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团山民居
建水,隶属云南红河州。
这座地处滇南的千年古城,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几年前,因为《舌尖上的中国》《十二道锋味》中的烧豆腐、汽锅鸡等独特地域美食逐渐被大众看见。
与大理、丽江为代表的滇池文化不同,旧称“临安”的建水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美誉。从唐宋元明清一路走来,如今,这座历时1200年建设的古城,仍处处彰显着中原文化的文儒气度。
建水古城夜景
“金临安,银大理”
明清两代的临安府,如今的建水古城位于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
据史料记载,唐南诏时筑惠历城,隶属于通海都督府。惠历为古彝语,就是大海的意思。因为当时每逢夏秋之季,坝子里溪水涨溢如海,汉语译为建水。
建水双龙桥(十七孔桥)
元时设建水州,属临安路(路治在通海),并在建水置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统辖临安、广西(今泸西县地)、元江等路,自此,成为滇南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明代仍称建水州,改路为府,临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民国元年改建水县为临安县,次年复称建水县。
建水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元朝初年,大批南宋遗臣离开故都临安(今杭州),跋山涉水,迁居于此;明朝洪武年间,又有百万汉民从江南、江西等地迁入云南,充实边疆。这些移民里有贵族名臣,有知识分子,也有能工巧匠,他们扎根在建水,怀着诗意的理想,用智慧和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再造了一座“临安”。
由于物产丰饶,经济繁荣,万历年间的云南右参政谢肇淛所著《滇略》一书中称:“临安之繁华富庶甲于滇中。谚曰“金临安,银大理”,言其饶也。其地有高山大川,草木鱼螺之产不可殚述,又有铜锡诸矿,辗转四方,商贾辐辏。”
建水临安古城 摄影:卢清国
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所间又建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在全国变不多见。所以建水从来就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称誉。
建水古考场
建水古考场
展开全文
建水孔庙,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继山东曲阜孔庙之后的全国第二大文庙,十分宏伟,建筑保守完好,如今仍是建水为当地青少年举办“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等“三礼”活动的重要场所。
建水文庙
历经12个世纪风雨洗礼,建水古城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扩建为砖城。清初,李定国攻占临安城时,南北西三城楼,康熙四年又复修,后再度毁损。唯有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近六百年,仍旧巍然屹立。
建水朝阳楼
古城南门朝阳楼,建造的时间比北京天安门早28年,到现在已经600多年的历史,建筑风格和北京天安门如出一辙。古红色的城墙及建筑格外威严,檐角飞翘、画栋雕梁、巍峨挺拔、气势雄伟,景致蔚为壮观,是我国边陲古老军事重镇的象征。
建水古城不大,主要是以临安路为中心的几条街道。这里的游客不多,也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
建水朱家花园 摄影:卢清国
朱氏家族的豪宅被誉为“西南边陲大观园”
沿着斑驳的石板路,漫步千年建水临安古城,晨曦中的文庙学海,夕阳下的朝阳楼上,大户人家的朱家花园,百姓人家的古井酒肆……仿佛穿越一段时光隧道,抵达到车马慢的旧时恬淡生活里。
紫陶故乡 古树香茶
从远古一直走到今天,临安古城的千年文脉,给后人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文明碎片。
如果说建水古城是中原文化散落在西南的明珠,那么,建水紫陶就是这颗明珠之上温润而悠远的亮光。
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别名滇南琼玉 ,在建水县燕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距今3500多年的陶丸、陶网坠,证明建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原始制陶工艺。建水陶瓷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建水紫陶历经汉唐宋,成长于元明清时期,民间有"宋代有青瓷,元代有青花,明代有粗陶,清末有紫陶"的说法。当时,建水已经达到家家制陶,人人做壶的制陶全盛时期。
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建水紫陶无论是陶土原料还是技艺传承、产业基础,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的美誉。
建水紫陶
器物,是生活的缩影,既凝结了创作者的智慧,也彰显了使用者的人生态度。建水紫陶非遗传承人田静用“文气”来形容紫陶。
