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佛西(中国戏剧教育家、剧作家、新兴话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_戏剧_剧作_上海

熊佛西简介

熊佛西(1900–12–04~1965–10–26),中国戏剧教育家、剧作家。

五四以后新兴话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

生于江西丰城,卒于上海。

原名福禧。

1920年考入燕京大学。

翌年加入民众戏剧社,提倡学校戏剧运动。

收于第一部剧本集《青春的悲哀》(1924)中的《这是谁的错》等4个剧本,概括了五四时期知识青年的精神面貌,对话生动,人物性格突出,在学生中演出很有吸引力。

大学毕业后,1924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戏剧。

1926年获硕士学位回国,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后改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主任,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戏剧人才。

这一期间,写有《甲子第一天》、《洋状元》、《蟋蟀》、《艺术家》等10多部剧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对当时社会上的丑恶事物加以揭露和嘲讽。

三幕剧《一片爱国心》(1926)和独幕剧《醉了》(又名《王三》,1928)是他早期的优秀代表作。

前者的戏剧冲突围绕民国初年一位革命党人与其日籍妻子及他们的儿女的家庭矛盾而展开,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后者则以一名刽子手的视角写戏,有力地揭露出黑暗社会逼迫善良人走上邪路的罪恶。

除剧作外,他还出版了《佛西论剧》和《写作原理》,从戏剧艺术的本质和发展,西方悲剧、喜剧等的形成和变迁,结合中国戏曲的特点,对戏剧的结构、观众的心理、综合艺术的理解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对借鉴西洋演剧经验,发展中国新兴话剧起到启蒙作用。

1932~1937年,熊佛西赴河北定县参加并主持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所办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写剧的题材和笔法都有所改变,如《屠户》、《牛》等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渡》则表现了农民对土豪劣绅的愤怒与反抗。

通过农民演剧的实践,还创造了新式的露天剧场、打破“幕线”的演出方法等,为农村戏剧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36年,熊佛西创作的历史讽喻剧《赛金花》遭到禁演,此事促使他的思想产生很大的转变。

抗战爆发后,他只身赴长沙组建抗战剧团,在长沙、武汉、成都演出了《后防》(根据《过渡》改编)、《吴越春秋》、《中华民族的子孙》和大型广场剧《儿童世界》等,大受观众欢迎。

1938年,任成都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校长。

该校附设“表证剧团”和巡回演出队,经常深入农村。

在他主持下,全校师生大多倾向进步,民主空气活跃。

1941年,省立剧校被解散,他到重庆就任中央青年剧社社长。

不久到广西桂林,创刊《文学创作》,还参与组织了1944年在桂林举行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熊佛西就任上海市立戏剧实验学校校长,邀请欧阳予倩、洪深、曹禺、黄佐临等授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校改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后又改名上海戏剧学院,他一直担任院长。

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

1956年,写作了反映工商业界社会主义改造的《上海滩的春天》,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200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熊佛西戏剧文集》,收有他主要剧作、专著和论文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