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进入本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崛起的论述层出不穷。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论中国》到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的《大国雄心》,再到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的《亚洲的21世纪》,中外战略界和学术界的精英们日渐形成共识:世界权力的中心,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过去十年是中国迅速崛起的十年,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加速崛起的十年。
然而,中国的发展同样面临不小的阻力,其中之一就是少数西方国家执意用“意识形态”给中国贴标签,捏造各种“中国威胁”论调。例如,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最重大的地缘政治挑战”和“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欧盟则将中国列为“在技术领导力方面的经济竞争者”和“推广不同治理模式的制度性对手”。
在全新的国际格局中,如何重新定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面对西方“话语霸权”挑战,中国如何在国际舆论场中把握话语权?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近日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冲破舆论陷阱的关键,推动“Z世代”青年交流则是促进国际交流的关键,当代青年是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生力军。
综合国力上升,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与十年前相比,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于运全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正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路上。
推动 “历史性变革”的动力,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的群体性崛起。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22年在一篇报道中称,亚洲新兴市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例已超过西方国家,达到60%。俄乌冲突爆发一年来,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复苏乏力,发展中国家却带头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亚洲地区2023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70%,其中,中国的贡献将超三分之一。
“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国的世纪。过去,西方国家是世界的主导,但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快速发展,引领‘东升西降’。”于运全分析说,“历史性变革”的另一层含义是“中国的世界地位正在上升”。过去十年间,中国经历了各领域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真正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在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对全球治理的主张始终贯穿其中,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全球治理的表述也越来越多。‘全球治理’也日渐成为国内外媒体报道和讨论的高频词。”于运全指出,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主动担负起大国责任,关注全球治理。当前百年变局与历史变革交织,“我们要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面对中国崛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态度迥异
2022年4月到6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围绕中国及中国在相关议题和热点话题上的立场,对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19个国家近2.5万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在增强的受访民众超过66%,认为美国的世界影响力在增强的仅有32%。
展开全文
于运全指出,不断提高的综合国力使中国对现代国际政治秩序的影响持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在亚投行、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二十国集团(G20)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中国影响力,但少数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仍持负面看法。英国剑桥大学2022年调查显示,在发达国家12亿人口中,75%的人对中国持相对负面看法;与之相对的是,在发展中国家中,近70%的民众对中国持积极评价,总人口约44亿。
于运全认为,中国崛起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获得感是不一样的。中国崛起后,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产业链中由互补为主转变为竞争上升。此外,中国主张拥护联合国宪章宗旨、顺应国际潮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拥护。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再加上美西方刻意抹黑中国形象,导致民众对中国产生误解或负面看法。相反,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同属新兴经济体,在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收益更多,因此对中国崛起普遍持积极评价。
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代青年义不容辞
“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以往更容易上热搜、被围观,但我们手中的麦克风还不够多,音量还不够响,舞台上还有不少‘麦霸’,关于中国的‘噪音’‘杂音’还不少。” 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外交部部长秦刚表示,“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
在于运全看来,“话语权”是一种“权力”而非“权利”——一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建立在该国综合实力的基础上。不过,“话语权”并不会随着“硬实力”的改变而自动再分配,“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国要提升话语权,除了提高自身实力,还要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于运全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这样的例证。从2013年倡议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增长、地区经贸合作和社会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社会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可也与日俱增,“从一开始不知道‘一带一路’该如何翻译,到现在全球每5个人就有1人了解‘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在共建国家中的知晓率超过60%,甚至达到80%,好评率也在80%以上。这就是通过全球治理获得国际认可、提升话语权的经典案例。”
在外国民众涉华态度调查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年轻的群体对中国的看法越正面,对国际事务的态度也越积极。例如,18岁至35岁的群体对中国的积极评价,比50岁至65岁的群体高出15至2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国青年面对世界也愈发自信。“今天,提到西方国家,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在2022年9月一项调查中,39.3%的受访中国青年选择“平视”,54.6%的受访者选择“俯视”,二者相加之和,比2021年的同类调查上升了3个百分点。
“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Z世代’,是跟国际社会接轨的一代,他们的物质精神生活、知识学习条件、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其他世代的青年难以比拟的,他们有理由、有底气平视世界。”于运全说,“中国青年对世界的认知与外国青年对世界的认知差异相对较小,因此,无论来自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他们都能抛开所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束缚,很快找到共同语言。”
交流互鉴是消除偏见的最好方式
今年4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来华访问。在广州期间,他聆听了中国古琴曲《高山流水》,用普通话、粤语、法语与中山大学的青年学子互动,成为一段外交佳话。
“法国也是富有文化自信的文化大国,注重文化外交。这些年来,在中法关系建构中,人文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于运全说,文明交流互鉴对两国关系的影响不像签多少份订单那么直接,但文明上善若水、静水流深,它的影响是深远的、润物无声的,民心相通能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发挥基础作用。
在中国提出的理念和主张中,“文明交流互鉴”的认知度排在前列。根据2021年的一项调查,国际青年普遍认可“文明交流互鉴”在个人、国家和全球治理等层面的积极意义。其中,51%的受访者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应对当前全球性挑战,50%的受访者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国际交往中,一些西方国家自视文明优越,宣扬文明冲突,给国际交往设置人为障碍,这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潮流和国际交往通行规范。”于运全说,“中国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以平等、对话、互鉴、包容为原则,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心声,得到绝大部分国家的高度认同。”
近年来,中国创办了一系列促进国际青年相互学习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如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国际青年北京论坛、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等。在于运全看来,青年正是建构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生力军。“来自不同背景的青年共同学习和生活,文化上相互欣赏,生活上彼此包容,学业上共同进步。偏见往往是缺乏交流沟通甚至长期自我封闭的结果,如果真正了解的话,刻板印象和偏见就会不复存在。消除偏见的最好方式是相互学习和交流,这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所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9日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