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之战(五千兵马损失殆尽_曹操在汴水之战中为何败得如此惨烈?)_联军_酸枣_士卒

汴水之战以酸枣联军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战役的损失非常惨重,如济北相鲍信负伤,弟弟鲍韬战死,张邈的部将卫兹战死,曹操被流矢射中而负伤。如果不是曹洪在关键时刻将战马让给曹操,恐怕曹操这条命也交代在汴河之溿。

曹操五千兵马损失殆尽,对其宗族也是巨大的损失,原本带着巨大的信心,可是这一场战役损失如此惨重,极大的打击了曹操。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曹操为何败得如此惨烈?

仔细分析一下,曹操之所以败得如此惨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外因,另外一个是内因。

一、从外因的角度上讲,酸枣联军包括曹操面对的对手徐荣非常强大。

徐荣到底有多强大,这个在历史上记载不多,只有零星的一些陈述,不过从这些零星的陈述可以管中窥豹,略知徐荣并非一个菜鸟,而是被埋没的猛将。

徐荣和孙坚在梁东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此战孙坚惨败,身边只剩下十多人,被徐荣围困,幸亏有部将祖茂的掩护,从而让孙坚逃脱。此战中,徐荣斩获颇丰,其中颍川太守李旻被捕获,为了威慑关东联军,徐荣将其烹杀。

随后,孙坚收拾散卒,继续奋战,在阳人之战中,大败董卓派遣的部将胡轸,吕布等人,同时阵斩华雄。不久,董卓亲自带兵迎战,孙坚继续迎战,将董卓和吕布先后击败,迫使吕布不敢停留洛阳。在孙坚的追赶下,董卓军退出了洛阳。

撇开徐荣和孙坚之间的梁东之战,董卓军和孙坚之间的数次鏖战均是全败,没有胜过一次,以至董卓被打出了阴影。于是想到了设法收买孙坚,可是被孙坚拒绝。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通过谈判就能够得到嘛?

对比而言,徐荣和孙坚虽然只是打过一次,可是通过这次战役,从侧面也烘托出徐荣非同一般,只是可惜他不是董卓的嫡系,因此在军中无法获得像牛辅、胡轸这样的待遇,否则以徐荣的才干,董卓军恐怕将更加难以对付。

由此可见,酸枣联军在汴水之中败于徐荣的军队也不算是意外,毕竟即使孙坚的这样厉害的角色都吃了大亏,何况是曹操、鲍信等这样酸枣联军呢?

因此,曹操等人在汴水之中败得如此惨烈,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他们的对手徐荣并非一般的人。

二、从内因的角度来看,酸枣联军内部的问题多多,以至极大的削弱了联军的战斗力,从而导致曹操败得如此惨烈。

酸枣联军内部问题非常的多,这些问题包括从一开始的战略计划,士卒的军事素养以及将领统帅等,均存在极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汴水之战的胜算。

首先,曹操的战役计划太过于冒险。

曹操凭借麾下五千兵马,同时获得了陈留太守张邈的支持,还被袁绍表为奋武将军,从而跻身于酸枣诸侯之列,获得了和酸枣诸侯们商议军事,定天下的地位和机会。

当董卓西迁的时候,一个大胆的计划呈现在曹操的脑海中,让他兴奋不已,就是酸枣全军的力量西上到达成皋,和董卓军一战而定天下。

那么曹操为何有这样的强烈的计划呢?他主要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关东联军站在正义的一边,而且现在已经形成联盟的方式,人数众多,实力足够。

第二个理由董卓焚烧都城,劫持天子西迁,弄得天怒人怨,已经无处安身,甚至不知道何去何从了。

从曹操提出的两个理由来看,他认为关东联军兵多将广,实力足够强,但是董卓军不得人心,已经处于无所适从的地步,因此联军如果西进占领成皋,可以一战击败董卓军,进而平定天下乱局。

很显然,曹操这个计划过于冒险,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酸枣联军的人数虽然够多,可是实力不一定能够强过董卓军。在某种程度上虽然是站在正义上,可是这么多诸侯,有几人把心思放在所谓的正义上呢?难道没有各自的小算盘吗?因此即使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恐怕也要打折扣吧。

另外,董卓军虽然西迁不得人心,可是还没有达到崩盘的地步,毕竟他还有足够的实力控制局面,况且他的手里还有天子,是名义上皇帝,从大义上不输于关东联军。

因此,曹操这个占据成皋一战定天下的计划太过于冒险,甚至存在严重的缺陷。毕竟知彼知已,才能够百战不殆。

曹操在战略上的失误,必然导致后续的战术行为上的受挫,因此在汴水之战中,曹操败得如此惨烈。

其次,联军内部缺乏统一的指挥。

酸枣联军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可是袁绍并不在酸枣,因此这次战役虽然受到袁绍的遥控,实际的指挥者却不统一,秉持的是各自为战的方式。

