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台兴南加油站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有这样一所大学,由多所当时顶尖的师范、工程技术高校合并而成,为避战火,西迁至陕西汉中,尽管她仅仅存在了一年,却为兴盛中国西北文教,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还产生了10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她就是西北联合大学。
如今中国西北绝大多数知名高等学府,都与这所短暂的大学血脉相连!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兵侵略平津一带,一些校园几成废墟。为保存高等教育的实力,ROC政府教育部以高壹8第15618号训令下发《各级学校处理校务临时办法》,明确指出各级学校所在区域发生激烈战事,各校得呈准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暂行停闭或为“迁移之处置” 。淞沪会战发生后,为使高等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同时为非常时期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国家需要起见,ROC政府决定筹设若干所临时大学。
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发布第16696号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由此,西北联合大学正式缘起。
展开全文
在组成西北联合大学的诸多大学中,“北平大学”是一所“总大学”,也就是当时北京5所专门大学的组合体,实力自然雄厚、非凡。这当时的5所专门大学分别是:
当时原北京工业大学(前期为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当时原北京农业大学(前期为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当时原国立北京医科大学(前期为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法政大学(前期为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女子文理学院(前身为国立北京女子大学,是原北平女子师范大学一部分)。
而北平师范大学,就是今天声名显赫的“北师大”。
北洋工学院则是现在的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工学院源于1895年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这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1896年,该校更名为北洋大学(堂);1928年,该校名为北洋工学院。
由此可以看出,以上3所高校,皆是当时非常顶尖大学;而北平研究院更是今天“中国科学院”的前身,汇集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如钱三强、何泽慧、杨承宗、严济慈等。
由此组建而成的西安临时大学,虽是国难当头,但仍然是人才济济、实力极其雄厚!
西安临时大学成立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复课,当时共有学生1470余人,其中300余人,是在西安当地通过招录或转学登记的新生。
全校当时共设文理、法商、教育、工、农、医6大学院,共有23个系。西安临时大学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西北地区首个国立综合大学的建立。
当时,西安临时大学与已转徙西安的东北大学,有多处学院共处一址、共用校舍、礼堂等。现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的大礼堂左侧,仍有一块深红色的石碑,记录了当时那段风云飘荡的岁月。
这块石碑的正面,有东北大学老校长张学良先生于1936年8月撰写的铭文:
“沈阳设校,经始为艰;至九一八,惨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 勖尔多士,复我河山。……”
1938年1月,北洋工学院矿冶系毕业生出身的陈立夫担任“教育部部长” 。3月,临汾失陷,关中门户潼关吃紧, 敌机不时侵入西安轰炸。“为维持学生的学业起见,及为国家根本的教育事业起见”, 教育部令西安临时大学 “ 迁于南郑” 。
次月,教育部在行政院第350次会议通过的《平津沪战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中指出,“为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起见” ,令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定于4月18日开学。据其时报载:“该校员生约一千六百余人迁至南郑、沔县、城固及古路坝等四处,而以城固为大学本部,共有学生千人左右。”
1938年4月,几批师生陆续抵达汉中城固、南郑以及勉县等地。当年西安临时大学正式更名西北联合大学。
原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李蒸、北洋大学校长李书田组成校常委,西北联大在城固县县城内的考院(今考院小学)设校本部和文理学院,在文庙(今城固师范)设教育学院,在西关(今城固一中)设法商学院,在城固县龙头镇的古路坝设工学院和西北联大附中,在南郑县设医学院,在勉县设农学院。同时紧锣密鼓展开教学,面向全国发布招生公告。
1938年7月17日,陈立夫签名下发汉教第6074号令,令国立西北联大工学院与东北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合并,改称“国立西北工学院” 。就学科设置而言,该校系由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及焦作工学院四校合并改组而成,在保留原有6系的基础上,增设“航空系” 、水利工程学系而发展为8个学系。
在系组纷纷设立的同时,师生们还要克服生活上的坚顿。
大家都知道西南联大当时是用铁皮竹子搭建教室,宿舍不够,学生都是二十余人一间的大通铺,教授中也有很多是住在乡下的茅屋。试想一下西南联大还是在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条件尚且如此,本部设立在城固县的西北联大有多艰苦就可想而知。