采五色陶土,取上选之泥,载以文人之韵,然后经过火的淬炼,才能最终抵达意境之美,窑中所炼的,是千年文人式的火色。
建水紫陶
文气,是建水紫陶的特点,也是建水人和建水这座古城共有的气质。从城,到人,再到手中器皿,一脉相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传承非遗技艺,为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的赋能蓄力。截至2021年,建水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2316户,相关从业人员近4万人,产值达到40.3亿元,成为了红河州乃至全云南省具有较高标识度的特色文化产业和地域文化名片。
建水紫陶
建水古城的文儒气质中,还有漫山的千年野生古茶树。
古树茶是云南名片的代表。古树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茶,在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老挝北部丰沙里省等都有古树群落,但数量稀少。而建水的古树茶产业数量宠大,后续的市场潜力巨大。
建水普雄乡山上的野生古茶树
当地农业部门普查发现,普雄乡纸厂村一带的山上,共有大大小小古茶树约13.5万余株,分布在16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里。由于树龄较长的古茶树茶籽脱落后会自然繁殖,所以树龄从10多年到2000多年不等,属大理茶种野生茶类。
普雄乡纸厂村漫山的野生古茶树
这些“喝着山泉水”的古茶树,茶水的口感醇厚甘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喝着山泉水”的古茶树
近年来,普雄乡通过引入信誉品牌珮松号茶商等一批优秀企业,延伸和丰富古树茶产业链,打造当地的古树茶绿色品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走“公司+合作社+农户”新路子,着力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
普雄乡打造当地的古树茶绿色品牌
结合古城文旅资源,加上紫陶产业的文化传承,再有天然古树茶林的加持,建水具备了走文化底蕴文化赋能“IP品牌+产业发展之路”的资源禀赋。
好茶配好器。茶与陶为核心的区域农文旅一体化品牌推动,符合时代新消费的趋势,也将让更多国人了解到建水文化,体验今日建水之美。
建水古树茶
舌尖上的建水美食
这座城重新走入大众视野,是因被综艺之神眷顾。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十二道锋味》,今天,在人们逐渐对“古镇”这个词麻木的时候,建水美食或许会让你眼前一亮。
在建水,让人流连忘返神魂颠倒的小吃数不胜数。
汽锅鸡、草芽、糯米揣莲藕……“建水十八吃”里,建水人最离不开的,还是烧豆腐。对于建水来说,没有豆腐,就没有了生活。
建水烧豆腐
就像喝茶之于成都人,掰馍之于西安人,烧豆腐成为建水饮食文化的代名词,早已深深的烙进每个建水人的生命中,成为他们摆不脱、舍不掉的习惯,甚至成为了这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名片。
建水烤豆腐
烧豆腐是建水招牌名吃,在古城到处都可以看到围坐在一起吃烤豆腐的人,你可以愉快的加入其中,从店家手里接过一小碟蘸料自取食用,不用担心吃了多少,店家自会用玉米粒为你计数。
据说,建水豆腐之所以是建水豆腐,不仅在于制作工艺和选料上,据说个中奥秘还来源于做豆腐的水——必须是建水古城水井里的水才行。
临安古城大坂井 建水豆腐用的就是这口井里的水
走在建水老城里,总能时不时遇到水井和取水的人。单眼、双胞、三眼、四眼、圆的方的都有,这在别的地方很少能够见到,所以,人们都说建水是一座“古井博物馆”。
建水名菜汽锅宴,是用建水特产紫陶汽锅作炊具,取材猪、鸡、鸭、鱼、鸽、藕、参、芋,配以葱、姜、草果、胡椒,在土锅上用熏蒸的方法烹制出来的一桌宴席。上菜时通常以锅代碗,大汽锅带小锅。
汽锅鸡
据史书记载,过去汽锅宴曾作为滇味宴席的头牌大菜,享誉全滇。在建水“十大名宴”评选中,汽锅宴脱颖而出,名列榜首,成为十大名宴中的第一宴。
汽锅鸡的绝胜处不在鸡肉,而在锅里盈盈微漾的汤汁,小啜一口,清香、鲜美、甘醇之味在舌尖隐隐绽开,再挑剔的味蕾也不觉醺然微醉。
云南过桥米线
入乡随俗,在建水,早餐要吃一碗米线。这里的米线吃法很不同,进店选好口味后,店家会麻利的配好汤头给你,剩下的都由你自己操办,白米线、红米线、十几样配菜和小菜都是任选无限量,可以说每一碗都是为自己定制的口味。
不同店的招牌汤头不同,草芽米线、牛肉米线、鸡汤米线……总有一碗吃到心里去。
还有,《十二道锋味》中解锁的建水草芽也值得一尝。
《十二道锋味》节日中的建水草芽
这座如同“隐士”一般的“活”古城,用儒雅慢生活、人间烟火气再次惊艳了现代人的目光,是仅仅为了吃也值得逛一逛的小众旅行目的地。
注: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END-
文 编辑 丨县小志
封面来源:网络
参考:
红河日报:《太稀罕!建水这里竟藏着13.5万株“千年宝贝”》
中国网:《“茶陶融合”为建水紫陶产业链发展注入新动能》
云南网:《早安云南丨建水紫陶 千年的等待中出落绚烂》
时尚先生:《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传承与坚守》等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商务/咨询/合作/投稿,欢迎私信留言《新县志》
新县志,
优晟文化与羊晚集团战略合作内容平台
县域经济、文化IP打造、乡村振兴、城乡链接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