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欣”化身“卫国平”,我们版《害人回忆》来了——
沉浸似的入室行凶、排水渠内的脏器与颅骨、垃圾堆的尸块袋子,无一不揭露着伤人者的滔天罪过。
神秘元凶深藏暗处,卫国平紧随线索追查谜团。
八年前的偃旗息鼓,终究等来了八年后的真相归来……
一部《他是谁》,高端解惑“1988·白银连环害人案”、“1996·南大碎尸案”(我们十大悬案之首)。
展开全文
是继《狂飙》后,张译领衔的又一收视王炸。
上线1集,收视率就直线登顶,全网收视第一。
精准还原尸身,成悬疑爱好者的“心头肉”。
不仅碾压《白夜追凶》、《法医秦明》,更是创下继《狂飙》后的又一刑侦里程碑!史无前例的大时尚,快准狠的节奏!
强占央八黄金档,观众好评如潮,刑侦悬疑剧有天花板了!
看来,电视这次又押对宝了!
《他是谁》——这部涉案片之最,有多绝?
还原罪恶镜头、残忍的原型披露
犯罪与悬疑,是导演鲍成志的一大绝笔。
早在去年他执导的一部《警察荣誉》,就以8.5的高分,比肩《狂飙》。
而本剧的监制丁黑,来头更不小!
2003年他执导的《玉观音》,让孙俪横空出世,他也入榜为“双十佳导演”。
此次他与鲍成志联合执导《他是谁》,更是创下刑侦剧的又一热度巅峰。
至于男主角张译,从官宣这是男主角开始,网友就期待满满。开播之后,也纷纷表示:不愧是张译!
开篇镜头就直击1988年的凶杀现场,快准狠地切入,让观众分分钟入戏。
高运转的特写镜头推进下,草丛里的女子画面,直接将悬疑感铺满。
这起豆芽桥凶杀,与2.26害人碎尸案有一个共同点——受害者被割喉致伤。
经过验尸后进一步确认,伤人者都是左撇子。
而受害女性,生前都被侵犯,甚至做过“安全措施”。
但从四坡路到豆芽桥,还有一段距离。
若是同一元凶的话,这个人必定有私家的交通工具。
正在疑惑之际,镜头直转到1996年,惊悚碎尸凶杀事情再现江湖。
在一次次抽丝剥茧中,谜团似乎开始破解。
然而剧情反转再反转,刑警队长卫国平(张译 饰)的一句“我觉得他回来了”,让观众紧迫追随侦探细节,去查探伤人者。
这也引起全剧最大谜团——他是谁?
很快,镜头就对准一位医学院男教师。
稚美的脸庞,他,可能是伤人者吗?
不得不说,快如闪电的节奏,根本来不及分神!
仅仅开局十几分钟,就瞬间引入高潮。
而且相比去年大火的《罚罪》,神秘感是《他是谁》的一大亮点。
在剧中观众追随卫国平的第一视角,一次次剖出线索。
可对于伤人者的定位,始终捉摸不定。
然而在《罚罪》中,坏人给的太明显。
光是看了前几集,就知道接下来的剧情走向。
简直将观众的智商,狠狠地“踩”了一波。
此外,大时尚亦是炸裂全场!
例如装有尸块的袋子,排水渠下的颅骨。
伤人者一刀封喉,女大学生尸身被蒸煮烂碎至角落里、垃圾场、下水道。
哪怕涉及身体血迹与勒痕,也是十分逼真。
不过血腥的同时,惊悚与悬念的分寸又刚刚好。
毕竟《他是谁》这部剧,不仅仅以这种视觉上的血腥取胜。
在对伤人者狠辣性格的塑造,主要是通过精准的作案手法来凸显。
比如雨夜凶杀这一设定。
光是深夜定点、到追踪后的迅速封喉,就足以证明伤人者,有绝佳的高科技犯罪技巧。
刻意选在雨夜前夕行凶,最后证据在一夜之间洗刷而尽,心思的缜密可见一斑。
此外在对受害者碎尸的残害中,不光让观众体会到人性的恶意,也尽显一个高手的冷血。
他一系列的流利操作,超乎常人素质的厉害心态,让人不经意间猜测伤人者的动机是什么?
人性为何恶到如此地步?一个高智商人才为何成至犯罪?
