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清代官帽的读者,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大臣官帽上的小珠子有什么用?
我们了解清代是满族人建立的,满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差距甚大,相对而言,满族文化更加“随意”,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而中原则不同,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中原人非常注重礼节,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朝廷,一件衣服一顶帽子都有不同的寓意。满族入关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
首先最让人头疼的是朝中大臣的穿着问题,因为满族与汉族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倘若按照中原礼节制定衣服则会显得拉低了统治者的权威,倘若按照满族风俗制定服饰,就会使天下百姓不满,这虽是满族的天下,但汉人居多。为此清代政府特意融汇了满族和汉族的风俗,设计了让大家普遍都能接受的穿着服饰。
清代官服大多是那种长袍马褂,大家可自行脑补电视剧中的场景。不同级别官员穿的马褂颜色不同,马褂上的图案以及马褂的材质也不同,象征着严明的等级制度。不过今天我们不说衣服,主要谈谈清代官员戴的帽子。
清代帽子有暖帽和凉帽之分,很明显暖帽是秋冬季节戴的,凉帽是春夏季节戴的。凉帽的形状类似斗笠的缩小版,多用玉草和竹丝编织而成,当然不同官级材质不同。一般来说,官级越高凉帽越轻薄凉快。暖帽就像一个饭碗扣在大碗里,多用绒布和动物皮制成,有防寒防雨的功能。
帽子的托座和其上面的配饰统称为“顶戴”,托座多由玉、金、银等制作而成,并且用红色的丝线进行衬托,托座上面还镶嵌着宝石黄金等制成的珠子,别看这珠子很小,放到现在可是非常值钱哩。帽子后面拖着一束孔雀翎,高级官员的翎上长着眼睛,有的是单眼,有的是双眼甚至三眼,反正眼睛越多,官级就越大。大家不要被这个眼睛吓到了,这里的眼睛是指孔雀羽毛上的圆点。
封建时期朝中大臣甚多,每天上朝的有好几百人,要是皇帝脑子好使还好,要是不好使还真很难分清楚这个大臣是谁是干什么的,为了避免尴尬和提高工作效率,清代不仅对官服做了修改,管帽上的珠子也具有明显的区分效果。
清代把官员一共分为九个等级,一级官员官位最高,帽子上的珠子是红宝石,一种红色透明的刚玉,天然红宝石非常稀少,所以非常珍贵。二品官员帽子上的珠子是红珊瑚,也是非常的珍贵,仅次于红宝石,当时造假技术并不发达,所以宝石的纯度还是很高的。三品官员帽子上的珠子是蓝宝石,也是仅次于红宝石。
四品官员帽子上镶嵌的是青金石,这时我们能看出明显的变化,前三是宝石,现在已经变成了玉石,五品官员帽子上的珠子就更差劲了,是很常见的水晶,连普通老百姓都用得起,所以并不稀奇。六七八九品官员,帽子上的珠子分别是砗磲、素金、花金。
由此可见,清代对朝中大臣并不吝啬,不信请看大臣帽子上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红宝石是一种天然宝石,形状各异颜色自然也有差别,虽然市场价差别较大,但有的红宝石价值能超过钻石。清代大臣除了日常的俸禄外还有皇上给的恩赐,例如有个官员表现得很好,皇上就会恩赐他一件黄马褂,表示对他特别恩宠,所以那些高阶官员都很有钱。倘若他们能生活在现代,用头顶上的珠子就能换取富贵的生活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