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别人家的孩子”:他是战神圈的“天花板”_匈奴_月氏_汉武帝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东西长,南北窄,是古代中西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大约在战国初期,月氏民族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张掖永固城旧址就是月氏建立的月氏东城,统辖黑河以东及湟中地区的月氏部落。

大美焉支山 赵谦玺 摄

秦末,月氏国势力变得更加强大。月氏兵士一个个血气方刚、操戈舞刀、驰马草原、威猛雄健,堪比祁连山下的“苍狼”。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曾送人质于月氏。

月氏王头戴象征雄鹰般坚强意志的大雁羽翎,身挎腰刀,捋着弯弯的胡须,在王庭内惬意无比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群年轻貌美的月氏女子,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欢快无比地跳着充满张力和野性的舞蹈。

祁连山下充斥着月氏民族强大的精神自信。月氏王有理由相信,月氏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强悍的民族,不会有谁胆敢窥探他的王朝。

果真如此吗?实际上,月氏王和他的武士们早已被富足的生活和美色所迷惑,弓弦断裂了、腰刀生锈了、良马萎顿了、城垣坍塌了。

这一天来得很快,也很突然。有天晚上,当月氏王怀揣酒壶在王庭酣睡之时,匈奴的铁蹄已踩踏在了这块土地上,战马嘶鸣、火光冲天,喊杀声不绝于耳,永固城血流成河。

展开全文

张掖永固城旧址 王振武 摄

匈奴一夜间攻下了这座城池,掳掠了月氏的牛羊、青稞和女人,月氏王的头颅被老上单于砍下,悬城几日,“以其头为饮器”。

月氏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部分远遁西域,从此,河西地区被匈奴占据,成为匈奴的牧地。永固城,这座一度辉煌的月氏王城,成了匈奴的夏宫。

匈奴占据河西走廊及西域后,严重破坏和阻塞中西交流,且与羌人勾结,威胁着汉朝的安全。西汉王朝每年都要给匈奴大量财物,并多次下嫁公主,但这却并不能满足匈奴贵族的贪欲,他们依然经常侵扰边境,抢掠成性。

西汉王朝在经历了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后,至汉武帝即位时,国力已很充实。汉武帝决定,要用战争的手段来反击匈奴。

公元前133年,马邑之谋拉开了抗匈战争的序幕,紧接着,骠骑将军霍去病登场了。

张掖湿地博物馆中骠骑将军大战匈奴场景图 杨文远 摄

霍去病出身于奴隶,其外祖母卫媪和母亲卫少儿都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里的侍婢。后来,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立为皇后,舅父卫青受宠,霍去病也因此来到汉武帝身边。由于霍去病善于骑射,被汉武帝提拔为侍中。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奉命随大将军卫青出塞作战,这一年,霍去病年仅17岁。由于霍去病的一再请战,卫青遵循汉武帝的吩咐,挑选了800名勇壮骁骑归其指挥。

尽管,霍去病第一次缺乏指挥军队作战的经验,但依然凭其一腔热情和血勇之气,率领800精骑离开大军数百里,偷袭匈奴部队,“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大胜而还。这次战役让少年霍去病脱颖而出,汉武帝赐封“冠军侯”,取其勇冠三军之意。

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一万人,从陇西出发攻打匈奴。霍去病长驱直入匈奴腹地,穿插迂回,以轻骑兵的方式,采取运动战,快速袭击,集中优势兵力连破匈奴的五个部落,取得胜利后就以迅雷之势转战其它部落,势如破竹,各个击破。

由于霍去病首战大捷,汉武帝于同年夏发动了第二次河西战争。仅仅时隔几个月就发动第二次猛烈攻击,匈奴的确是万万没有料到,这在汉匈交战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骠骑将军采用迂回袭击的策略,匈奴大败,不得不退往焉支山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少年英雄霍去病的带领下,一群英姿飒爽的年轻武士,骑着快马、挺着长枪,以风卷残云之势,攻下了单于的夏宫永固王城,那座曾经飘荡过月氏、匈奴大旗的城楼,又高高飘扬起西汉王朝的皇旗。

匈奴逃离时,齐声唱着的正是那首《佚名·匈奴民歌》。匈奴众将士远眺碧绿欲滴、云蒸霞蔚的焉支山,无不痛哭流涕。班固在《汉书·匈奴传》中也如此写道:“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这曲悲歌也使得焉支山名垂青史。

旅游胜地焉支山 赵谦玺 摄

自此,汉军军威大振,匈奴人开始对汉军,尤其对霍去病产生了惧怕。少年英雄霍去病成了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战神。正因为如此,这年秋天,匈奴浑邪、休屠部决定降汉。汉武帝担心其诈降,命令霍去病亲自率兵受降。

不出汉武帝所料,果然发生了意外,部分匈奴兵士哗变。霍去病镇定自若,直接冲入匈奴军中,在不伤己方一人的情况下,斩杀哗变的8千匈奴军士,降服了余下的4万人。一场兵乱消于无形,霍去病的英勇气概表露无遗。

这次战役之后,河西走廊真正成为汉朝的国土。不久,汉武帝在河西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汉朝与西域之间这条丝绸之路才得以畅通无阻。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下定决心,要消灭匈奴主力。于是命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这次面对地是匈奴左贤王集团,骠骑将军充分发挥轻骑兵的机动和迅速,远途奔袭2000多里,杀敌7万之多而己方损失不过十之二三。霍去病一直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和终生奋斗的梦想。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单于逃往漠北,势力大大衰退。

张掖湿地博物馆骠骑将军霍去病雕像 杨文远 摄

霍去病为何能屡创奇迹?有专家分析认为,霍去病的胜利绝不是用“天幸”可以解释的,所有的偶然性都带有必然性。

首先,张骞出使西域13年后终于回到长安,使得汉王朝可以了解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霍去病也充分利用了客观方面的优势。

再则,霍去病的战略战术当然是极为重要的,他的两次出征都是深入到敌人腹地,主动寻找匈奴的军事力量,是典型的主动进攻。这对匈奴单于来说,是乘其不备、攻其不意。

此外,霍去病制胜的一个秘诀就是“快”,军队的迅速出击,是战争的灵魂。当然,在同匈奴的较量中,屡创奇迹,离不开那支来去如风的骠骑部队。

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多次得到汉武帝的封赏,前后获赏一万七千多户,且加官大司马。汉武帝还专门为霍去病修建了一栋豪华的府邸,但霍去病却婉拒:“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骠骑将军这短短9个字,斩钉截铁,似有千钧之力,充满了为国舍家的英雄气概。不仅汉武帝大受感动,也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病逝,汉武帝悲痛万分,特赐陪葬茂陵,并下令将霍去病的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以彰显他力克匈奴的盖世奇功。出殡之日,特意调遣各路人马,列长队致哀,从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墓地。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曾这样评价:“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亦会其时汉多人才,大将最著者莫如霍去病。”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64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

宋代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将霍去病与丞相公孙弘、大将军卫青等配享于汉武帝庙廷。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 ),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72位名将中亦包括霍去病。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霍去病亦位列其中。

来源|凤凰网甘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