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德·斐索简介
阿曼德·斐索(Armand Hippolyte Louis Fizeau ;1819~1896),法国实验物理学家。
生于巴黎,卒于楠特伊勒欧杜安。
早年在法国斯塔尼斯拉学院攻读医学,后转入法兰西学院学习光学。
1863年任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教授。
1860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78年任物理学科的副主席。
1866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伦福德奖章。
1875年任英国皇家学会的国外会员。
1844~1847年与J.-B.-L.傅科一起发现红外波段的夫琅禾费衍射线。
1849年9月斐索利用旋转齿轮机构,在实验室中测定了光速。
其数值约为3.15×108米/秒,这是第一次在地球上测得比较正确的光速数值。
1850年5月他又利用这一实验方法,测定了光在水中的速度,并证实了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这成了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间决定争论胜负的判决性实验,在历史上对光的波动本性的确立曾起过很大的作用。
1851年斐索测量了运动介质中的光速,证实光要部分被运动介质曳引,肯定了A.-J.菲涅耳关于光被其传播介质部分曳引的说法。
这曾激发起A.爱因斯坦对狭义相对论的研究。
斐索和J.-B.-L.傅科合作开创了天文照相术,用溴替代达盖尔照相术中的碘,从而改善了达盖尔照相术。
1845年他们第一次摄得清晰的太阳表面像。
用分光仪观察了天体光谱,又使用起偏振器从而独立地发现光波的多普勒效应。
根据这一效应可用来测定天体的视向速度,因此又称为多普勒–斐索效应。
在1845~1849年间,斐索和傅科用干涉仪发现太阳光红外一端的不可见辐射和可见光服从同一规律,1852年研究了测定固体膨胀系数的方法,测量球直径的干涉法,设计了感应线圈、干涉谱仪和膨胀计等仪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