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全世界媒体宣布“美国911事件”的罪魁祸首,--头目本·拉登,已经被美国击毙了。
这个消息引爆了当时的世界舆论,也改变了原本的很多事情,比如那一年黄金价格波动剧烈,又比如国际股票和原油忽高忽低,这些都与拉登之死有关。
可以说,本·拉登的死亡,就像是一阵飓风过境,后果远远不是一个人身死道消那么简单。
其实别说别人了,就连亲口宣布这个消息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对这个消息感到那么的不真切,因为本·拉登作为FBI公布的十大通缉犯之首,自从犯下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已经逍遥法外10年了。
10年间,美国用了无数的办法,想要把本·拉登搞死,但都无功而返,对于美国人来说,谁能想办法干掉本·拉登,谁就将成为美国人的英雄,而奥巴马做到了,策划这件事的他,就成了英雄。
其实,这件事对奥巴马来说,也不容易,甚至可以说,从他派人去刺杀本·拉登,到结束任务这期间的40分钟,对于他而言,也是难熬的40分钟。
美国自称“世界警察”,因此美国经常会出现某某机构,发表了一个什么排名,前边冠以“世界”两个字,好像它就可以代表全世界了。
这个榜单上的罪犯,都是那种犯下过特别严重的罪行,但始终无法落网,每一个在地下世界中,都声名远播的人,而这个榜单的首位,就是本·拉登。
本·拉登全名奥萨马·本·拉登,是一个极端--,和极端恐怖组织头目,在他手上,至少沾染了几百条人命,其中,他最严重的罪名是,组织策划了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以及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
如果说,本·拉登爆破了美国人的大使馆,是要挑衅和激怒美国,是在美国人的尊严上跳舞的话,那么2001年的911恐袭事件,就绝对是恐怖主义的蔓延了。
近3000人惨死的代价,足以让本·拉登成为最令美国人痛恨的名字。
但许多人都不知道,时间再往前推个一二十年,也就是20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那个时候的本·拉登与美国之间,还处于友好、密切的关系。
本·拉登1957年出生,是生在沙特阿拉伯国家富庶之家的贵公子,他的少年时期生活过得很优渥。
不过本·拉登的个人生活并不怎么美好,因为他们家太有钱了,以至于本·拉登的父亲娶了好多个老婆,拥有好多的后代。
本·拉登共有50多个兄弟姊妹,本·拉登排名17,可以说是毫不起眼,而且他性格怯懦,没有什么男子气概,因此也不被其他人看在眼里。
他小时候没少被同血缘的家人欺负,这让他自小性情就很古怪。
拉登1976年上大学,就读沙特名校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但是拉登的大学没上完,因为他的家乡沙特被战争的阴影所覆盖,那片阴影,叫做“苏联红军”
在斯大林死后,苏联的领导策略从“固守疆土”,变成了“有限开垦”,结果,一个以保护加盟国家为己任的联合国家政体,开始侵略别的国家,70年代后期,苏联红军的步伐踏上了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的油气资源很丰富,这是苏联眼红的理由。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教国家,整个国家的国民都是教众,面对外敌时,这些教众就会很一致向外,组成各种各样的“--”
差不多十年时间里,沙特都陷入了反抗苏联的战争中,本·拉登作为一个花钱花不完的大少爷,自然也会拿钱去资助“圣战”,甚至于,后来他还接触了美国FBI,请求美国的力量介入,来打击苏联红军。
美国人一向是无利不起早,有钱可赚,美国人从来不拒绝,那一段时间,作为沙特对美国交流的代言人,拉登与美军是融洽的,是合作的。
关系的转变发生在另一场入侵战争,那场战争的主导者叫做--。
--领导的伊拉克,由于赊欠了美国一大笔钱,从美国那里购买了新进的武器装备,一看自己武力强大了,就想欺负人,于是战火又再度烧到了邻国,并且即将烧到沙特阿拉伯。
这个时候,自称是“世界警察”的美国,说可以帮助沙特一把,把狂妄傲慢的--赶出沙特。
美国也确实强大,跟--打了几仗,仅用上万发炮弹,就报销了--的军队,接管了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打了42天。
但是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从沙特阿拉伯撤军却撤得犹犹豫豫,磨磨蹭蹭,原来,美国帮助沙特驱赶伊拉克和--,根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国看上的,其实是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利润。
但沙特的王储们这时候想把美国客气地请走,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美国人已经展露了他们的野心。
而这时候的本·拉登,心里觉得很悲哀,觉得沙特王室一而再再而三地,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打败强敌,用完了人情就想把人家礼貌送走,可能吗?
