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凿壁偷光的匡衡_长大后做了什么?)_凿壁偷光_主人公

古来勤学励志的人物不在少数,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牛角挂书……其中,凿壁偷光的匡衡,更是成为了代代文人学子砥砺奋行的榜样。

然而,匡衡的故事似乎堪堪停在了他偷光苦读,成为一代相宰,扬名立万的巅峰时刻,之后的匡衡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辅佐王业,贤良终老,还是另有所为?

兰陵建业志:立志读书,发奋用功

匡衡,字稚圭,出身世代务农之家,家境苦寒,自记事起,他就提着等半身高的饭盒,踉踉跄跄地跑到田间地头给家中的劳动力送饭,再大一点,他已经可以勉强握住锄头,像模像样地除草松土了。

匡衡的原名叫匡鼎,自小他父亲就去边关当兵,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本就清苦的生活越发艰难,到了荒年,早衰的母亲就带着小匡衡在田野里,拾取别人家中收稻剩下的麦穗,回到家中搓一搓,舂一舂,和水又是一顿稀粥。

尽管母亲贤惠,一顿一顿野菜稀粥杂粮,勉力将小匡衡拉扯到了七岁,可家中是再也揭不开锅了。匡衡早慧,他明白,他若是一个女儿,他便会像隔壁家的玩伴一样,早早被送去大户小商家做了童养媳。

眼见着母亲的愁容越发惨淡,叹气声越来越频繁,匡衡在饭桌空空的情况下度过了他的七岁生日,翌日,他替母亲说出了那个为人母不忍的请求:“娘亲,让我去跟着财主做佣人吧,我们总要吃饭的。”

匡母抱着瘦弱不堪的孩子痛哭一场,将他送入了当地的财主张大户家中,做了放猪的猪倌。

尽管匡衡自小贫苦,但于不幸的乱世中,知识和书籍是他唯一的慰藉。

匡衡生于西汉时期的东海郡丞县,也就是今日的兰陵县,此地是荀子曾经居住、任职、教徒的地方,纵使草鞋裸足的小儿,也能摇头晃脑吟诵两句“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这片灵地盛传着荀子的故事,而匡衡更是听着《劝学》、《儒效》长大的。

他在识字的亲邻的帮助下,学会了识字写字,具有了读书的能力。年纪小小,尽管没有多少书籍资源可以调配,但若是摸到了一本书,必然将其读得彻彻底底,记得一字不差。

许是浸润古今典籍,酷爱读书的缘故,匡衡尽管到了张大户家中日日劳累,也不觉得苦涩,反而最擅苦中作乐,张大户家中的孩子嘲笑他是“小猪倌”“猪头儿”,匡衡却昂首挺胸,毫无羞愧之色,颇为自得道:“我是‘猪大王’!”

待到孩子们哄笑着齐齐叫着“猪大王”“猪头子”一散而空之后,匡衡便开始了自己的“娱乐活动”,他将猪当作自己的臣子,给每一头公猪都取了官号——稍胖的叫做“胖司马”,瘦条的叫“瘦太保”,花斑点的猪叫“花御史”,跑起来一拱一拱的叫做“罗锅将军”,还有腿比之其他猪更修长的,他管它叫“长腿太尉”。

至于母猪,他则统统分作“雪公主”“郡守夫人”“尖嘴娘娘”“黑太后”等等。小匡衡在这种游戏中乐此不疲,他还给猪群定下了规矩,如有违反,必须按照“王法”处置,严刑“治罪”。

匡衡养猪养的颇为用心,满圈的猪油光水滑、肉肥膘满,但杨大户仍然不知足,他见匡衡还有可以压榨的余地,越发变本加厉地使唤他,让小小年纪地匡衡起早贪黑地打杂帮工,将不满十岁地孩子饿得面黄肌瘦,常常头晕眼花。

尽管如此,匡衡还要抽出时间来学习,张大户家中的书是一本也不让他碰,他只能在南山坡上的石碑上日日记摹那一百六十字碑文,他没有纸墨,就用手沾口水,按照碑文上的字,一笔一划地在大石上学描,没过多久,这一百六十字就被匡衡学得滚瓜烂熟。

