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唐代的茶文化,唐代茶业是如何发展的。唐代在中国茶叶与茶文化发展史上,是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期,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唐代茶业的发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我们都知道唐代的“茶圣”陆羽,以及他的著作《茶经》,那么我们真的了解唐朝的茶文化吗?
在唐代,一生嗜茶,精通茶道的陆羽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业专著《茶经》,我国历史才由此出现了茶学。
茶开始征税,并建立了茶政。茶销在边疆,才开始有边茶的生产和贸易。总之,在唐代,茶才真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事业和文化,所以史称“茶始于唐”。
据记载,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相当普遍,但北方喝茶的人还不多。唐朝中期以后,北方饮茶之风盛行,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喝茶已经成为习惯,南方的茶叶生产也相应发展起来。
这时期的茶叶产区已遍及14个省区,包括今天的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其规模与中国近代茶区相去不远。
据唐代封演编撰的笔记小说集《封氏闻见记》所载,南方各地所产的茶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这一时期,南方长江流域各地的茶业生产几乎翻了一番。不仅茶的产量大幅增加,而且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茶的生产和技术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下游。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喝茶的习惯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开,从那之后,普通人家和饮食饭店大多都能供应茶水了。
但是,在大唐此时,大部分人习惯往茶里加入种种佐料,如“葱姜、大枣、桂皮、橘皮、酥酪、薄荷”等。这些人的“刘姥姥式熬茶法”,通常步骤是这样的:
一、 拿茶叶,茶叶是用鲜叶蒸焙烘干加工出来的,有可能是零散叶状,但更多的是紧压成饼状,比较像现代的生普洱饼。
二、把茶叶掰碎了,上火烤,烤得又红又干,捣碎了倒进瓷瓶里。
三、烧水,水开之前,往锅里加入上述的种种作料。
四、水开后,把茶叶沫倒入水里,跟作料一起煮,煮成一锅茗粥,倒出来分好杯,开喝。
而陆羽大力倡导的,高雅清新有文化有品位的煮茶法距今已有1200余年,依然保留至今的正宗唐式煎茶法讲究技艺、注重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如下:
一、煮茶前先要烤茶,在烘干饼茶冷却后,将其敲成小块,再倒入碾钵碾碎,用箩筛选出粗细适中的茶颗粒,这样煮出的茶汤清明,茶味纯正,不会生苦涩味。
二、水的品质对茶汤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求水“澄之无垢、挠之不浊”,“有源有流”,不是静止水,“质地轻,浮于上”,口中有甜美感,清凉感。
三、燃料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火力强的劲薪(桑或槐等)。煮茶时要掌握好火候,协调好茶、水、盐三者用量的比例关系。
四、煮茶器具。多数用竹木制作茶具,制作方便,无污染且美观大方,不易烫手,富含艺术欣赏价值。随着时代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陶土茶具、搪瓷茶具和漆器茶具等。
唐朝是中国茶叶发展史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中国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部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品茶的同时,也需要多了解相关的茶文化、茶历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