本·拉登从小就是忠实的--教徒,教派的存在,让本·拉登这样的人,很难对国土被侵略的这种事看得开,相反,国土之纯洁性,在他们眼里如同禁忌。
结果,从此以后本·拉登就对美国的霸权产生了厌恶,决心一定要报复美国,让美国也尝尝这种滋味。
而本·拉登的计划,就是恐怖袭击。
2001年,9月11日,由本·拉登派出的--,劫持了11号、175号、77号、93号4架美航班机,并接连撞碎了双子世贸大厦,五角大楼,酿成了近3000人死亡的惨剧。
其中--甚至打算操控93号客机撞击美国白宫,后来因为故障原因没有成功,飞机提前坠毁。
这一天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随后,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下令,入侵阿富汗,扫清--。
美国入侵阿富汗,就是为了把本·拉登的老巢一举掀翻。
这里要区分一下概念,那就是“基地”组织是“基地”组织,“--”是“--”,这两个组织都有恐怖主义色彩,只不过--的恐怖色彩,源自于它包庇了本·拉登和他的“基地”组织。
--本身只是一个--武装。
在美国总统宣布发起阿富汗战争,要消灭--和本·拉登的时候,本·拉登认为美国会像苏联一样,在--世界碰得头破血流,以至于最后解体。
事实上,本·拉登的看法,现在看来是应验了。
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可谓是陷入了泥潭一般,打了十几年,打到最后,钱没少花,灰头土脸。
但是本·拉登嘲笑完美国,就过上了逃亡生活。
美国虽然办事不靠谱,但是动员整个北约集团国来反恐,这样的力量,本·拉登又怎么可能扛得住?
美国以雷霆之势,动用兵力把--和--清扫一遍,但到底没逮到本·拉登。
本·拉登躲起来了,再也找不到了。
阿富汗不是什么地形复杂的多山国家,平原一览无余,本·拉登本该躲都没地方躲,但是正所谓“虎匿于山,龙隐于水”,在--世界,本·拉登是本土作战,美军要想找到他,除非比他更熟悉这个地域。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了,于是,美国想报仇,却把仇家找丢了,生了一肚子闷气,结果这口闷气一憋就是十年。
这十年间,美国试过“广撒网”,他们撒下茫茫多的密探、调查员、特工,深入到阿富汗及周边许多国家,甚至宛如各行各业的原本人士,企图把本·拉登挖出来。
结果一无所获。
但美国人相信,这就是活着的本·拉登放出来的障眼法,本·拉登不可能那么轻易死去,他一定要被美国人亲手制裁。
结果,整整十年过去,就在美国人等到绝望,以为永远也无法亲手报仇的时候,本·拉登的消息却意外出现。
在无人知其行踪的情况下,躲藏了十多年,让人一度怀疑是否还在世上的本·拉登,是如何再度被抓到痕迹的呢?
原来,美国中情局用尽了所有办法,终于寻找到了一个可靠的信息源,这条线索指向的是本·拉登在--期间,身边的一个高级干部。
这个高级干部,在本·拉登逃亡期间,一直充当心腹和信使,替他传达信息,以及收回信息。
说白了,只要能顺着这条线索挖下去,就能触及本·拉登。
2011年,中情局终于掌握了本·拉登的踪迹,原来这个--始终生活在巴基斯坦的闹市之中,并且看其藏匿地点,生活质量应该还不错。
本·拉登藏匿地点是一栋复式别墅,外表看着普通,但是占地面积相当大,属于富人阶层才住得起的。
2011年,时任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份攻击命令,接受任务的行动单位是美国特种部队中的精锐,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
海豹六分队,这是以两栖机动而闻名的海豹部队中的精锐,装备精良的武器,执行最精密的任务,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犹如精密的零件,具备在规定时间内高完成度进行任务的能力。
海豹六组。
根据特种作战司令部制定的计划,他们有四十分钟的时间,击毙本·拉登,并验明正身的任务时间。
为了能配合海豹六队的行动,奥巴马也是下了血本,批准他们使用最先进的隐形直升机“黑鹰”进行任务。
UH-60黑鹰武装直升机,又被称为“无声黑鹰”,这种直升机通过对发动机和螺旋桨进行消声处理,让黑鹰声噪只等同于一台普通汽车。
UH-60黑鹰直升机。
2011年这个时间节点,“无声黑鹰”还处于因为试验型阶段,为海豹配备的这两台黑鹰,只是临时使用。
画面被分成数个小分屏,那是由海豹队员们头戴的战术头盔上,安装的实时记录仪,所转接过来的画面。
画面是绿色的,那是夜视画面。
通过这些画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海豹队员所处的环境,以及面临的危险。
海豹队员就像是一个个无声的户外主播,在没有月色的黑夜中,无声地行动。
奔袭千里,突击目标守卫森严的住所,这是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可以说,一个不慎,这场“战地直播”,就可能变成一场充满血色的死亡直播。
如果这些海豹队员不幸身死,他们不能留下任何,能证明他们身份信息的物品,他们必须孤独地,无声地死在境外。
这就是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这种高度秘密化精英分队的使命。
行动一开始,就差点失败了,原来,由于技术故障,一架黑鹰直升机坠毁了,能够用于执行刺杀任务的,只剩另一架黑鹰上的海豹队员了。
不过所幸,这架黑鹰2号直升机上的6名队员完成了对本·拉登住所的侵袭,并顺利击毙了本·拉登。
他们甚至还有富余的时间,对国防部传回去本·拉登的照片,进行比对,验明正身确认无误以后,再把尸体带回飞机上,扬长而去。
整个行动的持续时间甚至不到预定的40分钟,本·拉登,这个恶魔刽子手,就被击毙了。
结语:。
后来,根据海豹队员的目击,本·拉登这个--头目,在逃亡的岁月里,共有3个老婆轮流陪,而他的生活日常,就是吃饭睡觉,看光碟,因为在本·拉登被击毙的那间卧室里,地面上散落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影视碟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