一朝成名天下知:凿壁偷光,终成大儒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匾额、对联、碑文已经难以满足匡衡的求知欲,他为此苦恼不已。

一年端午,杨大户给了匡衡三个粽子,匡衡只吃了一个,将剩下的两个拿回家孝敬了娘亲,正待娘亲吃粽子之时,匡衡发现自家房檐下插着青麦和艾草,这是当地的风俗,标志着友爱和丰收。

匡母吃完一个粽子,便将一个小葫芦递给匡衡,示意匡衡将葫芦挂在门外,匡衡自是直到这是为了保佑爹爹平安无事的好物,他笑着对娘亲说道:“娘,着葫芦是吉祥物,正巧我会写‘吉祥’二字。”

说着他就用木炭在葫芦上写下“葫芦”二字,匡母见状喜得眉开眼笑:“好好好,吉祥如意。”

谁知,此时三位公子哥路过匡家,他们见葫芦上写着字,颇为不屑道:“他家祖宗八代目不识丁,不过一群睁眼瞎子,到了这一代居然出了一个小子冒充书香人,真是笑掉大牙。”三人本欲直行至书院,碰上此事,免不了捉弄匡衡一二。

一个高个子公子上前一步,颐指气使地说道:“小子,‘吉祥’二字未免过于俗气,如果写‘福寿无疆’岂不是更好。”匡衡摇摇头:“不会写。”高个子公子假意道:“我来帮你写。”说话间擦掉了‘吉祥’二字,握住木炭重新写了四个字,随后就勾肩搭背,说笑着离开了。

此时,一位乡邻的女儿文英路过,眼见此事,气得上去擦掉了那四字,一边擦一遍骂道:“蓝心烂肺。”匡衡是认识文英——当地有名的藏书家,文不识的女儿,其父才高八斗,在家乡开了一个青檀书馆。他十分不解文英为何如此反应。

文英骂道:“这群促狭鬼,哪里是‘福寿无疆’,分明就是‘槽头兴旺’。”匡母一听,直接气得昏了过去,而匡衡则自此之后将这写着“槽头兴旺”的葫芦放在床头,以此警戒自己“只要饿不死,就要读书识字”。

而文英和匡衡的友谊则建立了起来,文英时常会从家中拿出珍贵的藏书,教匡衡读写。

他更加刻苦,在放猪的空闲时间,他还要跑到青檀书院的窗下,听文英的父亲,文不识老先生讲学论道。文夫子见他聪明好学,心生喜爱,不仅传授他文法句读,还教他治国安民的大道理。

匡衡的悟性很强,一点就通,他将文不识的教诲铭记于心。匡衡的进步与日可见,文不识赞叹“孺子可教也”,便做主为现时名为“匡鼎”的孩子改名为“匡衡”,意思是希望匡衡在学业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富家公子相抗衡。

和文不识成就一番师徒情谊之后,匡衡可以接触到的藏书越来越多,但他的苦恼再次生发:总有藏书千卷,白日里要干活,到了夜里,他又没有钱点油灯买蜡烛。匡衡最喜电闪雷鸣时的夜晚,因为他可以借助闪电天光,断断续续地读书。

这一日,雷雨消逝,天空一片死黑,匡衡急得抓耳挠腮。等待回到屋内,匡衡发现,隔壁房铜匠正忙着做工,隐约可见炉火雄旺,然而,这一炉灯火,却可观而不可即,匡家这一边仍是一片漆黑。匡衡躺在床上,怎么也忘不了那一炉熊熊火焰。

于是他盯住这一堵墙壁,仿佛要将他盯出一个洞来,突然,他见着有一丝半点的光从墙缝里面透了出来,于是他急忙凑了上去,展开他的竹简,却依旧看不清字。

匡衡思量了片刻,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和房铜匠关系亲厚,两家人都是穷苦命,穷帮穷,倒也不会过于尖刻。