1938年9月,各院校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千里辗转,筚路蓝缕,在简易的寺庙佛堂安顿下来,住陋室,睡通铺,吃糙米,煮青菜,师生同甘共苦,真正国难兴邦。以北洋大学为主体组建的西北联大工学院,很快独立设置为西北工学院,坐落在距离城固县城几十里的古路坝村。院址是一座天主教堂,教室是泥房子,门窗年久失修,夏天下雨教室里就成了烂泥潭。汉中地处南方,属亚热带,春夏两季炎热多雨空气潮湿。西北联大的大部分师生原籍华北,很难适应这里的气候。初到汉中,很多人都起了痱子。没有电,点的是蜡烛和小煤油灯。饿肚子是经常的事。还要时常冒着日寇飞机轰炸的危险。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严谨治学,学生发奋苦读,成为一所飞机炸不倒、艰苦难不倒的抗战大学。有联大学子回忆:“这里完全是江南风味,任何青菜齐全,我们见了大嚼,比山珍海味还香美。”(刘艺民《秦岭道上的泪和爱》),足见其面对清苦生活的乐观态度。
与西南联大不同,西北联大在成立一年多以后即分家分设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五所大学(这也是其相比于西南联大默默无闻的原因)。其师资科系来源于北平大学的全部和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大学的部分。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的组成成员全体搬回北平和天津,而西北联大却将其大部分永远地扎根在了广袤的西部土地上,无私奉献、辛勤耕耘。
北平师范大学迁回北平,即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
北洋大学迁回天津,即今天的天津大学。
东北工学院迁回沈阳,即今天的东北大学。
焦作工学院迁至洛阳,随后复迁苏州,新中国成立后部分迁回焦作,部分就近迁至徐州,再后来焦作部分又迁至北京,成为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河北女子师范迁回河北,即今天的河北师范大学。
联大校本部成为国立西北大学,抗战胜利后迁至西安,即今天的西北大学。同时留下校舍器材书籍和部分学生,作为给房东城固县考院小学的报答。
联大法商学院全体并入西北大学,后来法学系并入西北政法大学,留下校舍器材书籍和部分学生,作为给房东城固一中的报答。
联大文学院和教育系并入西北大学,后来分出成立西安师范学院,再后来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为今天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外文系再度分出并入西安外国语大学,留下校舍器材书籍和部分学生,作为给房东城固师范职专的报答。
联大工学院成为国立西北工学院,抗战胜利后迁至西安,即今天的西北工业大学。留下校舍器材书籍和部分学生,成立城固三中和城固四中。
工学院交通运输系分出,并入从甘肃东迁西安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即今天的长安大学。
工学院土木系分出,后来与东北工学院土木系和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合并,成立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即今天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工学院材料系留下,并入后来新中国三线建设时设立的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再后来分校迁回北京后改名汉中大学,即今天的陕西理工大学。
联大师范学院成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迁至甘肃兰州,即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
联大医学院成为国立西北医学院,抗战胜利后迁至西安,更名西安医科大学,于本世纪初并入西安交通大学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联大农学院成为国立西北农学院,抗战胜利后迁至陕西杨凌,即今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联大附中全体留在城固县,即今天的城固六中。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中全体留在城固县,即今天的城固二中。
更重要的是,西北联大为中国培养了100多位两院院士。
毕业于西北联大及其后继院校的师生,其中,为中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院士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原北京邮电学院院长叶培大、“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核工业部核燃料局总工程师张沛霖、清华大学材料研究所所长李恒德、原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原天津大学校长史绍熙、农业工程学家陈秉聪、原东北 师范大学校长郝水、原东北工学院院长陆钟武、原浙 江大学校长杨卫等。
西北联大工科后继四校毕业于1949年前的院士均为我国泰斗级专家,不仅自身创造了新中国的诸 多“第一”,取得了一大批开创性的重要学术成果,而且培养出很多工程领域的大师、大家。
如今,缅怀西北联合大学先人的贡献,更需要我们后辈持续自强,为探索自然、改良社会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北联合大学汉中办学纪念馆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东一环路1号(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
开放时间:周二至五9:00-17:00
费用:免费
参考资料:
1、郭晓亮,李晓霞3,武小菲 ,伍小东,姚 远:西北联大对中国工程学术与工程教育的贡献 ——以其主要工科后继院校两院院士为线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3月(第34卷,第2期):23-30
2、王海凤 余子侠 | 战时国立西北联大学科变化发展及其战略意义(河北师范大学)
3、辰辰:世人皆知西南联大,却鲜有人知与之相称的西北联大
4、曾经的西北联大你了解吗?虽无西南联大显赫,但奠定西北的基石!(木登老师看教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