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只有一字之差,却有何不同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太上皇”和“太上皇帝”有什么区别的详细介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上皇”是为已经让位但尚在人世的皇帝准备的专门名位,有的时候“太上皇”也被称为“太上皇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太上皇”和“太上皇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两个名位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皇帝”一词来源于“三皇五帝”的说法,但“皇”和“帝”的含义是不同的。所谓“三皇无为,五帝有事”,“皇”代表的是至尊的地位,“帝”代表的是至高的权力。对于“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区别,唐朝学者颜师古明确解释道:“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
秦始皇尊其父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刘邦尊其父刘太公为“太上皇”;西晋“八王之乱”期间,篡位的赵王司马伦尊晋惠帝为“太上皇”。这三位或者是死人、或者不是皇帝、或者被推翻,都完全不掌握实权,因此当时只有“太上皇”而没有“太上皇帝”。
龙飞四年(399年),东晋十六国的后凉太祖吕光让位给自己的儿子吕绍,自称“太上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退位后仍掌握最高权力的皇帝。不过由于后凉规模较小,又处在汉化的过程之中,因此这时的“太上皇帝”没有正式成型。
皇兴五年(471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传位于年仅五岁的太子拓跋宏(孝文帝)。群臣认为新皇帝过于年幼,请求已经退位的献文帝继续处理朝政。于是群臣便给献文帝上尊号为“太上皇帝”,以表明已经退位的献文帝依然拥有最高权力,“太上皇帝”从此正式成型。
在此后的历史中,完全不掌权的退位皇帝称“太上皇”,比如唐高祖李渊。而依然掌握或者染指最高权力的退位皇帝,则称“太上皇帝(或者尊号中含有“帝”字)”。“太上皇”和“太上皇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里面却包含了深刻的权力分配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