于是匡衡心想着,便立刻在离地二尺高地墙壁中间画了一个小圆,开始用钉锤农具凿土泥墙壁,隔壁房铜匠家中锻造铜器,乒乒乓乓的捶打声盖住了匡衡断断续续地凿壁声,不到半个时辰,墙壁就被凿穿,隔壁的光线顷刻间涌入了黑沉的小屋。

匡母被儿子此等举动吓得说不出话,只是:“你你你——”半天才缓过来:“你这是在干什么?”语气中颇有悲愤和惊骇之意,匡衡心下明白,母亲这是把他当成了贼人,于是略带安抚地笑道:“娘,我借个光,读书。”

匡母眼含热泪地摇了摇头:“不行啊,半夜三更凿壁挖墙,人家过会儿拿你当贼啊!”匡衡却是拿起竹简开始飞快地扫读:“心里没鬼,就成不了鬼。况且,娘亲,偷光不犯法的。”

匡母执意不肯,让匡衡把洞填上,谁知凑近一看,这一个洞挖得颇有讲究:这一个喇叭状的洞口,房铜匠家那一面只有鸡蛋大小,毫不起眼,但是在匡家这一面却有碗口大,能够最大程度汇聚光线,而不至于惊扰了房铜匠家。

匡母又是感动又是心酸:“娘得好孩子,难为你相出了这么一个穷法子,苦了你了。”自此之后,匡衡夜间就借光读书,白日里就用柴草将洞口堵上。

后来,匡衡又在青檀山捡了两块响石刻成了砚,用羊毛茼麻制成了毛笔,用桑葚子加石榴树根掺杂锅底灰熬出的汁水当墨水,每日在晒干的莲叶上面练字,才识越发精益。

“偷光”到“盗田”: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匡衡尤其擅长讲学《诗经》,因全凭他知识渊博,讲述起来风趣幽默,常常是旁征博引,将深奥的知识讲得风趣幽默又通俗易懂。更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的盛赞。

匡衡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至于当朝太傅萧望之都将其请入府内,论《诗》谈《诗》。萧望之对匡衡年纪轻轻学识竟如此渊博感到惊喜,待到他问及匡衡师从何人之时,匡衡一句:“转益多师”引出了自己艰辛的求学故事。

匡衡之父名为匡占海,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屡立功,不久便被提拔为参将,但在最后一次的血战之中,主帅给匡占海下的是羽书令。

在匡占海的军中竟无一人会读这羽书令,匡占海本人同样目不识丁,只能硬着头皮死战。可羽书令的内容却是叫他且战且退,不要恋战,将敌军引向埋伏即可。可就因为匡占海不识字,误了大事,也误了自己的生命。

匡占海临终之际,托人写了一封遗书,信中以自己血的教训告诫儿子:“家中再穷,也要刻苦读书,别走爹爹的老路。”匡衡读懂了父亲的血泪嘱托,他自此时时刻刻将父亲的遗书带在身边,以此来勉励自己。萧望之听了这一故事,连涕带叹,赏识中更兼怜爱。

平日里桀骜不驯的王孙公子见了一批又一批,哪里能遇见这么谦逊刻苦的学生?萧望之当即将匡衡推荐给了喜好儒家学说的太子刘爽,刘爽主东宫之时,就和匡衡多有往来,待到刘爽即位,更是将匡衡召入京城,封匡衡为博士、给事中。

匡衡开始了平步青云之路,公元36年,匡衡为当朝丞相,受封乐安侯。匡衡凭借自己的学识,从一个兰陵贫家子弟,位极人臣,权倾朝野,至此,匡衡的成功几乎成为了后世无数寒门子弟的奋进的榜样。

然而,他习纵横之术,学治国之略,却无一人告诉他,如何在其位,守其德。

汉元帝晚年,宦官石显仗着皇帝宠幸,一面进言苛捐杂税,一面结党营私,暗中操纵朝政势力,自己从中中饱私囊。彼时,匡衡已是百官之首的匡丞相,却对石显的作为听之任之,在诸多伤天害理的决策中,表现的皆是软弱和妥协。

