末年,共延续1300多年。
在相关古装剧中我们都会发现,男主角往往会前往京城,在金銮殿上接受皇帝的殿试,因对答如流,颇受赏识,后得中状元或榜眼和探花。
电视剧简化了我国古代科举制的繁琐程序,状元、榜眼、探花只是该届科举殿试前三名。除殿试外,学子还得先参加乡试、会试。只有中举,然后成为贡士,才有可能参加殿试。
展开全文
因篇幅所限,本文只重点介绍举人。
举人在隋朝只是科举考试中应试人的统称,原意为举荐之人。
如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诏令:“诏京官五品以上,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即是此意。
秀才也只是六科考试中的一个科目而已,在吏部考试过后官品要高于进士科。唐代沿用隋制。
《唐会要》记载:“秀才上等正八品上,明经降秀才三等。 进士、明法科甲等从九品上,乙等降一等。”
由于隋唐时期科举时间和科目都不固定,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宋代延续隋唐的做法,把从各地不经考试选拔的读书士子统称为秀才,就有了“不第秀才”之说。乡试各科中的应试者,统称为举子。
不过,宋代科举三年一考,历经地方、礼部、殿试,考试时间与科目相对固定。
《宋史卷二》记载:“生举员之家,户优免二丁差役,勿进田赋。”
可见,宋代举子就已经能获得很多的好处,社会地位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刑不上士大夫”就是从宋代流传下来的,即有功名的人若犯罪,得先革去功名才能接受审查。
元代沿袭了宋代的科举制度,由于元代把民族分为四等,汉族作为“三四等”民族,很少能科举及第。
据《续通考·选举》载:“通元选举凡一十六,御试士进者1135人,以致天下习儒者少。”
明、清二朝是我国科举考试制度的鼎盛时期,读书人先要参加“童试”,参加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通过者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类六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官府按月发给钱粮。
《明史·选举志一》:“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挞责,五等则廩、增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黜革。”
秀才想要出仕,还得去考试,也就是参加乡试(省考),成为举人。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多在每年的八月举行,因适逢秋季,故称“秋闱”。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名至第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第七名以下,均称文魁。
乡试结束后,全国各地的举人要去京城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一般在第二年的春天举行,所以又称为“春闱”。
考中的被称为“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结束之后,再由贡士参加殿试,由皇帝做主考。通常考中的贡士的学子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在古代,能中举人的学子特别少。明朝国祚276年,一共录取11万名举人;清朝入关后268年,共录取15万名举人。
清朝时期全国共有15个省份,平均下来,每个省一年也不过产生三十多个举人。
由于稀少,所以在明清两朝,举人享有一定的政治特权。比如,举人每年可以免除十几个人的徭役和赋税。
徭役就是老百姓每年必须给朝廷免费干活,不发工资,纯义务劳动;赋税就是农民每年种田要向公家缴的税,举人可以减免。
因此,明清两朝许多财主把田产放在举人名下合法避税,当然肯定要给举人好处。
中举之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资格当官,说不定能当个一县的父母官。或者能在衙门当个差,吃上公家的俸禄。放到现代,就是有机会搞个处级、副处级干部当当。
因此,饱受家人讥讽的范进,在中举后才会突然“状若疯癫”。因为中举后他能扬眉吐气,甚至还获得了当官的资格。
如今每年毕业潮来临之后,大部分同学要么继续深造考研,要么就是考公,一旦成功“上岸”,不乏喜极而泣者。
反观范进,中举之后不仅成功上岸,还有可能混个一官半职,也难怪他会因喜极而发疯。
由此可见,古代中举,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虽不能说一下就飞黄腾达,但最起码实现了阶级的跨越。
参考文献:
[1]石兴琪.从科举及第看范进的发疯[J].学周刊,2015(21):13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5.21.20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