其中以济北相鲍信兄弟和曹操最为积极,因此他们的兵员数量最多,其他人如张邈以及豫州的郡兵为辅,从而组成了这次西进,以夺取成皋为目标的战略行动。

但是联军内部,曹操虽然非常积极,可是他也只是奋武将军,威望不足,而鲍信也只是一个济北相而已,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统领全军。实际上,全军向西进的时候是各自统领各自的部属,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特别是在遇到强敌的时候,难以彼此协调,从而容易被各个击破,甚至互相连累。

因此,由于内部的不统一,当联军遇到徐荣的时候,遭遇的是难以协调的行动。联军虽然竭力维持战线,竭力迎战,甚至死战不退,一直打到黄昏,可是由于指挥不统一,协调不畅,最后难以避免失败的结局。

最后,联军包括曹操军的军事素养比较低下。

汴水之战的失败也看出连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酸枣联军包括曹操军的军事素养低下,这个军事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联军的士卒军事素养低下。

酸枣联军的组成是各个郡守带着的郡兵,即使曹操和济北相鲍信的部属也是刚刚招募的新卒,缺乏严格而系统的训练,许多人即使是私兵或者部曲,有一定的打斗经验,可是依然缺乏大规模的临战经验,特别是遇到徐荣这样的悍将的时候。

徐荣麾下的士卒均是边郡人,边地民风彪悍,长年累月习惯于征战之中。正如尚书郑泰所说的那样,边郡即使是妇女也能够持弓射箭,马上作战,天下都感到畏惧,因此关东联军就像一群绵羊被强行赶入狼群之中,哪里敢有所作为呢?

郑泰所言虽然有夸大董卓军,麻痹他们的意图,可是也从客观上说明了边军和郡兵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

常年累月征战的士卒和不习战事的士卒相遇,其后果也是可以预见的。即使郡兵再怎么处于正义的地位,再怎么不畏死,可是军事素养不在一个级别上,其后果必然是惨烈的。

另外一个方面,将领的军事能力欠缺。

除了士卒的军事素养比较差外,联军包括曹操这样的人的军事能力也是非常欠缺的。曹操和鲍信,包括其他郡兵将领虽然也参与了一些战事,可是大部分都是和一些实力比较弱小的人打过仗,比如黄巾军。黄巾军人数众多,可是总体实力包括士卒和将领实力都比较拉跨,大部分都是从耕地的农民到手持武器甚至没有武器的士卒而来,郡兵虽然不济,可是黄巾军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实力更加不济,因此总体而言,郡兵在黄巾起义后不久依然够胜过黄巾军。

可是,即使如此,领导这些郡兵的将领,包括哪些郡守们的军事能力依然比不上董卓麾下的那些常年征战的将领。

尚书郑泰同时也谈到关东州郡守们,都是一些坐不窥堂,清谈阔论,或者没有军旅之才的人,反观董卓以及徐荣这些边人,从小就为将领,熟悉军事。那些州郡将领们哪里有这样的经历呢?州郡将领们缺乏血与火的考验,因此一旦遇到强大的凉州军如徐荣的时候,能够不撒腿就跑已经算是非常有勇气的了。

因此,由于士卒军事素养和将领的素质整体上远远比不上久经沙场的徐荣军,即使联军人数远远多于徐荣军,并且悍不畏死,可是依然败于徐荣军,导致损失巨大。

三、总结。

当人数众多的联军包括曹操军西进到荥阳汴水的时候,遭遇到徐荣军,两军在汴水河畔爆发了一场大战。由于徐荣军力强大,而联军包括曹操军虽然竭力奋战,可是由于他们之间不能够协调一致,无法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再加上联军整体素质不如徐荣军,最后以惨败告终。

汴水之战的失败,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曹操提出的战略计划不现实,以至一举消灭董卓军无法实现,也就意味着平定天下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手徐荣的强大超出预料,同时也意味着酸枣联军包括曹操军内部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指挥问题,也包括军事素养问题,这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叠加,从而导致这次战役的惨败。

因此,曹操企图借助联军实现的战略目标无法实现,自身兵力损失惨重,从而导致曹操无法继续呆在酸枣联军中,只得寻求其他的出路。

对于曹操而言,汴水之战的失败,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