直至几年后,汉元帝驾崩,汉成帝即位,匡衡立即联合朝中非石派的大臣弹劾石显,其决策之果断,伏击之老辣,当真是一派狠厉手笔。

然而,彼时司隶校尉王尊当即就上书汉成帝,称匡衡绝非清白之人,他对于石显的所作所为看在眼中,甚至曲意奉承,直到新皇登基才动手,无疑是想要清洗石党势力,随即自表其功。

匡衡弹劾石显,王尊接连弹劾匡衡,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石显结党营私,威逼上主,自是必死无疑,但是匡衡借朝政社稷来算计论功,彻头彻尾的奸臣嘴脸,其心可诛。

然而,正因为是前朝老臣,且因为除掉石显还要倚仗匡衡的手,故而汉成帝并没有对痛下杀手,而是采取了搪塞推责的方法,表示自己暂时还需要匡衡的才能站稳脚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石显的贪污大案刚刚告一段落,匡衡的“专盗土地”案就被捅破。

匡衡的封地位于僮县乐安乡,本来之时以闽佰为南边界线,合计天地三千一百顷,然而,在绘制地图之时,因失误将南移四百余顷的平陵佰标志为了乐安乡的南界,匡衡却将计就计,勾结了当地郡县官吏,将这错绘的四百余顷土地收入囊中。

匡衡不知的是,自从石显贪污案案发,匡派锋芒毕露以来,汉成帝就一日比一日更为忌惮他,在主上看来,他和石显,一个是今日贪污反贼,另一个……就算不反对,待到权倾朝野之际,也必然会被讨伐处置——无论有罪与否。

因而,当石显案暴露,汉成帝虽然没有立即依从王尊的上书处置匡衡,却也没有阻止王尊和王骏等人对匡衡的苛责与监视。

这位年轻的天子明白,若想一次扳倒两位前朝遗老,短期内一定会出现权力真空的局面,不如等自己布控好朝内势力,也等……匡衡的野心犯下滔天大罪之时,再一击毙其命。

尽管匡衡贪污的四百余顷土地田租比起成帝朝初始处置的贪污大案来说,当是不值一提,但是匡衡身为百官之首,本应该恪守贤相儒师的规范,可他却带头贪污,实在不惩不可。

汉成帝顾念匡衡是两朝丞相,没有对他处以重刑,只是没收了他的田产家财,将其贬为庶人,将其打发回了兰陵故乡养老。

从当年那个酷爱读书识字,求学致知的少年,到权倾朝野,吞并土地的丞相,从“偷光”到“盗地”,应了那句“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匡衡的一生跌宕起伏,令人唏嘘。

匡衡被贬还乡,途径当年放过猪的山坡,看到了那块曾反复摹写的石碑,想起了自己当年渴求知识,日日抚摸石碑,一心想明白碑文含义时的情景。他一遍又一遍地写着那一百六十字,似乎想以手为刃,破开藏身于石中的知识。

直到有一日,一个老儒生路过此处,正一句一句吟诵着碑上文字,看见了伏在草丛中的自己,和石板上笔挺端正的字,连连赞叹,出于授道之心,他教授了石碑上的文意。

那时的少年,悟性极强,一点就通,连连叩谢老儒生,老儒生只道:“他日传道于稚子,自是言谢。”

念及往事,匡衡涕泪横流。几年后,因郁结于心,病逝于兰陵。

故意隐去匡衡晚年的所作所为实为多此一举,事实上,从刻苦学习的贫家子到贪污腐败的权臣,匡衡历尽一生的全幅故事更具有现实警示意义:学在何物?学为何解?如果忘却初心,那么就算满口“之乎者也”,也不过是披着儒道外皮的伪君子。而这,是很多老师不愿意告诉学生的。

参考文献:

  1. 周成华主编.《汉书故事简读》[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眆.《太平广记·俊辩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