可以说,这种案件对社会心理层面的正向刺激性,正是一部侦探悬疑剧存在的意义所在。
罪恶的湖南性、丰富的精神内核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剧在年代感与诙谐风格上,也有所造诣。
不仅还原了八九十年代的街头巷尾、经典的绿色警服、无人管理的废弃垃圾堆,还复制出了那个年代下独有的场景。
而且剧中张译一改《狂飙》中安欣过于光正、执拗的性子,在《他是谁》中化身刑警队长卫国平,他诙谐又幽默。
不仅敢直击省专案组的诘问,更是在可爱又怒怼的语气中,凭借一句“心里这个坎儿过不去”,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立体的警官。
但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卫国平也有着偏激的一面。
在1988年战友雨夜遭凶杀的那一夜,卫国平失声痛哭,迟迟不肯撤退。
在第二日的讨论会上,他又拍案站起。
此时的他,身上溢满了年轻人的燥热。眉宇间的稚美,也是一显而尽。
可就是这种真实性的输出,才成就了这部刑侦剧《他是谁》。
因为一个英雄角色,他首先是一个市井小生,一个普通人,而后才是一个为正义拼搏的刑警队长卫国平。
正如大众所称赞的那样:张译光是站在那里就是戏了。
剧中卫国平对八八案的执念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狂飙》中安欣的影子。
然而兄弟的命丧,一个人的负重前行,又何尝不是一些英雄的缩影?
观众总以为是张译“复制”了一批刑警角色,实际上是我们从中发觉到了英雄的精神内核,总是惊人的相似——都对不公愤愤不平。
所以角色从没重复一说,正如陈道明老师曾说的:
难的就是演完语文老师,再演数学老师。
但张译,却很好地凸显出了那种辨识度。
在他的饰演下,卫国平和安欣同样的固执性子下,却多了份独特的烙印——痞性。例如用印泥给队友画花脸、和师傅相处时的互怼模式、和领导吵架时又有一种欠收拾的有恃无恐。
另外这部刑侦群像剧,还沿袭了《狂飙》的高能,不把刑警单一地定义为公正的化身,也不把市井小民刻意卑微化。
每个小人物,也可以是大英雄。
比如在屠户家中找到血迹线索的二哥、在垃圾堆找到“冻肉”的环卫工,他们都为正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这部剧的另一真实性更在于——对办案手法的湖南。
如果悬疑是《他是谁》的外衣,那刑侦才是这部剧的灵魂所在。
近些年来,刑侦剧趋于虚构性,却缺乏湖南。
但《他是谁》,不仅还原了两起凶杀现场的血腥,更贴合了老一代民警的侦察日常。
寻找尸身组织时,仅仅有5人。
看似荒谬,实则这才是对现实的再现——警力不足。
当时连环凶杀,人心惶惶。所以更多的人,被安排去排查关卡。
另外在侦察方法上,也是凭借原始的人力,没有如今高精尖的设备。
因此卫国平一众人,只好用录像带学习DNA对比,将观众拉入了原始的刑侦现场中。
用手电筒打着光,用眼磨砺眼力,用心推演犯罪轨迹,去一次次人工缩小嫌疑圈子。
亦有刑警队,只身5人跳入下水道,在臭水沟里摸寻尸块。
一潭伤水下藏污纳垢,充满了罪恶的未知。
相关只能一步步透过石板的缝隙,窥见一角。
哪怕干呕,也不能呕在水道,以防污染案发现场。
这种步步为营、抽丝剥茧的展开,让人梦回当年的《重案六组》。
它也是在一次次凶杀、绑架、投毒中讲诉了何为邪不压正……
那句经典的“我是刑警,质量证据,不听故事”,不仅是季洁这一警花秉持的信念,更是《他是谁》中卫国平的三观。于是他从伤者上手,反复推敲;从尸身组织中,寻找伤人者的痕迹。
而后真相的浮出,他们又用一个又一个的案子,告诉我们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何为规则,又何为欲望的代价。更告知我们,世间不变的底色在于:行于光明之下,才能无愧于自己。
可以说《他是谁》这样一部极富精神内核的刑侦探案剧,并不需要所谓的“流量”加持。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大流量密码!
它取材自现实中的十大秘案之一,更有一群好的演员、一些笨拙却真实的刑侦手法以及让人心悦诚服的快感,直接坐稳了央八黄金档。4大看点,爆款预定。
不过之后的集数,能否将品质延续到底,还得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